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10月11日在安徽举行的“2005•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公布的对1207位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表明: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民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产销稳定增长,从业人数保持上升,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未来投资意愿较强,“长三角”和西部地区成为民营企业投资意向比
较集中的区域;企业经营状况继续看好。
民营企业经营者同时认为,当前不少民营企业经营中遇到了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盈利下滑、能源紧张状况加剧等困难;中外贸易摩擦对部分行业影响较大;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民营企业发展方式亟需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民营企业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亟待进一步改善。
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度比较合适或略显偏紧;对房地产调控成效持肯定态度,房地产可望继续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民营企业经营者对近年来的各项经济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呼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并取得突破,保护好民营企业经营者健康发展企业的积极性,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的27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世界瞩目的高增长。推动这一高增长的动力,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混合引擎逐步过渡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大引擎,且民营经济份额不断增加。近5年来,作为民营企业代表的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度增长率分别达到22.8%和16.5%,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2%的水平。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规模扩大的速度迅猛,2001年民营企业500强的最低门槛为营业收入2.97亿元,2002年提升至4亿元,2003年更增至6.08亿元,年均增长52%。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4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近两年我国经济连续保持9.5%的高速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以及经济增长对投资、出口的过分依赖,经济运行中资源、环境的制约日渐突出,中外贸易磨擦不断加剧。为此,今年以来中央在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在新的形势和政策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的信心如何,对国家宏观政策和改革发展战略有何意见和建议,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上述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05年8月至10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共同组织实施了“2005·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以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5000份,截止9月20日共回收问卷12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07份,有效回收率为 24.1%。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0.5%、3.2%、1.7%、12.9%、3.1%、1.1%、2.2%。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5.6%,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20.2%和14.1%。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8%、47.2%和46%。
本次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96.3%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45-54岁比重占四成,44岁及以下占1/3,55岁及以上占1/4;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超过3/4,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3;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接近一半,为经济类的接近1/3; 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5%,其他职务的占5.5%(见表1、2、3)。
表 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行业 |
农林牧渔业 |
1.6 |
地区 |
东部地区企业 |
65.6 |
采掘业 |
0.9 |
中部地区企业 |
20.2 |
制造业(详见表 2) |
68.7 |
西部地区企业 |
14.1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0.9 |
|
|
|
建筑业 |
3.2 |
规模 |
特大型企业 |
0.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7 |
大型企业 |
6.4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0.9 |
中型企业 |
47.2 |
批发和零售业 |
12.9 |
小型企业 |
46.0 |
住宿和餐饮业 |
1.1 |
|
|
|
房地产业 |
3.1 |
盈
亏 |
盈利企业 |
69.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2 |
持平企业 |
15.8 |
其他行业 |
2.8 |
亏损企业 |
14.7 |
注: 1、其他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
2、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桂、琼12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晋、蒙、吉、黑、皖、赣、豫、鄂、湘 9省(市、自治区),其他10省(市、自治区)为西部地区。
表 2 调查样本中制造业基本情况(%)
|
制造业细分 |
% |
|
制造业细分 |
% |
1 |
食品加工业 |
6.3 |
1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0 |
2 |
食品制造业 |
2.6 |
17 |
橡胶制品业 |
1.5 |
3 |
饮料制造业 |
2.0 |
18 |
塑料制品业 |
4.1 |
4 |
烟草加工业 |
0.1 |
1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0 |
5 |
纺织业 |
6.1 |
2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0 |
6 |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
4.5 |
2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0 |
7 |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
0.8 |
22 |
金属制品业 |
4.8 |
8 |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
1.9 |
23 |
普通机械制造业 |
8.7 |
9 |
家具制造业 |
1.7 |
2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4 |
