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专家邹亚生教授深入剖析健力宝风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0:49 新浪财经 | ||||||||||||||||
邹亚生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公司治理专家) 最近北京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在收购广东健力宝集团过程中发生了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健力宝股权变局”,该事件所带来的风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到有关违反公司治理准则的一系列问题。新浪财经就这一事件的相关热点问题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公司治理专家邹亚生教授做出了深入的剖析。
新浪财经:邹教授,首先我们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现代公司治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邹亚生:“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香港称为公司管制,台湾称为公司统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治理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任何公司都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依法运营,参与公司经营的任何一方都应该依据《公司法》统一规范调整下的公司治理准则开展活动。公司法人治理的基本问题是权力机构设置和制衡机制问题,与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相对应的组织机构是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政企不分和行政干预、公司内部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失灵、外部治理市场无效等原因,都会导致产生的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如:内部人侵害股东利益、某些股东侵害其他股东利益、公司经营目标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等,而其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是更加多种多样的,比如您前边所提到的南方某企业最近被强行接管的事件中,根据公开资料提供的信息,有关方面就涉嫌违反公司治理准则、从而违反《公司法》等一系列问题。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问题,可以认为,对一国经济而言,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健全的国家治理同样重要。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投资者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没有健全的国家治理,纳税人就会对国家失去信心。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新浪财经:您提到政企不分和行政干预导致公司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常见吗? 邹亚生:我国企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最近十年来才有的事情,在这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的太多、管的太死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政府职能也开始发生转换,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植根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加上行政权力机关中少数工作人员法治观念仍然十分淡薄,政企不分和行政过度干预现象还局部存在,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地区这种现象甚至还比较常见,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公司治理问题,其中一些性质比较严重的问题构成了对《公司法》立法原则的违背和挑战,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确起到了负面的阻碍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一直走在前列的广东省如果还出现这样严重的事情,我就感觉有些不太正常了。类似的问题值得深思。 新浪财经:不管怎样,事情的确已经发生了。在这桩离奇的“健力宝事件”中,北京企业汇中天恒仅入主二十多天就被广东三水区政府赶出健力宝,大家在惊讶之余也在思考:健力宝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北京企业总计拥有91.1%的股份,政府只是占其8.9%股份的小股东,小股东不作任何解释也不经过任何程序就赶走了大股东,大家都很好奇:在我国公司治理准则里有这样的特例吗? 邹亚生: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是标准如一的,不可能存在特例,谁要搞特例就是违反《公司法》。“谁出资、谁经营”,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聘任管理层,这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按照我国《公司法》统一规范调整下的公司治理准则,公司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治理,构建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股东利益的运行框架;应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对公司的治理要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有股东都应有机会得到赔偿。股东大会支持的董事会和董事会聘任的管理层是公司治理的最基本环节,任何一方有意见、有问题不要紧,但一定要走合法的程序,你可以提议召开股东会或者董事会、与其他股东、其他管理层商议,在法律面前谁也不享有特权、不能越权包办,就如前面所强调的:“任何一方都应该依据《公司法》统一规范调整下的公司治理准则参与公司运营活动”。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政府作为小股东有些什么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可是你未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许可,就强行接管企业,不管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其实并不重要),政府作为小股东驱逐大股东的行为本身就已经与《公司法》的立法精神不符。如果大家都可以这么干,那《公司法》岂不就是一纸空文,中国那么多的企业、搞不好就要出大乱子,这与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完全就是南辕北辙的嘛。 新浪财经:据此前报道,当地政府不承认汇中天恒是健力宝的大股东,不给予办理股权过户是因为健力宝集团此前同政府有未了债务。如此说来,当地政府强行驱逐汇中天恒接管健力宝是否就不算是小股东排挤大股东呢?因为按三水区区长宋德平此前对媒体的说法,他做为具体卖健力宝的人都不知道汇中天恒是第一大股东。 邹亚生:谁欠债跟股东没有关系。作为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股东对自己转让股权的行为负完全责任。 当然对一些有限责任公司,要看其公司章程是不是规定股份转让必须召开股东大会,是否需要经过其他股东同意并优先转让给其他股东。 我没有看到公司章程,所以只能从《公司法》的一般操作意义上来评论此事件。 新浪财经:政府在参与企业经营时,除了“股东”身份以外,常常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代表行政权力。据媒体报道,在“健力宝事件”中,当地政府似乎在“有预谋”、“有步骤”的干预北京企业的入驻,其在12月6日注册成立了“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作为佛山市三水区公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公司,完全独立于健力宝集团之外;12月6日下午政府就开会将北京企业派出的新管理团队全部驱逐,此间对北京汇中天恒方面的人员搜查、强行驱逐、动用司法权力查封公章、帐册等恶性事件相继发生;其后,政府又要求经销商将2005年的信用保证金全部打到“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账户。