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执政能力建设:省委书记们的新使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5:14 经济观察报

  本报首席记者 仲伟志/文

  一

  连日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干部人事调整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原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调任辽宁省委书记;原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
调任河南省委书记;原福建省长卢展工出任福建省委书记,原福建省副省长黄小晶任代省长;原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接任广电总局局长;原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金龙任安徽省委书记;原青海省委副书记杨传堂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据悉,辽宁本地成长起来的省委书记闻世震年届退休,而原福建省委书记、曾接替胡锦涛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宋德福,系因健康原因退出了福建省的领导岗位,根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央对他将“另有任用”。

  此前不久,陕西省省长贾治邦调任民政部副部长(正部长级),陈德铭调任陕西省代省长,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珉调任吉林省代省长,四川省委副书记刘鹏接替袁伟民出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以上这些变动是中共十六大以来规模最大的干部人事调整。另有消息说,官方宣布的人事变动只是这一轮省部大员调整的一部分,近期还将有几个省区的主要领导职务出现调整。

  上一轮力度较大的人事调动始于十六大前夕,结束于2003年“两会”前夕:央行行长戴相龙调任天津市长;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任重庆市委书记;人事部部长张学忠任四川省委书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王岐山任海南省委书记(后任北京市长),白克明则从海南调任河北省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调任广东省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等等。

  每一次高官变动都会给媒体带来谈资,比如有人说,王珉被提拔为吉林省长,是因为他所创的苏州模式,徐光春调到河南是为了加强宣传以改善河南的形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是中共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干部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腐败的滋生,防止宗派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

  此外,通过干部交流,可以对一个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类似的干部交流每年都在有计划地进行。但是,由于这一轮人事调动恰好于今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启动,加之规模较大,格外引人关注。

  众所周知,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程,就是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体回答“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这个重大而又十分现实的问题。这既是客观形势使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对自身使命、责任与前景的深层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轮人事调动可以看作是这种深层思考的一种实践和结果。

  二

  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半月谈》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署名文章,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干部的选拔具体联系了起来。

  文章指出,在变化了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中,我们党自身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回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素质不高,本领不强,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亟需加强;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民主作风不够,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已成顽疾;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文章认为,“这些问题无疑会消解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势必会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会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如果我们不正视问题,不创新思路,而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沿袭习惯的办法,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应该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稍后出版的另一期《半月谈》,则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人”;“只有选好人,用好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与中央保持一致、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才可能从容应对考验,完成人民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在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认识到自身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还不完全相适应,比如说:党政领导的交叉、职能的重叠影响执政效率,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政府和人民沟通的渠道还不完全畅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复杂,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依靠党的制度建设,但中央与地方领导集团的素质和能力,同样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是一个政党整体能力的一部分。

  四中全会之后,曾庆红同志也曾经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同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结合起来。中共高层希望用这样的队伍打造出新的导向政治文明的通道。

  人们普遍认为,这一轮人事调动体现了中共执政骨干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趋势,比如今年49岁的李克强,拥有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被认为是“四化”干部中的佼佼者。同时,这次调整也是李克强、徐光春、卢展工、郭金龙、杨传堂等人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中央各项决策——特别是四中全会关于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结果。“四化”只是为执政能力的提升奠定了人才基础。

  与过去有所不同,调整之后,省委书记们将在新的岗位上承担起中央交给他们的新使命。

  这个新任务也不同于那些简单化的理解——比如李克强如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徐光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卢展工如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等等。对于这一批省委书记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蓝图,如何正确处理党委和政府的关系,如何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经济重大事务的协调,如何保证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如何把党的主张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付诸实施。

  所以,这一轮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进行的人事调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使命方面进行创新与完善的开端。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