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李德水介绍2005年国民经济运行回记者问实录(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2:04 新浪财经

    李德水:第二个问题,普查以后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就把2005年的核算数做出来了,而且把历史数据调整出来了。1月9号我们发布了调整历史数据的公告,大家都看到了,一直调整到1993年。刚才这位记者说我们不容易,很辛苦,谢谢你的鼓励和理解,是不容易。现在看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宣布了2005年的国民经济核算数字?没有吧,美国没有,德国也没有,日本也没有,中国是最早的一家。我们是比较快的,不是说中国的统计部门特别有本事,一方面我们很辛苦,另一方面大家都急着要,各个省开人代会都要,3月份
我们要开人代会也要,确实我们是超常规的发挥了,也难免做得不一定很好,我们初步核算、初步核实、最终核实,下面还有两步可以调整,可以弥补现在的不足,这都不要紧,我们45天以后就要发布初步核实数据,可能有一些调整,逐步完善。

    李德水:第三个问题,CPI的权数调整,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也是一个常规工作,我们每年都要调整。我们CPI调查的方向是八大类,包括服务类、商品类,范围达到120多万个价格,范围很大,550个县市,比日本、美国、英国还要多。确定权数的依据是在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的家庭进行调查,我们每年都要调一次权数,像粮食的权数在变,食品的权数在变,比如说食品的权数,95年的时候占44.0%,2004年是33.6%;粮食的权数,95年是6.4%,2004年下降到3.1%,居住权数上升了7个百分点……消费类的权数下降了,而服务类的权数从9%上升到23.4%,都在变化,这些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全国的调查队抽取的样本点也在变,都在根据需要调整,力求争取反映我们CPI的水平。

    鲁广锦:虽然李局长回答了三个问题,但是大家知道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涵盖的面非常广,所以李局长的回答可能不止三个问题,我统计了一下,可能有七八个问题。李局长说再给大家一个机会,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信息报记者:我的问题是,从李局长您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一增一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降了1.6个百分点,这是否是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加大的信号?对于农民增收的后劲李局长有何具体建议?

    李德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水平不一样,差距拉大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个长期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又做了新的部署,提高农民收入是我们中国政府、党中央一直放在心上的一件大事,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总的趋势是要缩短差距,共同富裕,毫无疑问。

    李德水:最后,时间也到了,大家可能肚子也饿了,我想再加一点餐,再讲两个观点。第一,我想跟大家通报一下,2005年中国GDP现价182321亿人民币,我们算了一下,按2005年年平均

汇率对美元8.1917:1来计算,折合为22257亿美元,人均1700美元。

    李德水:第二,我想说一下去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外贸盈余,国家最后的净出口也增长得很快,怎么看这个问题?恐怕也是国际社会很关注的。我想说一个观点,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再一个,我们看外贸,我想强调一下,我们不要简单地看好象中国出口这么多,向欧美出口的顺差这么大,中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各个经济体的综合表现。因为中国在亚洲来说是一个加工中心,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中国来加工,在中国组装以后向欧美出口,所以我们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都是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所以实际上中国大陆是过路财神,不要只看到外贸总额,更要看到背后财富的分配、利润的分配。

    李德水:我这里要举个例子,台湾地区去年对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逆差达到450亿美元,对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是逆差,因为它从那边进口元器件在台湾加工一下,然后到大陆来组装,向欧美出口,台湾岛对大陆的顺差2004年是512亿美元,2005年达到581亿美元。这581亿美元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顺差,台湾的经济就会严重的逆差,而且恐怕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台商到大陆投资,不仅为大陆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央政府和大陆人民是欢迎他们、感谢他们的,而且他们对台湾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点应该客观地看到。

    李德水:我还想说一句话,我们看问题不要只看海关的统计数字,不能只看物质商品货物的国际贸易关系,还要看无形的技术专利和服务这些国际贸易,来观察国际贸易的平衡和逆差、顺差,要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专门讲半天,但是时间关系,我只能把观点亮出来。谢谢大家!

    鲁广锦:今天的发布会将近2个小时,谢谢李德水局长,谢谢郑司长,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