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阳光计划能源供给的新大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08:04 《中国投资》

  太阳能光发电比太阳能热发电有更为迅速的价格下降的空间,而且还可能下降到比煤发电成本更为低廉。

  ○ 原松华 云小北

  “中国太阳能资源将至少是风能资源的100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他的一份
关于再生能源的文稿里说,“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太阳能时代的未来。太阳能的利用不限于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电效应,太阳能还能广泛地用做日常生活的供暖和供冷,而太阳能定日镜的广泛利用,还能提供各类工业和家庭生活中所需要的处于高温状态下的热能”。何祚庥再一次将公众视线聚焦到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上。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为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太阳能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其产业化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全国

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认为, 解决中国能源问题从做“减法”开始,仅以太阳能为例,“做减法”的空间非常广阔。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惊人的。根据皇明集团的数据,10年来,皇明累计推广太阳能800万平方米,为国家节约10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各类污染500多万吨。

  光伏产业进步空间巨大

  太阳能利用中最重要的是光伏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伏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这些年来人们对太阳能光电池所做的努力,已经使多晶硅光电池转化率达到15%,单晶硅光电池转化率是20%,砷化镓光电池是25%,在实验室中特制的砷化镓光电池甚而已高达35%~36%。业内专家表示,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已知发电方式中最清洁、最安全、潜力最大的新兴发电方式。

  在现有太阳能光电池的发电模式中,多数采用方位固定的大面积的平板式光电转化模式。如果能有高转化率的聚光光电池供应,亦即这一光电池不仅在通常太阳光的辐照下能维持25%~35%的光转化率,而且能在聚光条件下,如将太阳光聚光300~700倍,将能期望用较少量的聚光电池,获得较大的光伏电能。现在国际市场上已出现有这种聚光电池,其光电转化率高达30%。

  何祚庥指出:太阳能光发电比太阳能热发电有更为迅速的价格下降的空间,而且还可能下降到比煤发电成本更为低廉。

  有关数据显示,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大约为每瓦3.15美元,并网系统价格为每瓦6美元,发电成本为每千瓦小时0.25美元。”也就是说,太阳能光电系统的发电成本,约为1996年美国煤电成本4.8~5.5美分/千瓦时的5倍。但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未来非常广阔。很多人认为到了2020年,光伏电池成本将由现在的25美分/千瓦时下降到10美分/千瓦时,也有人认为到2010年即能下降到10美分/千瓦时。

  核心技术、原材料受制于人

  多晶硅是电子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最重要原料。长期以来,世界多晶硅制造技术主要由美国、日本、德国的七大公司垄断。

  据中国工程院专家调查,2005年我国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为3800吨,其中光伏产业需求2691吨,而2004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只有60吨,即使全部供应光伏产业,也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6%,大量的缺口只能依赖进口。

  而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也供不应求。2004年国际上多晶硅的总产量为2.4万吨,而全球市场需求量为2.62万吨,出现了2千多吨的市场缺口。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多晶硅的价格大幅上涨,一公斤太阳级多晶硅材料由两三年前的13美元,一路猛涨到46美元,涨幅高达250%。由于中国的需求量大,一些国外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开始对我国实行限购和禁购。

  原材料受制于人,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混乱。由于众多国际炒家的炒作,我国国内市场上的多晶硅价格目前已高达85~100美元,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施钰川所长指出,在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环节都控制在国外公司,而将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环节都留给了中国,目前我国的太阳电池生产线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原材料也是高价买来的,产品的出口价格也受制于国外公司,因此“大头”都让老外赚去了,我国太阳能企业所得到的不过是5%~6%的加工利润。

  光伏发电核心技术和主流市场都被国外垄断,我国不仅缺乏核心技术,市场也几乎是一片空白,与中国太阳能光热占世界76%的局面形成极大反差,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所凸现的能源危机又急需光伏产业快速启动和发展。

  黄鸣提出,要领航世界太阳能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不能像汽车、VCD等行业一样依赖“外援”。只有自主创新掌握太阳能核心技术,才能全面领航世界太阳能产业。今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上,皇明太阳能集团推出“龙光1号”中空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建筑物能自己发电”,这个产品创造性地提高了光伏电池中空组件的功率和寿命,使电池组件大规模应用于现代建筑成为可能。

  黄鸣建议,现在中国的太阳能正处在发达国家20世纪中叶拼命圈地的时期,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圈做得越大市场就越大,后劲也就越足,产业根基也就越牢固。目前,皇明公司承担了太阳能集热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太阳能高温碟式发电等4项国家“863计划”与“火炬计划”项目。皇明太阳能“龙光1号”中空BIPV组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光伏发电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为了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绝大部分依托国家行政力量,比如,美国的《能源政策法》规定,企业用太阳能和地热发电的投资可永久享受10%的抵税优惠;德国被业内人士称为“光伏黑洞”,德国为了提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将设立6000万欧元的联邦研究基金,其中由政府承担的费用为4000万欧元。其国内市场去年吸收了太阳电池组件600多兆瓦,全世界去年一年生产的太阳电池几乎有一半都安装在德国,德国的太阳能发电已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1%。日本原本是一个能源输入国,但由于其大力发展太阳能,如今正变成一个能源输出国,去年全世界生产的1200兆瓦太阳电池,一半以上都是日本生产的。

  这些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之所以能迅速进入千家万户,主要得益于政府行之有效的引导与激励措施。据了解,德国主要采用了两种鼓励方法:一是用高价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汇入总电网,每度收购价约0.53欧元,而居民使用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则与普通电价相同,每度收购价约0.21欧元,因此激发了居民在自家屋顶、庭院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自觉性;二是贷款优先,并对贷款贴息3%,鼓励居民购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日本为鼓励百姓使用太阳能电力,也采用了补贴方法。居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所花费的投资由政府补贴50%,太阳能所发的电并入电网,政府高价收购,

居民用电的价格则低于收购价格。由于居民从中感受到使用太阳能电力的好处,仅去年一年,日本就有8万个屋顶新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日本在“新阳光计划”中,每年拨款300多亿日元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

  世界太阳能利用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当地政府积极采取了众多鼓励措施,刺激了市场的需求,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而我国目前光伏产业的生产能力虽快速增加,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原动力”不足,绝大部分产品都不得不卖到国外。

  有专家呼吁,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普及需要在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得到国家的支持。“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太阳能发电重视不够,无统一规划,无专门机构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太阳能研究机构和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的企业各自孤军奋战,难以申请到研究经费,即使找到一些小的研究项目,也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光伏产业正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但与德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先进国家已经将太阳能纳入能源储备战略比起来,我国政府对太阳能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十一五”规划中提到,到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如何使能源消耗在5年内降低5%,同样需要国家在“阳光计划”政策上的扶持。

  因为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丹麦产生了GDP翻一番、能源消耗却没有增加的奇迹。而在我国,分布式能源却步履维艰。这种精确供能方式何时得以推广,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消耗水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