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启示录:科学益农(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 18:28 《小康》杂志

  下篇

  益农:一个命题

  益农该怎样发展?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在益农镇工作11年的董祥富也许比谁都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11年前他刚到益农镇的时候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1998年,他当上了镇长
,4年前,他成为这个镇的一把手,这4年是益农镇发展最快的时期。

  平和的董祥富不承认他的“资格”说,他一再表示这是班子和老百姓的努力所致。

  破题:民为上

  “建都市圈农业名镇,创现代化经济强镇”。

  把农业摆在了显要的位置。这样的发展思路,在提倡“城市化”的今天倒真是别开生面。

  “在乡镇的经济建设中,怎样定位,是一种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能否以科学的态度为自己定位,是关系到能否持久稳步发展的关键。益农镇要做的事情,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就如一个人一样,他应该要有自己的个性。”

  “农业是我们的基础。对政府而言,在农业上,投入是大的,收入是小的,但老百姓的实惠是多的。工农并举是我们的举措,但发展工业也是为了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乡镇毕竟还是姓‘农’的。”董祥富表示。

  着眼一个“农”字,做足一个“益”字。记者强烈感受到,有着的“民富为功,民穷为过”意识的益农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是一个心眼地想让这个以农业人口居多数的传统农业乡镇富起来,这自是题中之意。

  据悉,益农镇一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为5000万元左右,光用在农业投入上就达1000多万元,5年来,累计已投入4000多万元。而今年农副业总产值能达到3.05亿元,比去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11000元,比上年增长9.8%。

  这种民本思想还体现在2004年移民至益农镇的那11户三峡移民身上。这些移民一到益农,镇上就为他们今后的安居乐业做好了安排,从住宅、口粮田的分配,到工作的安排,还组织当地农民义务教他们掌握种养技术,让这些“背井离乡”的人没有感到丝毫的异乡孤独。董祥富更是一家家地走访,所以不久,大家便都认识了他这个“董书记”。现在每户移民大多有人进厂工作,年收入是老家的10倍。因而,2004年,董祥富被国务院三峡

建设工程委员会授予了“三峡移民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里有个小插曲:在董祥富的办公室坐了半个小时,就先后来了三四批人,工作电话更是不计其数。有法院来联系工作的,有教育局来商量教师调动、校长任免的,有上级单位来落实会议的,甚至还有因家庭琐事来找书记哭诉的,记者见他分别请来分管的副镇长、副书记,一切当场商量拍板。

  “基层没有公文旅行,只有碰头会,拖泥带水,不是基层的工作方式。要不,就会脱离群众。” 一切办妥后,他这么解释说。

  解题:科学方法

  “说政府是小政府,并不代表他就应该是个无为的政府。它必须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没有这些,社会就无法运转下去。并且还得注意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荣盛化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俞传坤原是镇上的工办主任,从政府跑到企业后的他对此深有感触。

  那什么是政府的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呢?益农镇的官员们没有随便提出到处可见的大道理来搪塞。他们认为大道理总没有行动来得实际。

  引导、服务、投入是他们行动的三个关键词。“我们不是企业家,也不是农民,我们不可能去干预他们的经营活动,但是,我们自己也得懂市场,了解市场。”镇长毛水洪如此说道。

  “企业家们的时间最宝贵,所以,我们必须在他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去尽力做好,甚至还要帮他们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为企业、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我们下去就没有威信。”工业副镇长余炳泉说话很直接。

  长期跟企业打交道的他还如此阐释了服务的概念:“服务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种机遇,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只有搞好服务,才能有立足之处,工作才有地位,才能与企业融洽关系。”

  对农民们的引导,似乎是一个难题。因为引导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到告诉他们种什么、养殖什么的具体行为中去。而一旦陷入,不但农民要承担风险,政府也要为此付出代价。“瞎指挥”的恶果在许多地方是屡见不鲜的。

  在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高利民看来,这个问题是他绝不愿看到的。政府所做的只能是提供基础性的设施投入,提供技术推广服务,并且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不仅如此,他们还走得更远一些。