10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8 |
2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9 |
11 |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
1.1 |
26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4.6 |
12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7 |
27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3.1 |
13 |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
0.9 |
2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2 |
1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8.6 |
29 |
其他制造业 |
6.5 |
15 |
医药制造业 |
5.0 |
|
|
|
表 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96.3 |
文化程度 |
初中或以下 |
4.9 |
女 |
3.7 |
中专、高中 |
19.4 |
年龄 |
44岁及以下 |
34.0 |
大专 |
41.3 |
45~49岁 |
18.2 |
大学本科 |
22.2 |
50~54岁 |
22.9 |
研究生学历 |
6.4 |
55岁及以上 |
24.9 |
硕士 |
5.3 |
平均年龄(岁) |
48.2 |
博士 |
0.4 |
所学专业 |
文史哲法律 |
6.3 |
现任职务 |
董事长 |
72.2 |
经济 |
32.6 |
总经理 |
60.9 |
管理 |
47.1 |
厂长 |
5.7 |
理工农医 |
22.9 |
党委书记 |
18.0 |
其他 |
12.4 |
其他 |
5.5 |
注:由于存在跨专业和职务兼任情况,因此所学专业和现任职务比例合计大于 100%。
一、民营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1、总体经营状况趋于好转、未来走势谨慎乐观
关于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4.7%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3%认为“一般”,12.3%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2.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4年的水平高3个百分点,表明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见表4)。
表 4 企业目前经营总体状况(%)
|
目前经营状况 |
良好 - 不佳 |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44.7 |
43.0 |
12.3 |
32.4 |
29.7 |
东部地区企业 |
48.7 |
39.6 |
11.7 |
37.0 |
32.6 |
中部地区企业 |
36.4 |
49.2 |
14.5 |
21.9 |
26.2 |
西部地区企业 |
38.2 |
49.4 |
12.4 |
25.9 |
23.5 |
大型企业 |
57.0 |
35.4 |
7.6 |
49.4 |
39.3 |
中型企业 |
48.5 |
40.9 |
10.6 |
37.9 |
40.2 |
小型企业 |
39.2 |
46.3 |
14.5 |
24.7 |
16.0 |
与去年类似,不同类型的企业景气状况呈现明显的差异,且今年的差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型企业。
从不同地区看,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2和26个百分点左右,前者比后者多11~15个百分点。与去年相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企业在发展上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3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5个百分点(见表4)。
从不同行业看,今年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明显,与2004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近年来的能源紧张造成的油、煤涨价使采掘业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出口的增长给服装、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采掘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服装、化工、有色、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等行业经营状况良好,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0个百分点以上。
与此相反,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差于2004年,认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比认为“不佳”的只多8.1个百分点,比2004年的结果少2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也由2004年的44个百分点降为目前的28个百分点(见表5-1、5-2)。
表 5-1 企业目前经营总体状况(%)
|
目前经营状况 |
良好 - 不佳 |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44.7 |
43.0 |
12.3 |
32.3 |
29.7 |
农林牧渔业 |
42.1 |
36.8 |
21.1 |
21.1 |
34.9 |
采掘业 |
54.5 |
45.5 |
|
54.5 |
64.3 |
制造业 |
44.8 |
42.4 |
12.7 |
32.1 |
28.2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0.0 |
20.0 |
30.0 |
20.0 |
22.2 |
建筑业 |
41.0 |
51.3 |
7.7 |
33.3 |
34.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5.0 |
50.0 |
25.0 |
0.0 |
48.0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6.4 |
54.5 |
9.1 |
27.3 |
— |
批发和零售业 |
47.7 |
44.4 |
7.8 |
39.9 |
28.7 |
住宿和餐饮业 |
53.8 |
46.2 |
|
53.8 |
54.5 |
房地产业 |
27.0 |
54.1 |
18.9 |
8.1 |
32.5 |
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 |
53.8 |
46.2 |
|
53.8 |
— |
注:“ — ”表示该年度没有涉及此项调查内容,以下同。
表 5-2 企业目前经营总体状况(%)
|
目前经营状况 |
良好 - 不佳 |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2005年 |
2004年 |
制造业 |
44.8 |
42.4 |
12.7 |
32.1 |
28.2 |
食品饮料制造业 |
34.4 |
44.1 |
21.5 |
12.9 |
21.7 |
纺织业 |
41.0 |
45.9 |
13.1 |
27.9 |
20.0 |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
59.5 |
27.0 |
13.5 |
45.9 |
44.4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35.3 |
58.8 |
5.9 |
29.4 |
5.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1.3 |
42.1 |
6.6 |
44.7 |
19.5 |
医药制造业 |
48.7 |
38.5 |
12.8 |
35.9 |
34.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25.0 |
50.0 |
25.0 |
0.0 |
50.0 |
橡胶制品业 |
42.9 |
42.9 |
14.3 |
28.6 |
37.5 |
塑料制品业 |
35.5 |
45.2 |
19.4 |
16.1 |
14.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1.3 |
47.9 |
20.8 |
10.4 |
12.5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4.4 |
38.9 |
16.7 |
27.8 |
