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变化从表层到深层--温州2005之变(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09:20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曹玲娟 潘凡平

  “翻译变得不够用了”

  2005年,围绕浙江温州的招商引资,争论,观望,探索,实践……年末的答卷已相当可观。数字显示,截至11月28日,温州市合同利用外资突破6.7亿美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初
提出的“合同利用外资6亿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6亿美元,数字并不大。温州官员们欣喜的则是,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已有67个,88%的项目、70%的实际引进外资,投入在了制造业。

  一年来,温州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之间。

  表面的变化很有趣———企业家开始忙着找翻译了。这是一些率先与外资合作的民营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翻译不够用。而更多的企业仍在观望。与外资合作,政府会有部分优惠政策,但对商人们而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显然是合资的实际成效,这一点需要先行者给出证明。

  “合作了才知道价值所在”

  变化最大的,当然还是企业。

  毕竟,招商引资的行为主体是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进行引导,但最终必须变为企业的自主行为,如此才有长效发展。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温州的企业界逐渐体会到市里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含义:温州要的不是量,而是质,是在钱后面的观念、市场、人才、技术,是要使温州产业得到提升。大项目、高新项目的引进,不仅能将温州现有产业链拉长、补充、提升、完善,更为现有民营经济找到了借脑的途径。

  事实上,行动较早的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温州正泰集团正在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合作。董事长南存辉说:“只有合作了,才知道招商引资的意义;只有深入了,才知道招商引资的价值。”

  “比如拧螺丝,以往拧紧就行了,合作后,规定一定要拧13又23圈。拧个螺丝都这么严谨,不仅是工艺规定的问题,更是一种制度执行的素养问题。”南存辉介绍,对方上百年总结积累下来的管理理念、经营思想,过去只能在课堂上听一听,学得形似而神不似。现在与其融为一体地运作,习惯、行为、方法等都受其影响而改变。

  “近距离的观察,与在外面的观望,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合作后很多资源的共享、所带来的技术上的提升,也是之前想不到的。”南存辉说。

  在温州,类似的“吃螃蟹”者的感受,正在迅速产生影响。已有人乐观评论,当前,政府引导的招商正在逐步变为企业的“我要招商”。

  更深层的变化在内心。长期以来,温州商人都一直得意于自己的灵活、务实、勤奋,而打开这扇窗之后,他们更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现在要和以前一样苦干,但更重要的是要巧干,要凭技术、核心制造能力、创新力来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如果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观念不更新,就会被经济全球化排除在外。”一位企业家说。

  另一位正尝试与外资合作的温州老板,自信地表示自己比合资方更勤奋,这是优势。“老外靠两点,

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比较起来,我们以往的眼光是短浅的。我吃透了他们好的东西,下一步就要自己创新了!”

  “政府开始主动出击”

  政府是招商引资政策的发起者,也是在人们眼中变化最明显的部分之一。

  “以往都是企业推着政府部门走,政府天天被企业追着、围着、逼着。现在,政府部门开始主动出击了。”温州企业家的感受,非常明显。

  温州市副市长孟建新的解释是,政府不能代替市场手段,但也不能说无能为力,应该有为而治。温州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发展平台,利用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收益。在这方面,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好服务,政府责无旁贷。

  政府首先需要提升的,是自身。按温州市委政研室主任谢浩的说法,温州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着“一个由盲目企业、无为政府,到理性企业、有为政府,再至现代企业、服务政府的发展过程”。

  要完成这一过程,温州再造政府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首先,是调控手段的匮乏。温州经济一直被称为百姓经济、草根经济,政府一直以来都抱谨慎参与的态度。在新的形势下,怎么把握调控力度,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温州民间资金充裕,银行调控难见速效;企业自身活力充分,与利益捆绑紧密;包括水、电、土地等在内的各种要素,温州可供调控的空间并不充分。因而,调控的着力点,也是一个考验。

  一些已有的变化值得关注。用什么来招商引资?温州政府部门开始全力改善投资环境,在交通、技术、人才、信息、配套设施等软硬环境上下功夫,而这些,以往都是较薄弱的环节。还有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更是常抓不懈。尽管不少企业家都表示,这些年来,政府的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温州市市长刘奇还是说:“这还不够,办事还需要更规范。”

  (本组报道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