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跨国公司生态环境的10个趋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22:39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陈墨 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多数时候并不遵守历法,2005年只是2004年的自然延续,和很多事情一样,跨国公司在华发展也只是在自身逻辑轨道上向前走了一步而已。但是,假如无论什么事情、什么时点都不能作为分界线的话,一切就无从谈起了。
2005年,中国入世第5个年头,通常的说法是进入了WTO后过渡期。 全球FDI将实现恢复性增长 经过2003年以前连续3年的下降,全球FDI从2004年开始止跌,并呈恢复性增长。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全球FDI流入量2004年显现出乐观迹象。 作此判断的依据是:首先,上半年跨国并购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3%;其次,FDI的主要母国和东道国经济增长较高,公司盈利改善,股票价值上扬;第三,全球FDI管理体制更趋宽松。2003年有244项法律和法规的修订影响到FDI,其中220项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贸发会议于2004年第一季度,对全世界335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和87位国际选址专家作了调查,结果证实了FDI的乐观前景。 专家认为,2005年及以后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FDI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但总体幅度不会太大。而95%的东道国对外资的政策仍将是积极的。 中国将继续采取积极的外资政策 2004年以来,中国外资领域悄然兴起新一轮关于外资的争论,争论围绕中国外资是多是少、是好是坏、要不要继续采取积极的外资政策展开。 争论基本上在圈内展开,社会波及面不大,但其中关于中国引资拉美化之忧、跨国公司涉嫌垄断等问题也引起不小社会反响。 最终,商务部高层官员的表态算是给这场争论划了个句号。 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坚定地说,“中国将坚定贯彻扩大开放的方针,继续有效地吸引外资。”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2004年厦门投洽会期间,也作重强调,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政策不变。他说,中国政府将继续保持各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不变,特别是所得税不变、外资准入政策不变。 提高外资质量成为引资重点 2005年1月1日,中国将施行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新目录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将国内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增列为鼓励类条目,或通过对原鼓励类条目进行修改,增加鼓励内容;二是放宽外资准入范围,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其中,首次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和电影制作列为对外开放领域;三是对已经出现盲目投资的热点行业或产品,从鼓励外商投资目录中删除,调整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对部分出现投资过热倾向,但仍需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的行业或产品,提高标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除了新目录导向,中国今后吸引外资方向还包括:引导和鼓励外资设立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跨国公司的外包项目;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出口采购中心;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原材料、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出口型企业,将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高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 这表明,中国在成为全球最大FDI流入国之后,开始全面反思外资的作用,注重外资数量和质量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更趋理性 经过20多年粗放式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将趋向理性。 这一变化的前提是: 相对于跨国公司科学决策而言,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以政策倾斜、利益让渡为主要武器的恶性竞争形式基本雷同,所起作用越来越有限,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几乎根本不再受此影响。 “剃头挑子一头热”让地方政府尴尬,也让他们清醒。应有地方政府将不再以引资数量多少,作为考核有关官员政绩的惟一标准,也将不再盲目追求引进所谓“世界500强”项目。从而客观、科学地分析本地区综合优势,推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招商引资项目,将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对全球化的认识不断更新,地方政府也将逐步认识到,通过加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配套体系、后台服务体系等合作方式,同样能达到招商引资所达到的效果。 政策和竞争环境将更加完善 2005年,随着中国政府加入WTO承诺的进一步兑现,除了开放领域进一步增加、关税进一步减让外,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将受到更有力的保护,中国政府的政策将更加稳定、透明,政府办事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除了这些不言而喻的变化外,在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要求国民待遇的呼声中,跨国公司在获得更多准入自由同时,也将逐步承担与国内企业相同标准的税赋。 这些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国内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市场竞争中,有相当一批新型国有企业迅速崛起,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也有相当一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在政策和市场的缝隙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壮大,具备了不可小觑的竞争实力。 