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崛起系列报道之二:安徽潜龙在渊(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7:30 中国经济周刊 | |||||||||
中国历史上,安徽曾多次以“敢为天下先”为人熟知。但是惟独这次拯救“中部塌陷”的富民强省的经济赛跑中,落在了后面。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中的、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安徽农民曾扮演过“
这次安徽调查途中,《中国经济周刊》专程前往凤阳,拜访了当时“包产到户”行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关友江。他回忆说,当时是1977年底,小岗几乎是一无所有。全队近20户人家,有11户的门是用高粱杆扎成的。当时村里人人讨过饭,全部都是茅草房,每家只有一床棉被,一条裤子。来亲戚,几乎家家都要找邻居借碗,“1978年又赶上旱灾,实在是没办法,冒着危险也要博一博。” 没想到,正是这一‘博’,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小岗”成为中国农民自立自强的红色“符号”。 “当年怎么也没想到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关友江拿出手机说,“当年按下手印的18人中如今还有12人在世,身体好、能干事的老汉们也都用上了手机。如今是家家户户都有了拖拉机,种庄稼大部分靠机械,不象从前‘没有牲畜人拉犁’了。” 可是,面对周边日新月异的发展,小岗人自嘲说“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目前的小岗正遭遇到了小康路上致富难的新问题。数字显示,目前安徽省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在全国31个省份中位居第25位。 除了农民致富难的现实外,与同为“崛起”的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安徽还有众多方面也处在“压阵”位置。 2002年夏天,家电“合肥战区”,电器“双雄”美菱、荣式达同时“换帅”。合肥市政府的“一纸调令”,让这两家安徽“巨擘” 企业的“缔造者”双双离开,成为闲云野鹤。政力的强猛盖过资本的诉求,体制落后使安徽经济发展付出了“看得见”的代价。 接踵而至的是,“改制风潮”席卷江淮。市场“无形的手”抵不过某些地方政府“有形的手”,资本与行政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较量,让企业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和空间。 据消息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皖西的最后一个国企“大包袱”—皖西中天集团即将拍卖,上亿的资产千万元即抛。对此,外界不乏偏激和过激的说法,如国资“水漂”瞬间打完等等。 也许,这就是人们谈及的中部省份共存的顽疾—“制度贫困”。正常的市场规律和法规法律,难免因为某些个人因素,而不得不为行政让路。 “判断一个地方经济环境的好坏,只需看看领导的车子经过收费站缴不缴费,”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人士评价说。《中国经济周刊》在安徽境内采访途中,“路过收费站不摇车窗”的现象也是常常巧遇。 客观地说,和中部其他省份比,安徽省除了区位“靠东”的地缘优势外,不足方面也有不少。 如经济规模,中部省份河南排第一,其农产品加工业也逐渐有了可以借鉴的模式;湖北省的武汉,跨长江、汉水,三面向外扩展,势头非常好,又集中了钢铁、汽车、化工,还有三峡的旅游,城市化水平在中部最高;湖南的布局十分集中;江西最近几年也势头雄猛。 面对种种压力,安徽的崛起的确更加紧迫;而安徽高层在公开场合曾向媒体表露,安徽在这场“中部崛起”中,如“潜龙在渊”,蓄势待发,能在中部率先实现崛起。 安徽能否真的创新体制,开挖自身潜力,扬长避短,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头?中部崛起的太阳是否真会从安徽升起? 资料链接:徽商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商帮之一,实力可与晋商抗衡。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 徽商的本质是儒商。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是徽商的传统,也是徽商文化的精髓。 徽商与晋商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商帮,皆产生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的恶劣生存条件,促其弃农经商。因此,他们是在带有强烈宗法色彩的农业文化观念支配下,进入商业领域的,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小农意识。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最知名的徽商人物,也是徽商史上最大的传奇。身为钱庄学徒,白手起家;凭借过人智慧、借助官场力量,成为一代巨贾。1874年,胡雪岩在杭州创办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在民间享有“江南药王”美誉,堪与北京的“同仁堂国药号”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