  上文提及的2001年,全镇对农业用地进行统一调整,口粮田与承包田分离。这就为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而且他们并不是光扶持俞关马这样的典型,对那些真正付诸行动的农民也进行扶持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在此,政府对市场的了解程度也可见一斑。

  而打造一个平安的外部环境,明确领导责任,建立科学的综合治理制度,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一套高素质的治安队伍,则更是益农镇政府的有所为。他们没有因为对经济的关注而忽视“平安”。相反,他们知道“平安”也是“益农”,百姓的安居乐业,也是经济腾飞的基石。

  清晰了他们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后,我们看到,益农镇的官员们是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科学执政。

  用董祥富的话说:和谐是一种社会科学,科学社会是一种和谐。

  解题的班子

  随便进入益农镇党委和政府机关的任何一间办公室,都会发现房间被一分为二。前面是办公室,后面是一个小隔间。里面摆着一张床,一套杯子,还有牙具、毛巾什么的。董祥富和他班子成员12个人,每个星期都有一天必须住在这个小隔间里面值班。普通工作人员也是如此。

  提起这个小房间,有人跟记者提起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前两年,某省一个贫困地区的镇干部,过来挂职考察,镇里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了他,同时也就意味着安排好了他的住宿。然而,没想到从此再也没看到他的身影,直到三个月后,此人离开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位挂职干部竟然三个月来一直都住在城里的一个四星级酒店,而且带来了他们镇上唯一的轿车,供他使唤。

  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董祥富笑笑不作回答。

  “有这样的干部,那个地方能发展下去?就连富镇也会变穷的。”记者只好自己发了一阵感叹,然后转换话题,问他能给自己打多少分?董祥富很低调,他说,他在这个职位上面算是合格的吧。

  董祥富说,他1998年开始当镇长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成三件事情,一个是希望能把镇里的道路硬化,解决行路难的问题;一个是修好一条街,结束益农有镇无街的历史;此外是争取自来水能通到每家每户。这三件事情在他当镇长期间都完成了。

  在2001年成为党委书记的时候,他又给自己下了三件任务:首先是能把益农经济发展好,实现两年翻一番;其次是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再次是抓好干部队伍的建设。

  回过头看这四年,他还是感到比较满意,“两年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现在可以说益农镇政令畅通,人气指数比较旺”。董祥富对于他当班长的这个班子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个班子里已经上调5个干部。就在记者前往该镇采访之时,萧山区组织部恰恰就在益农镇宣布管党群的副书记调往其他乡镇担任镇长。记者于是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讲团结出干部,干实事出干部。

  “政通人和”,这是长期联系益农镇的现任萧山区人大副主任王仁庆对益农镇的评价。对此,董祥富表示,那是因为班子的团结是发自内心的,而他自己的职责就是做好服务工作,出点子,挑担子,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对他的同伴们充分信任,他说他的同伴们都能各司其职,因而,他有时也不像有些书记那样的“忙”。

  温和的董祥富,有一个1米9的搭档毛水洪。说起他的个子,镇里的干部说,毛镇长下村工作,到哪里都坐矮凳子,为的是能平等对话。说话快人快语的毛水洪说自己有一个遗憾,那就是现在没办法把已经规划好的那所中学建起来。这所规划投资3000多万将改变益农镇教育薄弱问题的中学,因为去年

宏观调控对土地的冻结而无法建成。对此,毛水洪感到非常的惋惜和不解。想起邓小平同志说过的话:最穷不能穷教育,最苦不能苦孩子。记者不禁对毛镇长的无奈深表同情。

  结束采访时,记者忽而悟到了命题的内涵,这就是:“益农”二字,既是这个小镇的名称,也是这个镇党委政府的执政宗旨。

  “民富为功,民穷为过”——正是因为董祥富和他的搭档们常常算计着两笔账:经济账和良心账,也正是因为他们秉持着科学的发展观,所以“益农”这个名字,才能叫得那么响当当,所以益农这一方热土,才能那么金灿灿。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