这样有计划的“取而代之、强行接管”是否算得上是典型的行政干预了呢?如果政府是代表行政权力来接管企业,其对健力宝集团按照《公司法》规范治理又有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邹亚生:我还是强调那句话:“谁出资、谁经营”,这是现代公司治理最基本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政府在这里面也不能有任何特权。尤其在政府自身参股当事企业的情况下,擅自动用公权的做法更是不适当的。现代公司一定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依法运营,保护所有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只保护政府一家出资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参与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中来,与其他股东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同股同权),不应该也不可能享有超越于公司治理准则之上的优先权和豁免权。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熟的政府,一定会非常尊重《公司法》和所有的公司治理准则,不会滥用行政权力介入企业运营,更不会凭借行政权力凌驾于其他股东之上,这样企业才能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自由的发展。相反,政府过多的、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则常常侵犯企业正常自主经营的权利,有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更为麻烦的是,行政干预容易造成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纠纷不断,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案例中,政府滥用行政权力侵占了企业合法权益的,如果最终对企业财产造成利益损失,那么经济后果该由谁来承担呢?可见,无视和践踏公司治理准则的行政权介入通常是“进得容易、呆得难缠、出得麻烦”,因为它无法向企业的其他股东交代、它从一进来就是与《公司法》和公司治理准则格格不入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政企分开”,只有政企分开,产权关系才能够明晰,现代企业制度才得以建立。回顾国外公司治理发展的历史,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微观经营的强行干预通常只会不断带来新的无法处理的麻烦,对企业长期发展没有太大帮助,倒还会撂下不少遗留问题。所以我们的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专注于市场经济环境的营造,减少并最终避免对企业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带头遵守《公司法》、做现代公司治理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做出表率。 新浪财经:调查显示,当地政府在12月6日注册成立的“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现任三水区白坭镇纪委书记罗卫平,“复产小组”的成员也都是当地政府领导,这种情况下公司治理的一些“原则”恐怕要稍微往后靠一靠了吧? 邹亚生:我刚才讲过,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的了。相应的,《公司法》是规范我国公司组织运营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也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的了。所以在政府权力面前,合法的公司治理没有任何后退的理由。企业家按照《公司法》治理企业,哪里有什么问题?至于你所提到的“三水贸易”法定代表人是现任党政官员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所调查的情况属实,当事人的行为就明显违反中央相关规定、违反《公司法》,这倒是个真正的问题。问题也很好解决,因为到最后还是党纪国法约束着他,你说该怎么解决呢?所以我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参与公司经营的任何一方都应该依据《公司法》统一规范调整下的公司治理准则开展活动,政府也不例外,你不管基于什么动机,都不能破坏企业的治理规则、不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不能损害其他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否则就要出现经营上的不正常,出问题那是要负责任的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就必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能喧宾夺主、包办代替。政府不要老想着去办企业,而应该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经营环境和市场秩序,这样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才能理顺。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包括《公司法》在内的普法宣传,包括对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让他们在行政活动中知法、守法,同时完善对于行政权力的约束机制,采取有力措施限制行政机关黑箱作业、将政府干预行为纳入全社会监督之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新浪财经:那当地政府这么做要是能拯救健力宝,您所说的这么多“公司治理准则”就灵活变通一下是不是也可以的呢? 邹亚生:这个命题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很多企业搞不好、走下坡路,不是因为它公司治理做得太规矩,而恰恰是因为它政企不分、公司治理不规范,健力宝过去又何尝没有过这样的教训。只有搞好了公司治理,确保不损害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投资者才有信心,管理层才有信心,员工才有信心。公司治理的程序是不能省略的、准则是不能变通的,否则这企业又要回到政企不分、产权不清、与现代企业制度背道而驰的老路上,那还谈什么要拯救它呢?我们说要拯救一个经营不善的企业,从一开始就要按照《公司法》的规范来搞,要全面依法运营、尊重股东投入并切实保护投资者(股东)的利益,这样才有希望。所以搞好公司治理是因、拯救健力宝才是果,没有因哪有果呢?撇开“因”去谈“果”,这个命题就好象站在空中楼阁上,永远没法证明自己的。谁要证明说自己真要拯救某个企业,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你严格按照公司治理准则迅速重建公司体制框架并实际投入资金开展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前面的个案中,政府有关方面并没有在公司治理的规范化框架内、在尊重股东投入和管理层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来谈拯救企业,所以这个逻辑从一开始就是空中楼阁、没有生存根基的,它只能陷入自我证明的怪圈而永远不会有结论,而这与企业将来运行得怎样已经毫无关系。如果媒体披露的情况属实,目前三水贸易公司的运作方式是要把健力宝变成加工厂、而所有利润收益都进入贸易公司(政府所有),而在公司治理结构缺失(投资方及其管理层被驱逐、对上述运营无任何控制力)的前提下,这种循环还会进一步加剧对投资者的权益侵蚀,企业未来生产的每一个成果都渗透着对股东投入的侵占和权益的剥夺、并且很难追溯作量化的补偿,最终使整个公司治理结构和产权关系越来越混乱,拯救企业的逻辑也就永远修不出正果。 新浪财经:邹教授,最后想请您谈谈“健力宝事件”对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会否产生影响? 邹亚生:凡是违背公司法和公司治理准则的事情,对投资者的长远利益都会造成损害。此类政府强行干预市场并购活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事件,给投资者心理上当然会带来一定的阴影。特别是其中一些问题涉及到外商投资、中外合资企业,对于外商投资者,你投资环境不好他就不再来投资了,这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影响面比较大、社会普遍反映不好的一些个案,切实维护当事人各项合法权益,对于无辜受累的投资人负起责任,那么对于稳定和统一人们的预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净化投资环境将是最有实效的。 再强调一遍,我对健力宝事件的观点很简单,也很明确,就两点:一是要依法办公司,二是在此事件中行政干预的程度太深。 新浪财经:谢谢邹教授给我们做的分析。我们将继续追踪事件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