从总体竞争态势看,进入新的一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正逐步进入竞争相持阶段,对手也由原来的其他跨国公司及中国的政策环境,变成两个更加明确的市场主体集团,即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舆论环境向好,但难免受到批评 随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间发展,和融入中国市场及百姓生活程度的加深,人们对跨国公司的看法也将越发成熟和理性。一如许多跨国公司所希望看到的那样,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已经不再刻意去区分外国公司和中国公司。 加上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程度越来越深,即便是刻意区分,也很难分别哪些是跨国公司旗下的企业,哪些是国内企业。 在跨国公司遇到质量问题、消费纠纷或公关危机的情况下,持客观、理性立场的声音正逐步取代对跨国公司的片面指责。人们慢慢地习惯了将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区分开来,将企业问题与国家问题区分开来。 与此同时,作为企业,面临消费者和公众的批评是难以避免的。况且,在中国还有各种利益集团存在,他们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往往将本集团利益夸大、上升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同时,不排除寻找合适机会,攻击、批评跨国公司,以期影响政策,在与跨国公司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制造业投资或将再掀热潮 经过199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投资,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形成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比如大量的设备投资。 通常,设备投资周期即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0年左右,因此,目前这些跨国公司的设备正逐步进入老化、更新期,只要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稳定,跨国公司必将掀起新一轮设备投资热潮。 放眼全球,中国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仍无人可以匹敌,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有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配套能力和应用性研发能力,有广阔的市场,还因为中国有充分的原料供应。 其他很多国家不太愿意消耗本国原材料投入生产,因此,如果外国产业资本谋求向中国以外转移,将要承担巨大的物流成本,得不偿失。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技工荒。由于总体上中国工人受到培训不足,技术工人供给增量有限,与不断增加的需求形成鲜明反差。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也需要跨国公司的积极支持。 跨国公司进一步整合在华存量投资 2004年底,UPS与中外运签署协议,以1亿美元的代价,取得了23个城市的业务操控权,进而为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直接提供国际快递业务,而不再像以往合作中的由中外运来代理。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加深,几年前开始的所谓外商“独资化”事件还将像这一幕一样在中国继续上演。由中国政府包办的中外企业联姻正面临“N年之痒”。 事实上,用“独资化”一个词不足以准确描述这种现象,更确切地说,这是“包办婚姻”解体过程。那么,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由市场主导的新一轮“合资潮”。 与此同时,从2004年甚至更早些时候开始,那些在华投资项目众多的跨国公司正在重新梳理这些项目:一方面,加强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建设,从组织机构上完善对在华项目的整合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根据运营情况对项目进行包括“离婚”在内的果断取舍。 推进在中国市场长期扎根 宝洁(中国)成为2005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标王”,这一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推进及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方面,越来越向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在中国市场融入度加深,跨国公司们越来越愿意以国内公司形象出现,至少他们相信,自己的行动可以改变公众对他们的“老外”印象。当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也需要跨国公司这么做。 此前的例子举不胜举:可口可乐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新包装、肯德基为中国改变口味、LG(中国)变成中国LG、GE首度在中国巨资投放户外广告,日立在华愿意为一个普通的宣传活动投资100万日元……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重新定义中国市场,从市场营销各个侧面与中国国内企业展开“阵地战”。 对在华投资项目的整合过程中,跨国公司们也做了营销平台的重新构建和整合,比如以事业部为单位各自进入中国的项目,如今正在建立横向联合;此外,跨国公司还向中国市场大量输送营销人才,或由本地选拔、培养这方面人才。 与中国配套企业关系越来越深 在中国,外资受到的盲目追捧正日益减少。外资与本地经济关联性多大,能否在纵深方向,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正渐渐地变成地方政府的外资判别标准。 同时,通过一定方式与跨国公司达成合作的中国企业,将充分理解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它们既不是经济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洋买办,只是以自己的实力,搭载跨国公司这一国际列车,驶向全球化彼岸。 跨国公司的中国配套企业就是如此。 进入新年,应当有更多的国内企业成为跨国公司配套企业,也将有更多国内配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确立更加牢固的地位。甚至有跨国公司担心,这些国内配套企业会反过来控制跨国公司,比如左右最终产品的价格。 无论如何,发展配套能力是中国吸引外资的战略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