44.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0.0 |
42.9 |
7.1 |
42.9 |
34.6 |
金属制品业 |
53.8 |
38.5 |
7.7 |
46.2 |
20.4 |
普通机械制造业 |
45.7 |
45.7 |
8.6 |
37.0 |
41.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50.0 |
38.5 |
11.5 |
38.5 |
41.3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39.1 |
47.8 |
13.0 |
26.1 |
27.8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48.6 |
45.9 |
5.4 |
43.2 |
40.0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56.5 |
34.8 |
8.7 |
47.8 |
44.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37.5 |
62.5 |
|
37.5 |
54.5 |
2、产销形势较好,但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盈利略受影响。
关于企业目前的产销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生产(服务)量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近3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同,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见表6)。
表 6 企业目前的生产(服务)量情况(%)
|
增加 |
持平 |
减少 |
增加-减少 |
总体 |
2005年 |
49.6 |
30.0 |
20.4 |
29.2 |
2004 年 |
51.7 |
28.0 |
20.3 |
31.4 |
东部地区企业 |
50.8 |
30.6 |
18.6 |
32.2 |
中部地区企业 |
45.7 |
29.9 |
24.4 |
21.4 |
西部地区企业 |
49.4 |
27.1 |
23.5 |
25.9 |
大型企业 |
57.1 |
35.1 |
7.8 |
49.4 |
中型企业 |
51.0 |
28.8 |
20.2 |
30.8 |
小型企业 |
47.5 |
30.4 |
22.1 |
25.4 |
从产品销售价格情况看,超过四成的经营者认为价格下跌,比价格上升的比重高2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5个百分点的水平,一方面反映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市场的需求并不太乐观。
分行业看,反映今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主要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制造业销售价格则普遍下滑(见表7-1、7-2)。
与此同时,由于受能源涨价等因素影响,超过3/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成本上升,比认为成本下降的多71个百分点(见表8)。
表 7-1 企业目前销售价格情况(%)
|
上升 |
持平 |
下降 |
上升 - 下降 |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21.8 |
36.6 |
41.6 |
-19.9 |
-5.1 |
农林牧渔业 |
21.1 |
36.8 |
42.1 |
-21.1 |
26.2 |
采掘业 |
27.3 |
18.2 |
54.5 |
-27.3 |
80.0 |
制造业 |
20.7 |
35.1 |
44.2 |
-23.5 |
-11.8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0.0 |
30.0 |
10.0 |
50.0 |
33.3 |
建筑业 |
24.2 |
27.3 |
48.5 |
-24.2 |
-3.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8 |
31.6 |
52.6 |
-36.8 |
-5.0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0.0 |
9.1 |
90.9 |
-90.9 |
— |
批发和零售业 |
21.9 |
46.4 |
31.8 |
-9.9 |
1.9 |
住宿和餐饮业 |
25.0 |
58.3 |
16.7 |
8.3 |
— |
房地产业 |
47.1 |
35.3 |
17.6 |
29.4 |
34.3 |
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 |
20.8 |
58.3 |
20.8 |
0.0 |
— |
食品饮料制造业 |
19.6 |
37.0 |
43.5 |
-23.9 |
17.9 |
纺织业 |
21.7 |
35.0 |
43.3 |
-21.7 |
-25.5 |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
27.8 |
33.3 |
38.9 |
-11.1 |
-29.4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8.8 |
37.5 |
43.8 |
-25.0 |
5.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7.3 |
32.4 |
20.3 |
27.0 |
26.3 |
医药制造业 |
12.8 |
33.3 |
53.8 |
-41.0 |
-52.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50.0 |
0.0 |
50.0 |
0.0 |
0.0 |
橡胶制品业 |
15.4 |
46.2 |
38.5 |
-23.1 |
-50.0 |
塑料制品业 |
33.3 |
26.7 |
40.0 |
-6.7 |
-14.8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4.6 |
39.6 |
45.8 |
-31.3 |
-9.1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2 |
11.1 |
66.7 |
-44.4 |
54.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3.1 |
23.1 |
53.8 |
-30.8 |
30.7 |
金属制品业 |
17.9 |
41.0 |
41.0 |
-23.1 |
-14.2 |
普通机械制造业 |
8.8 |
48.8 |
42.5 |
-33.8 |
-19.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1.8 |
37.3 |
51.0 |
-39.2 |
-43.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4.3 |
21.7 |
73.9 |
-69.6 |
-55.6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3.5 |
29.7 |
56.8 |
-43.2 |
-19.0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21.7 |
17.4 |
60.9 |
-39.1 |
-38.0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0.0 |
50.0 |
50.0 |
-50.0 |
-36.3 |
表 8 企业目前的成本费用情况(%)
|
上升 |
持平 |
下降 |
上升 - 下降 |
总体 |
2005年 |
77.3 |
16.1 |
6.5 |
70.8 |
2004年 |
84.5 |
11.9 |
3.6 |
80.9 |
东部地区企业 |
77.6 |
16.3 |
6.1 |
71.6 |
中部地区企业 |
77.8 |
15.1 |
7.1 |
70.7 |
西部地区企业 |
75.6 |
17.3 |
7.1 |
68.5 |
大型企业 |
72.5 |
17.5 |
10.0 |
62.5 |
中型企业 |
75.0 |
17.4 |
7.7 |
67.3 |
小型企业 |
80.7 |
14.5 |
4.8 |
75.9 |
在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挤压下,民营企业今年的盈利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52.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盈利情况“好”(包括“非常好”、“比较好”、“有些好”),比认为“差”(包括 “非常差”、“比较差”、“有些差”)的多4.4个百分点,比去年减少3.4个百分点;其中认为“非常好”、“比较好”的比去年减少7.8个百分点(见表9)。
表 9 对本企业利润水平的评价(%)
|
非常差 |
比较差 |
有些差 |
小计 |
有些好 |
比较好 |
非常好 |
小计 |
总体 |
2005年 |
4.1 |
12.3 |
31.4 |
47.8 |
31.1 |
19.3 |
