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央行加息 > 正文
 

加息:一个仍然争论不休的预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00:15 中国经济时报

  -前瞻2005(六)-见习记者 卢叶

  9年来,已经习惯于央行调减利率消息的人们,对2004年10月加息的举措有点措手不及,在坊间加息猜测终结的同时,对于2005年我国是否会进入加息通道的争论又开始此起彼伏。2005年到底中国会不会再次加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了几位相关专家后,做出这样一种判断:中国会不会加息仍是一个争吵不休的话题,而加息与否最终要视一些主要经济
指标高低而定。

  加息VS不加息

  继续加息,还是维持现有利率,仍然将是2005年里延续讨论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卓元表示,中国是否进入加息周期,最主要的是看中国经济过热倾向是否已经克服,物价上涨率能否较快回落。同时,考虑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我国是否要结束负利率状态。因为现在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远未达到通胀水平,还差近200个基本点。而我国目前提高利率只能是小幅度(估计每次不会超过50个基本点)进行,所以要经历一段时间(估计至少一年)。

  也有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对2005年国内物价走势的预测结果是,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4%的较高水平。如果人民币升值是不可避免的,即使2005年上半年不升值,也应当着眼于未来的人民币升值在货币政策上做出准备,即加息以便在人民币升值后有足够的减息空间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减速。有关2005年的通货膨胀预期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加息周期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是否继续加息或改变汇率机制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情况来判断,社会各界特别是传媒不能被海外热传的“中国进入加息周期”的言论所诱导。经济发展千变万化,此时断定进入“加息周期”完全没有根据,相信国家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政策,权衡利弊并及时作出决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报告认为,2004年的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到来,加息周期的到来估计要到2006年以后。对于2005年中国不必升息的理由之一是,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已经显示,2005年实际通胀率不会很高,加息的外在压力正在减轻。因为最关键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跳水”回落:11月的增长仅为2.8%。国家发改委的这份报告与央行的认识似乎有某种默契,央行副行长李若谷也曾表态,加息周期的说法只是市场猜测。

  外资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也开始对当前是否已经进入了升息通道,央行会不会进一步加息,再次做出预测。雷曼兄弟给出的预测是,中国将继续加息步伐,一年期贷款利率在央行上调至5.58%的基础上,到2005年底至少将升至6%。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也撰文指出,这次加息周期可能长达12-18个月,估计息口至少上升2%-3%。

  消费物价指数VS加息

  通过研读以上观点及支持这些观点的论据,我们可以发现,反映经济走势和通货膨胀率的晴雨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成为加息与否的重中之重。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就走出了一条逐月攀升的上行曲线,七八月时达到5.3%的最高点,这种趋势在9月份得以缓解,小幅回落到5.2%,10月份延续下行到4.3%。11月更是“大落”到2.8%。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回落不容乐观,因为这个数字是在去年同期较高基础上的再度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对记者说,到2004年年底,尽管一些宏观数据表明,2004年的宏观调控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遏制了年初过热的经济,但是年底的这些宏观数据只是相对于年初来说的下降。1—11月的GDP增长超过9%、CPI增长4%、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13.9%;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广义货币增长14%,房价增长近13%。“整个国家经济在高位运行,投资必然会增长迅速,中国经济进入2005年,CPI的上升仍然是2005年的主基调。”

  易宪容分析,首先,尽管经过2004年宏观调控,但2005年国内经济扩张并不会停止而且还有可能加速。国内经济的快速扩张,必然会造成生产资料需求的迅速增长,从而拉动生产品的价格上升,带来消费品和服务品价格的上涨。其次,能源、油、电、运及原材料的紧缺或供应之瓶颈,在2005年不会有多少改善。再次,2005年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内房价的上涨。如果央行加息的频率过低,那么房价仍然会上涨,如此,不仅会带动钢铁、水泥、建筑材料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新的一轮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又可能出现。最后,2005年物价的上涨还在于公共服务品政策性调价。另外,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这必然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

  “2005年CPI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央行如何利用利率工具来调控,这种调控不在于结果如何,如现有的CPI有多高,而在于预见CPI会走向哪里,要CPI变化之前先行。”易宪容说。

  然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息与否要根据经济指标说话。2004年11月,CPI较去年同月上涨2.8%,说明宏观调控与10月份加息成效显著。由此,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另外,加息对我国市场、消费以及投资是一副猛药,加息势必压缩贷款规模,使投资受到影响,进而造成通货紧缩、GDP回落。“所以,应当慎用加息的办法调控经济。”

  美元加息VS人民币加息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考虑加息还要看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因为我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已高达70%,因此主要国际货币美元的持续加息不可能不对人民币产生影响。如果美元基准利率继续提高,如像格林斯潘设想的那样,逐步提高到4%,那就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利率创造了条件。但是,如果美元利率不再提高,或一段时间内不再提高,就会制约我国进一步提高利率。因为如果我国较大幅度提高利率,形成和扩大与美元的利差,就可能刺激美元游资进来套利。

  易宪容说,根据美国目前的加息步伐,今年年底美元利息有望升至3.5%,如果人民币利率不上调就会造成国际游资的流出。同时,我国应当预备在人民币升值后有足够的减息空间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减速。

  贺强则认为,由于美元实现利率市场化,加息只是增加联邦基金利率,而人民币属于官定利率,不可混为一谈。因此,美国连续五次加息,并不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连续加息,进入加息周期。

  此外,对于利率和汇率如何调整的问题,央行始终面临两难选择的煎熬。利率升,可能损害经济增长速度;不升,则经济过热压力难消。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是如此,人民币目前升值与否都可能意味着中国汇率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受到威胁。

  不仅如此,利率和汇率各自的变动往往也是给对方出难题,比如利率升,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会刺激更多的热钱涌入,最终诱使中国经济大起大落。由此,就需要全面权衡调整利率与汇率的利弊得失。

  在汇率问题上,最令人担心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微小变动,将更加激发国际资本的炒作热情,并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新一轮炒作。而使用利率手段的不可控因素就少得多,最大的风险可能就是所谓的经济硬着陆。

  贺强对记者说,我国利率与汇率实际上都是官定的,但是由于市场太复杂,致使事情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动用利率还是汇率的手段,实际上是很难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