中国贸易是过路财神 2005年人均GDP1700美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2:18 新华网 | |||||||||
中国信息报记者:我的问题是,从李局长您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一增一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降了1.6个百分点,这是否是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加大的信号?对于农民增收的后劲李局长有何具体建议? 李德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水平不一样,差距拉大
最后,时间也到了,大家可能肚子也饿了,我想再加一点餐,再讲两个观点。第一,我想跟大家通报一下,2005年中国GDP现价182321亿人民币,我们算了一下,按2005年年平均汇率对美元8.1917:1来计算,折合为22257亿美元,人均1700美元。 第二,我想说一下去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外贸盈余,国家最后的净出口也增长得很快,怎么看这个问题?恐怕也是国际社会很关注的。我想说一个观点,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再一个,我们看外贸,我想强调一下,我们不要简单地看好象中国出口这么多,向欧美出口的顺差这么大,中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各个经济体的综合表现。因为中国在亚洲来说是一个加工中心,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中国来加工,在中国组装以后向欧美出口,所以我们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都是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所以实际上中国大陆是过路财神,不要只看到外贸总额,更要看到背后财富的分配、利润的分配。 我这里要举个例子,台湾地区去年对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逆差达到450亿美元,对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是逆差,因为它从那边进口元器件在台湾加工一下,然后到大陆来组装,向欧美出口,台湾岛对大陆的顺差2004年是512亿美元,2005年达到581亿美元。这581亿美元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顺差,台湾的经济就会严重的逆差,而且恐怕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台商到大陆投资,不仅为大陆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央政府和大陆人民是欢迎他们、感谢他们的,而且他们对台湾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点应该客观地看到。 我还想说一句话,我们看问题不要只看海关的统计数字,不能只看物质商品货物的国际贸易关系,还要看无形的技术专利和服务这些国际贸易,来观察国际贸易的平衡和逆差、顺差,要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专门讲半天,但是时间关系,我只能把观点亮出来。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