1.8 |
52.2 |
2004年 |
4.1 |
13.8 |
26.5 |
44.4 |
26.7 |
27.4 |
1.5 |
55.6 |
东部地区企业 |
4.1 |
11.6 |
31.0 |
46.7 |
32.3 |
19.2 |
1.8 |
53.3 |
中部地区企业 |
5.4 |
12.4 |
32.6 |
50.4 |
31.0 |
16.5 |
2.1 |
49.6 |
西部地区企业 |
2.4 |
15.3 |
31.8 |
49.5 |
25.9 |
23.5 |
1.2 |
50.6 |
大型企业 |
2.5 |
10.1 |
24.1 |
36.7 |
27.8 |
30.4 |
5.1 |
63.3 |
中型企业 |
3.2 |
10.4 |
28.9 |
42.5 |
32.5 |
23.3 |
1.8 |
57.6 |
小型企业 |
5.3 |
14.7 |
34.7 |
54.7 |
30.2 |
13.8 |
1.3 |
45.3 |
3、预期比较乐观,未来投资信心依然较强
尽管面临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不利因素,民营企业经营者仍对未来表现出乐观的预期。调查结果显示,35.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57.0%认为“不变”,7.6%认为会“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7.8个百分点,与去年大体相当,比国有企业①高13个百分点(见表10)。
表 10 对下期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计(%)
|
下期经营状况 |
好转 - 恶化 |
|
好转 |
不变 |
恶化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35.4 |
57.0 |
7.6 |
27.8 |
28.2 |
东部地区企业 |
33.8 |
59.0 |
7.2 |
26.6 |
27.2 |
中部地区企业 |
35.6 |
56.5 |
7.9 |
27.6 |
29.1 |
西部地区企业 |
42.3 |
49.4 |
8.3 |
33.9 |
31.2 |
大型企业 |
35.4 |
55.7 |
8.9 |
26.6 |
21.5 |
中型企业 |
36.0 |
56.0 |
8.1 |
27.9 |
30.8 |
小型企业 |
34.9 |
58.4 |
6.8 |
28.1 |
26.3 |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
26.1 |
62.4 |
11.6 |
14.5 |
18.5 |
从从业人数的安排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41.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计划在近期“增加”企业的从业人员,46.3%计划“不变”,19.6%计划“减少”,计划“增加”的比计划“减少”的多近30个百分点。而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情况看,计划“增加”的与计划“减少”的均为22%左右,也就是说不能净吸纳社会就业人员。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已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见表11)。
表 11 对企业下期从业人数的预期(%)
|
增加 |
持平 |
减少 |
增加 - 减少 |
总体 |
2005年 |
41.5 |
46.3 |
12.2 |
29.3 |
2004年 |
38.7 |
48.3 |
13.0 |
25.7 |
东部地区企业 |
41.7 |
47.7 |
10.6 |
31.2 |
中部地区企业 |
42.7 |
41.5 |
15.8 |
27.0 |
西部地区企业 |
38.8 |
46.5 |
14.7 |
24.1 |
大型企业 |
37.5 |
53.8 |
8.8 |
28.8 |
中型企业 |
45.0 |
42.2 |
12.8 |
32.3 |
小型企业 |
38.7 |
49.5 |
11.8 |
26.9 |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
21.7 |
56.0 |
22.2 |
-0.5 |
从投资计划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61%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13%表示会“减少”,表示“增长”的比表示“减少”的多4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1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显得比东部地区高,表示未来投资额会“增长”的比表示会“减少”的分别多54、50和45个百分点(见表12)。
表 12 对未来计划投资额的预计(%)
|
增长 |
不变 |
减少 |
增长 - 减少 |
总体 |
2005年 |
60.7 |
26.2 |
13.0 |
47.7 |
2004 年 |
59.4 |
25.2 |
15.4 |
44.0 |
东部地区企业 |
58.7 |
27.8 |
13.5 |
45.2 |
中部地区企业 |
64.6 |
25.0 |
10.4 |
54.2 |
西部地区企业 |
64.5 |
21.3 |
14.2 |
50.3 |
大型企业 |
58.2 |
25.3 |
16.5 |
41.8 |
中型企业 |
62.3 |
25.4 |
12.3 |
50.0 |
小型企业 |
59.7 |
27.1 |
13.3 |
46.4 |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
53.4 |
29.8 |
16.8 |
36.7 |
关于民营企业经营者有投资意向的地区,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为首选的地区,选择比重为38.8%;其次为西部地区,选择比重为29.1%;其他地区按投资意向的选择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中部地区(19.8%)、“环渤海”地区(17.2%)、“珠三角”地区(16.3%)和东北老工业基地(13.2%)。其中,近半数(47.2%)的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长三角”为首选的投资地区,选择其他地区的比重差异不大;中部地区民营企业经营者主要选择中部地区(32.8%)、西部地区(27%)和“长三角”地区为计划投资的地区;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经营者则非常集中地选择西部地区为计划投资的地区,选择比重接近七成,选择其他地区比重较大的是“长三角”地区(21.2%)(见表13)。
表 13 企业有投资意向的地区(%)
|
总体 |
地区 |
规模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长三角”地区 |
38.8 |
47.2 |
24.2 |
21.2 |
40.2 |
40.2 |
37.4 |
西部地区 |
29.1 |
20.9 |
27.0 |
69.4 |
32.9 |
30.3 |
27.1 |
中部地区 |
19.8 |
17.6 |
32.8 |
11.8 |
24.4 |
20.3 |
18.4 |
“环渤海”地区 |
17.2 |
20.6 |
13.9 |
6.5 |
19.5 |
20.3 |
13.9 |
“珠三角”地区 |
16.3 |
18.2 |
12.3 |
12.9 |
13.4 |
16.6 |
16.5 |
东北老工业基地 |
13.2 |
13.7 |
18.9 |
2.9 |
13.4 |
16.4 |
9.9 |
二、民营企业产品出口情况
1、民营企业出口比重上升
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2003、2004)进出口总额年增长率分别高达37.1%和35.7%,今年1~8月为23.5%,其中出口仍达到32.2%的高增长。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47%的民营企业有产品出口(见表14-1);有产品出口的企业中出口额占销售收入一半以上的民营企业超过三成(见表14-2);与去年同期相比,37%的民营企业产品出口量“增加”,比“减少”的多14个百分点(见表14-3)。
表 14-1 企业产品出口情况(%)
|
是 |
否 |
总体 |
47.0 |
53.0 |
东部地区企业 |
55.0 |
45.0 |
中部地区企业 |
29.8 |
70.2 |
西部地区企业 |
33.3 |
66.7 |
大型企业 |
53.8 |
46.3 |
中型企业 |
47.9 |
52.1 |
小型企业 |
45.2 |
54.8 |
表 14-2 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
|
10%以下 |
10~30% |
30~50% |
50%以上 |
总体 |
36.2 |
21.1 |
8.3 |
34.4 |
东部地区企业 |
30.4 |
22.3 |
8.1 |
39.2 |
中部地区企业 |
58.0 |
13.0 |
11.6 |
17.4 |
西部地区企业 |
53.7 |
22.2 |
5.6 |
18.5 |
大型企业 |
45.2 |
26.2 |
7.1 |
21.4 |
中型企业 |
