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倒推财经制度完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21:32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讯(记者闵捷)四川省审计厅厅长李高伟11月27日坐到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发言席上,报告了本省财政审计的处理结果,一大特点是部分犯错的单位加强了财经制度建设,以免一错再错。 李高伟曾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时,汇报了本省财政审计的结果(本报曾报道)。接受审计的单位无一清白,遭到舆论的抨击。
该省财政厅和发改委手握大笔资金,出一点问题就涉及成百万上千万的人民币,因此他们的改错尤其引人关注。省财政厅部分补助下级支出的分配办法不够完善,涉及的款项包括部分市县机动财力补助1.38亿元和困难补助7500万元。省财政厅根据审计意见,在办理2003年省与市县财政结算事项中,对转移支付补助、政策性减收及财政困难补助的分配办法作出改进,选择相关因素进行计算分配,运用省与市县财政激励约束考核结果,对分配进行调节,最终确定省对市县的补助数额。这个分配办法及结果已获得省政府的批准,以后拨钱就不是一拍脑门的事了。 审计中,该省财政厅一些内部工作环节不衔接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例如在给一个单位拨付87万元的专项经费时,却拨入了未经财政批准的银行账户。在调整使用财政部安排的60万元专项资金时,也没履行必要的手续。此外管理基础资料也不够完备。针对这些问题,省财政厅落实了一系列强化内部管理的措施。 省发改委在安排补助中小型水利项目资金1150万元时,存在扩大范围的现象。对此省发改委已按审计要求,根据中央精神,代表省政府完善了相关规定,规范了投资预算分配行为。 基建投资计划变动频繁,约束力不强,也是该省发改委的一个毛病。它批准的一些建设项目迟迟不能完工,花钱大大超过预算。省发改委正在制定《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投资计划的约束力,尽可能不让毛病复发。 省民政厅、省建设厅等单位也加强了财经制度建设。对挤占专项经费191万元的问题,省民政厅按照审计要求把资金全部归位,还制定了专项资金批款用款办法,杜绝同类问题再出现。 审计中查出,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共购置了375万元设备,未经政府统一采购,这些单位目前都已完善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表示不再违规采购。 省公安系统按照审计要求,清理、取消了不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内江市东兴公安分局和资中县公安局共违规收取联防费279万元,没有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问题被披露后,两个单位都按时纠正了错误,缴纳了罚款,同时健全了财务规章。 南充市公安局向市交警支队摊派业务费120万元,并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182万元,南充市政府针对这些问题,除要求其按照《预算法》纠正错误外,还决定从2004年起,将全市公安人员的经费全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皇粮”足够,不再有借口去搞摊派、吃“杂粮”,从制度上杜绝问题的发生。 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报告中大多数问题的处理,没讲到制度完善。是出问题的部门不想健全制度,还是本来有制度,只不过没得到遵守,对此,李高伟没有提及。 省人大常委会日前还通过一项制度,以法定形式,规定每年的审计报告必须向社会全文公开,让被审计的地方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