36.0 |
21.5 |
7.7 |
34.9 |
小型企业 |
34.7 |
20.1 |
9.2 |
36.0 |
农林牧渔业 |
50.0 |
|
|
50.0 |
采掘业 |
|
50.0 |
|
50.0 |
制造业 |
35.6 |
21.1 |
8.9 |
34.4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100.0 |
|
|
建筑业 |
100.0 |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50.0 |
|
50.0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50.0 |
|
|
50.0 |
批发和零售业 |
32.3 |
16.1 |
6.5 |
45.2 |
住宿和餐饮业 |
|
100.0 |
|
|
房地产业 |
66.7 |
33.3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0.0 |
40.0 |
|
20.0 |
食品饮料制造业 |
30.3 |
21.2 |
3.0 |
45.5 |
纺织业 |
17.0 |
19.1 |
14.9 |
48.9 |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
6.9 |
17.2 |
10.3 |
65.5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75.0 |
12.5 |
|
12.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36.6 |
24.4 |
17.1 |
22.0 |
医药制造业 |
47.4 |
15.8 |
5.3 |
31.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
50.0 |
|
50.0 |
橡胶制品业 |
66.7 |
|
16.7 |
16.7 |
塑料制品业 |
31.3 |
25.0 |
18.8 |
25.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60.0 |
|
13.3 |
26.7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0.0 |
10.0 |
10.0 |
30.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
66.7 |
33.3 |
|
金属制品业 |
28.0 |
32.0 |
4.0 |
36.0 |
普通机械制造业 |
51.8 |
28.6 |
3.6 |
16.1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61.3 |
16.1 |
9.7 |
12.9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5.0 |
33.3 |
16.7 |
25.0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52.4 |
19.0 |
|
28.6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23.5 |
23.5 |
17.6 |
35.3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
50.0 |
|
50.0 |
表 14-3 企业目前的产品出口量情况(%)
|
增加 |
持平 |
减少 |
增加 - 减少 |
总体 |
37.4 |
39.5 |
23.1 |
14.3 |
东部地区企业 |
42.0 |
36.5 |
21.5 |
20.6 |
中部地区企业 |
24.0 |
47.9 |
28.1 |
-4.1 |
西部地区企业 |
27.0 |
46.1 |
27.0 |
0.0 |
大型企业 |
31.7 |
51.7 |
16.7 |
15.0 |
中型企业 |
40.4 |
38.5 |
21.1 |
19.4 |
小型企业 |
35.5 |
38.7 |
25.7 |
9.8 |
民营企业出口状况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55%的民营企业有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有产品出口的民营企业比重分别为30%和33%(见表14-1);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中的42%出口量“增加”,比“减少”的多2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出口“增加”的仅占27%,与出口“减少”的比重相同,中部地区出口“增加”的仅24%,反而比出口“减少”的少4个百分点(见表14-3)。
2、中外贸易摩擦对部分行业的民营企业有较大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总量的迅速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中外贸易摩擦对民营企业的出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以来欧美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对企业产品出口有影响,其中认为影响“很大”和“影响较大”的分别为3.5%和11.9%,认为“略有影响”的为35.4%。
分行业看,认为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的比重较高的主要包括化纤(50%)、纺织(42.5%)、服装(26.7%)、橡胶(25%)、钢铁(20%)等行业。贸易摩擦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及通讯产品的出口厂家影响不太明显,7成经营者认为“没有影响”(见表15-1、15-2)。
表 15-1 今年以来欧美与中国的贸易磨擦对民营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
|
没有影响 |
略有影响 |
影响较大 |
影响很大 |
总体 |
48.4 |
36.2 |
11.9 |
3.5 |
东部地区企业 |
47.9 |
36.8 |
12.3 |
3.1 |
中部地区企业 |
56.5 |
27.5 |
10.1 |
5.8 |
西部地区企业 |
42.6 |
42.6 |
11.1 |
3.7 |
大型企业 |
34.9 |
44.2 |
11.6 |
9.3 |
中型企业 |
52.3 |
33.2 |
10.7 |
3.8 |
小型企业 |
47.1 |
37.5 |
13.3 |
2.1 |
表 15-2 今年以来欧美与中国的贸易磨擦 对不同行业民营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
|
没有影响 |
略有影响 |
影响较大 |
影响很大 |
总体 |
48.4 |
36.2 |
11.9 |
3.5 |
农林牧渔业 |
66.7 |
16.7 |
|
16.7 |
采掘业 |
|
100.0 |
|
|
制造业 |
49.7 |
36.1 |
11.5 |
2.7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
100.0 |
|
建筑业 |
100.0 |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100.0 |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00.0 |
|
|
|
批发和零售业 |
29.0 |
35.5 |
19.4 |
16.1 |
住宿和餐饮业 |
|
100.0 |
|
|
房地产业 |
33.3 |
66.7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0.0 |
60.0 |
20.0 |
|
食品饮料制造业 |
41.2 |
44.1 |
11.8 |
2.9 |
纺织业 |
19.1 |
38.3 |
31.9 |
10.6 |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
26.7 |
46.7 |
26.7 |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62.5 |
25.0 |
12.5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0.0 |
40.5 |
9.5 |
|
医药制造业 |
63.2 |
36.8 |
|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50.0 |
|
50.0 |
|
橡胶制品业 |
58.3 |
16.7 |
25.0 |
|
塑料制品业 |
31.3 |
50.0 |
12.5 |
6.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3.8 |
38.5 |
7.7 |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0.0 |
40.0 |
10.0 |
10.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7.1 |
42.9 |
|
|
金属制品业 |
64.0 |
32.0 |
|
4.0 |
普通机械制造业 |
64.9 |
24.6 |
8.8 |
1.8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7.4 |
19.4 |
|
3.2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50.0 |
41.7 |
8.3 |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38.1 |
52.4 |
9.5 |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70.6 |
23.5 |
5.9 |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
100.0 |
|
|
三、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障碍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转型从两方面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目前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期,传统体制的束缚尚未得到彻底清除,民营企业发展基础的薄弱也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难、问题和障碍。此次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是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
关于什么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调查结果显示,3/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了“融资困难”,是所有选项中选择比重最高的,中西部地区选择“融资困难”的比重更是高达八成。
除了融资难外,民营企业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发展水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66.8%的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人才短缺”,55.6%选择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52.2%选择了“管理水平落后”,47.5%选择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有待提高”(见表16)。
表 16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
|
总体 |
地区 |
规模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融资困难 |
75.9 |
73.8 |
79.9 |
79.4 |
68.3 |
75.1 |
77.6 |
人才短缺 |
66.8 |
65.9 |
73.4 |
62.4 |
54.9 |
68.4 |
67.5 |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55.6 |
55.9 |
56.1 |
52.9 |
43.9 |
57.8 |
55.3 |
管理水平落后 |
52.2 |
52.8 |
52.9 |
47.6 |
41.5 |
53.4 |
52.3 |
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有待提高 |
47.5 |
46.5 |
49.2 |
50.0 |
42.7 |
49.7 |
45.9 |
民营企业家地位不高 |
26.6 |
25.0 |
27.0 |
32.9 |
28.0 |
25.6 |
26.9 |
行业垄断 |
21.0 |
20.2 |
17.6 |
28.8 |
23.2 |
19.4 |
21.7 |
社会舆论环境不利 |
16.7 |
15.3 |
17.6 |
21.2 |
29.3 |
17.1 |
14.1 |
私有财产缺乏保障 |
16.2 |
16.3 |
15.2 |
17.1 |
24.4 |
16.6 |
15.0 |
政府干预较多 |
15.5 |
15.0 |
13.5 |
20.6 |
15.9 |
15.3 |
15.4 |
缺乏外贸支持 |
11.6 |
12.6 |
11.5 |
7.1 |
8.5 |
9.9 |
13.9 |
其他 |
7.0 |
8.3 |
3.3 |
5.9 |
4.9 |
6.9 |
7.4 |
2、民营企业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期望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在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方面需加强改善的力度。
关于外部信用环境,调查结果显示,29.2%的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53.4%认为“未变”,17.4%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1.7个百分点,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减少8个百分点(见表17)。
表 17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外部信用环境变化情况(%)
|
好转 |
未变 |
变差 |
好转 -变差 |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29.2 |
53.4 |
17.4 |
11.7 |
19.5 |
东部地区企业 |
28.2 |
54.5 |
17.3 |
10.9 |
17.6 |
中部地区企业 |
33.6 |
49.6 |
16.8 |
16.8 |
21.6 |
西部地区企业 |
26.7 |
53.9 |
19.4 |
7.3 |
24.2 |
大型企业 |
31.3 |
55.0 |
13.8 |
17.5 |
12.7 |
中型企业 |
31.9 |
51.6 |
16.5 |
15.4 |
21.6 |
小型企业 |
26.2 |
54.8 |
19.0 |
7.2 |
18.6 |
关于民营企业经营者人身安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7.2%的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50.6%认为“未变”,22.2%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仅多5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在目前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如何保护好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避免其在人身安全方面受到侵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见表18)。
表 18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经营者人身安全状况(%)
|
好转 |
未变 |
变差 |
好转 -变差 |
总体 |
27.2 |
50.6 |
22.2 |
5.0 |
东部地区企业 |
26.5 |
51.2 |
22.4 |
4.1 |
中部地区企业 |
30.0 |
49.4 |
20.6 |
9.5 |
西部地区企业 |
26.6 |
49.7 |
23.7 |
3.0 |
大型企业 |
30.5 |
52.4 |
17.1 |
13.4 |
中型企业 |
24.4 |
50.9 |
24.7 |
-0.4 |
小型企业 |
29.8 |
49.9 |
20.3 |
9.5 |
近年来,民营企业对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真正实现公平国民待遇的期望越来越高。关于公平国民待遇,调查结果显示,21.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63.7%认为“未变”,14.6%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7.1个百分点,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减少15个百分点。
关于市场准入限制,调查结果显示,34.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比去年“好转”,57.5%认为“未变”,8%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6.5个百分点, 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减少10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现公平国民待遇方面,民营企业经营者还抱有更大的期望(见表19、20)。
表 19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公平国民待遇变化情况(%)
|
好转 |
未变 |
变差 |
好转 -变差 |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21.7 |
63.7 |
14.6 |
7.1 |
22.4 |
东部地区企业 |
21.0 |
64.2 |
14.8 |
6.2 |
24.5 |
中部地区企业 |
25.8 |
60.4 |
13.8 |
12.1 |
16.7 |
西部地区企业 |
19.0 |
66.7 |
14.3 |
4.8 |
22.2 |
大型企业 |
28.0 |
64.6 |
7.3 |
20.7 |
15.6 |
中型企业 |
22.4 |
62.2 |
15.4 |
7.0 |
22.3 |
小型企业 |
19.9 |
65.6 |
14.5 |
5.3 |
23.7 |
表 20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市场准入限制变化情况(%)
|
好转 |
未变 |
变差 |
好转 -变差 |
|
2005年 |
2004年 |
总体 |
34.5 |
57.5 |
8.0 |
26.5 |
37.1 |
东部地区企业 |
31.9 |
60.0 |
8.1 |
23.8 |
37.5 |
中部地区企业 |
42.3 |
51.9 |
5.9 |
36.4 |
41.7 |
西部地区企业 |
35.8 |
53.3 |
10.9 |
24.8 |
31.1 |
大型企业 |
43.8 |
52.5 |
3.8 |
40.0 |
37.3 |
中型企业 |
32.9 |
59.2 |
7.9 |
24.9 |
35.9 |
小型企业 |
34.9 |
56.3 |
8.8 |
26.1 |
38.6 |
3、资源瓶颈制约尤其是能源紧张状况依然比较严重,民营企业发展方式亟待向集约型转变。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瓶颈约束也越来越显著。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旨在控制经济呈现的过热的趋势,并力图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来缓解资源压力。从一年多以前钢材市场及“煤、电、油、运”普遍紧张的情况看,目前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49.8%)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钢材市场的紧张状况“趋于缓和”,36%认为“变化不大”,仅5.6%认为“更加严重”;29.1%认为目前电力紧张状况“趋于缓和”,44.1%认为“变化不大”,25.4%认为“更加严重”;12.2%认为目前煤炭紧张状况“趋于缓和”,35.6%认为“变化不大”,39.5%认为“更加严重”;4.1%认为目前成品油紧张状况“趋于缓和”,22.4%认为“变化不大”,69%认为“更加严重”;12.5%认为目前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趋于缓和”,53.5%认为“变化不大”,17.4%认为“更加严重”。
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经过宏观调控,钢材市场紧张状况明显趋于缓和,电力有趋于缓和的迹象,铁路运输与去年情况相比变化不大,而能源紧张尤其是成品油紧张状况有增无减(见表21)。
表 21 与2004年相比,2005年钢材、电力等市场供应紧张状况(%)
|
趋于缓和 |
变化不大 |
更加严重 |
不清楚 |
钢材 |
49.8 |
36.0 |
5.6 |
8.6 |
电力 |
29.1 |
44.1 |
25.4 |
1.4 |
成品油 |
4.1 |
22.4 |
69.0 |
4.5 |
煤炭 |
12.2 |
35.6 |
39.5 |
12.7 |
铁路运输 |
12.5 |
53.5 |
17.4 |
16.5 |
民营企业在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加大了资源的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与2004年相比,34.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单位产出的能源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近10个百分点;36.7%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单位产出的原材料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近20个百分点;19.7%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单位产出的用水投入“增加”,与认为“减少”的大体相等。以上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发展方式亟待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见表22)。
表 22 与2004年相比,2005年企业同样的产出 与有关生产资料和要素投入的关系(%)
|
明显
减少 |
有所
减少 |
小计 |
基本
未变 |
有所
增加 |
明显
增加 |
小计 |
能源 |
3.4 |
22.3 |
25.7 |
39.7 |
25.3 |
9.2 |
34.5 |
原材料 |
2.0 |
13.4 |
15.4 |
47.9 |
27.0 |
9.7 |
36.7 |
水 |
3.5 |
17.2 |
20.7 |
59.6 |
14.9 |
4.8 |
19.7 |
资金 |
2.3 |
9.3 |
11.6 |
25.6 |
46.7 |
16.1 |
62.8 |
人力 |
2.3 |
20.4 |
22.7 |
41.1 |
28.7 |
7.4 |
36.2 |
四、民营企业对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度比较合适或略显偏紧。
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明显得到缓解,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形势。与此同时,由于消费品价格涨幅的持续下滑,企业利润增长速度的连续放慢,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做适当调整以防出现可能的通货紧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次调查从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的角度对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程度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显示,36.9%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偏紧”,39%认为“合适”,24.1%认为“偏松”,认为“偏紧”的比认为“偏松”的多12.8个百分点。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合适,略显偏紧,希望在继续保持目前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放松政策操作的力度(见表23)。
表 23 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评价(%)
|
过紧 |
偏紧 |
小计 |
合适 |
偏松 |
过松 |
小计 |
总体 |
3.9 |
32.9 |
36.9 |
39.0 |
22.9 |
1.2 |
24.1 |
东部地区企业 |
3.3 |
32.8 |
36.1 |
40.8 |
21.9 |
1.3 |
23.1 |
中部地区企业 |
3.3 |
35.8 |
39.1 |
35.0 |
24.7 |
1.2 |
25.9 |
西部地区企业 |
7.8 |
29.9 |
37.7 |
35.9 |
25.7 |
0.6 |
26.3 |
大型企业 |
5.0 |
38.8 |
43.8 |
36.3 |
20.0 |
|
20.0 |
中型企业 |
4.6 |
33.2 |
37.8 |
38.0 |
23.1 |
1.1 |
24.2 |
小型企业 |
3.1 |
31.6 |
34.7 |
40.7 |
23.2 |
1.5 |
24.7 |
2、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预期房地产价格稳中趋升。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采取多项措施控制因部分地区不断飙升的房地产价格引发的房地产热。民营企业经营者对房地产调控的成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成效最明显的措施包括“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45.6%认为“非常有效”,43.5%认为“比较有效”)和“限制新房转手交易”(42.9%认为“非常有效”,41.9%认为“比较有效”);其次是“开征房地产税”(24.1%、55.4%)和“增加信息透明度”(24.1%、53.1%);再次是“提高房贷利率”(12.3%、57.6%)和“增加土地供应”(21.9%、44.7%)(见表24)。
表 24 对有关房地产调控措施有效性的评价(%)
|
非常有效 |
比较有效 |
没有效果 |
提高房贷利率 |
12.3 |
57.6 |
30.0 |
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 |
45.6 |
43.5 |
10.9 |
增加土地供应 |
21.9 |
44.7 |
33.3 |
开征房地产税 |
24.1 |
55.4 |
20.5 |
人民币升值 |
6.1 |
34.5 |
59.5 |
增加信息透明度 |
24.1 |
53.1 |
22.8 |
限制新房转手交易 |
42.9 |
41.9 |
15.3 |
尽管房地产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民营企业经营者仍预期房地产价格呈上升趋势。调查结果显示,49.2%预期2006年所在地区房地产价格将“上升”,37.5%预期“持平”,13.4%预期“下降”,预期“上升”的比预期“下降”的多3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经营者预期所在地区房地产价格将上升的比重分别为57.4%和54.2%,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45.7%(见表25)。
表 25 对2006年企业所在地区房地产价格的预计(%)
|
上升 |
持平 |
下降 |
总体 |
49.2 |
37.5 |
13.4 |
东部地区企业 |
45.7 |
39.4 |
14.9 |
中部地区企业 |
57.4 |
33.9 |
8.7 |
西部地区企业 |
54.2 |
33.9 |
11.9 |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需求,本次调查还了解了民营企业经营者“所熟悉的人当中最近一年内购买住房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八成民营企业经营者反映其熟悉的人当中最近一年内购买了住房,其中76.8%的被购房屋目前用于“自住”,13.5%用于“出租”,9.6%处于“闲置”状态。调查表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着比较旺盛的现实需求,买房投资或投机的比重并不高。房地产业仍将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见表26-1、26-2)。
表 26-1 民营企业经营者所熟悉的人当中(限企业所在地区域内) 最近一年内购房与否情况(%)
|
是 |
否 |
总体 |
80.7 |
19.3 |
东部地区企业 |
78.6 |
21.4 |
中部地区企业 |
82.1 |
17.9 |
西部地区企业 |
88.6 |
11.4 |
大型企业 |
84.1 |
15.9 |
中型企业 |
83.4 |
16.6 |
小型企业 |
77.4 |
22.6 |
表 26-2 民营企业经营者所熟悉的人当中(限企业所在地区域内) 最近一年内所购买的住房的用途 (%)
|
自住 |
出租 |
闲置 |
总体 |
76.8 |
13.5 |
9.6 |
东部地区企业 |
74.1 |
13.8 |
12.1 |
中部地区企业 |
84.0 |
10.2 |
5.9 |
西部地区企业 |
78.8 |
17.1 |
4.1 |
大型企业 |
75.4 |
14.5 |
10.1 |
中型企业 |
77.2 |
12.6 |
10.2 |
小型企业 |
76.5 |
14.6 |
9.0 |
3、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对政府转变职能期望较高,希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围绕着市场化、法治化的各项改革逐步进入关键时期。本次调查请民营企业经营者对目前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这些改革取得成效的比重大多明显高于认为“尚未见效”的,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对改革成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于各项改革,按民营企业经营者评价高低(“效果很好”+“效果较好” 的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产权制度改革(34.6%)、促进民营企业发展(34.1%)、政府职能转变(31.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1%)、土地制度改革(23.3%)、投资体制改革(21.3%)、财税体制改革(16.9%)、金融体制改革(15.9%)和垄断性行业改革(10.1%)(见表27)。
表 27 对近两年来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评价(%)
|
调查年份 |
效果很好 |
效果较好 |
有些效果 |
尚未见效 |
效果较好 + 效果很好 |
产权制度改革 |
2005年 |
4.7 |
29.9 |
51.6 |
13.8 |
34.6 |
2004年 |
4.0 |
45.2 |
42.9 |
7.9 |
49.2 |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
2005年 |
6.9 |
27.2 |
46.1 |
19.8 |
34.1 |
政府职能转变 |
2005年 |
5.1 |
26.0 |
51.3 |
17.7 |
31.1 |
2004年 |
1.1 |
26.0 |
57.4 |
15.5 |
27.1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2005年 |
5.5 |
25.5 |
51.5 |
17.5 |
31.0 |
2004年 |
3.8 |
42.4 |
43.1 |
10.8 |
46.2 |
国有企业改革 |
2005年 |
4.8 |
22.3 |
50.8 |
22.1 |
27.1 |
土地制度改革 |
2005年 |
3.6 |
19.7 |
49.2 |
27.5 |
23.3 |
投资体制改革 |
2005年 |
1.6 |
19.6 |
52.6 |
26.1 |
21.3 |
2004年 |
1.9 |
35.0 |
49.8 |
13.3 |
36.9 |
财税体制改革 |
2005年 |
2.5 |
14.4 |
41.7 |
41.4 |
16.9 |
2004年 |
2.3 |
21.2 |
51.9 |
24.5 |
23.5 |
金融体制改革 |
2005年 |
1.9 |
14.0 |
41.2 |
42.9 |
15.9 |
2004年 |
1.7 |
18.1 |
49.9 |
30.2 |
19.8 |
垄断性行业改革 |
2005年 |
1.0 |
9.1 |
39.0 |
50.9 |
10.1 |
2004年 |
0.4 |
11.5 |
51.0 |
37.2 |
11.9 |
当问及当前最紧迫的改革是什么时,排在第一位的是政府职能转变,选择比重为65.3%,表明企业经营者对政府职能转变在当前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寄予很大期望。另外,企业经营者认为其他几项紧迫的改革依次是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垄断性行业改革,以上选择比重均超过三成,分别为39.9%、37.6%、34.1%、33.3%和31.5%。与去年调查结果相比,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垄断性行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明显上升,应引起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见表28)。
表 28 对有关改革紧迫性的排序(%)
|
2005总体 |
2004总体 |
地区 |
规模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政府职能转变 |
65.3 |
84.0 |
63.6 |
63.5 |
75.9 |
64.6 |
67.5 |
63.1 |
金融体制改革 |
39.9 |
34.1 |
37.9 |
48.0 |
37.6 |
30.5 |
37.6 |
43.8 |
财税体制改革 |
37.6 |
39.9 |
40.6 |
32.4 |
31.8 |
31.7 |
40.0 |
36.2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34.1 |
48.8 |
33.9 |
35.2 |
33.5 |
41.5 |
34.0 |
33.3 |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
33.3 |
— |
33.9 |
32.0 |
32.9 |
42.7 |
27.7 |
37.8 |
垄断性行业改革 |
31.5 |
22.9 |
32.6 |
25.8 |
34.1 |
30.5 |
32.6 |
30.2 |
产权制度改革 |
17.3 |
38.3 |
16.7 |
22.5 |
12.4 |
19.5 |
20.1 |
14.3 |
投资体制改革 |
14.7 |
12.3 |
13.0 |
16.8 |
19.4 |
15.9 |
14.8 |
14.3 |
国有企业改革 |
9.9 |
— |
9.2 |
12.3 |
8.8 |
8.5 |
10.6 |
9.0 |
土地制度改革 |
8.9 |
— |
10.6 |
5.7 |
5.3 |
11.0 |
9.5 |
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