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2004 > 正文
 

《财经》最新报道:香港人民币试验田疑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5日 14:06 《财经》杂志

  

  尽管香港银行界冀望殷殷,但相比一年前的首次放开,此番进一步拓展人民币业务的要求显然要面对更多的波折

  □本刊特派记者 卢彦铮 发自香港

  如果放开人民币业务限制,将给香港银行业带来几何级数的增长!”9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规模空前的香港金融服务业博览会上,主办者香港贸发局服务业拓展总监叶泽恩对《财经》记者说。

  同一天,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香港银行公会主席王冬胜开始了为期四天的访京行程,例行拜会中央财经官员。此行目标之一,便是争取进一步开放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的业务范围。

  在一年前的访京会晤中,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就香港银行可经营个人人民币业务签署协议。今年初,包括存款、汇款、兑换及人民币卡在内的四项个人人民币业务已率先在香港推出。当时,“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刚刚签署,港资银行对进一步放开人民币业务充满乐观。

  “现在香港人民币个人产品运作很好,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我们希望能多拿到一些产品,希望做企业业务,甚至希望能发放贷款。”此次赴京之前,王冬胜对《财经》说。

  由王担任大中华区总裁的渣打银行,于今年7月刚刚完成从“英资”向“港资”的身份转变,从而跻身CEPA协议惠及的“港资银行”之列,自然与香港业界一样,希望在香港开展多元化的人民币业务,而非仅仅在内地市场做耗费巨大的铺点扩张。

  这些希望,在此次香港银行公会赴京访问期间,被表述为在港实现“人民币资产负债多元化”、“贸易人民币结算”及“发行人民币债券”,涉及范围相当广泛而深入。

  尽管香港银行界冀望殷殷,但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任志刚在与有关财经官员会晤后曾向媒体表示:“中央不打算给香港开绿灯”。

  接近央行决策层的一位人士也向《财经》透露,央行认为推进此事的合适时机,首先是香港、内地的经济都较稳健,其次是内地宏观政策运行平稳。而如今,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尚不明朗。

  以上种种迹象显示,此番在香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业务,远比一年前打开局面时要面对更多的考量,因而也将面临更多的波折。

  试点

  在获准于香港开展人民币业务之前,港资银行欲从事人民币业务,惟有在内地铺点拓展一途。

  依据中国对WTO的承诺,港资银行与其他外资银行近年得以进军内地市场,在网点建设、收购和提供产品服务等方面不断渗透,以期在200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全面解禁后,在内地庞大的人民币市场发展业务。

  2003年8月签署的CEPA协议为港资银行拓展内地再开绿灯:一是将港资银行在内地开设分行的注册资本金门槛从20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二是将港资银行在内地分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资格从开业三年以上降至两年以上。由此,一批原本无缘在内地拓展业务的港资银行,如中信嘉华银行、大新银行、工银亚洲和永隆银行等,都已积极筹备在内地开办分支机构或者投资金融公司。中信嘉华、工银亚洲更有望于2005年在内地开办人民币业务。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末,港资银行在内地设立的分行已达38家,同时已有26家港资银行的内地分行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牌照。

  但就目前而言,港资银行进军内地市场的路途一则耗费巨大,二则收效甚微。由于内地和香港的制度差异,港资银行无论是在内地开设分行还是收购内地银行,都要历经周折,且成本高企。这一困境,对汇丰等大银行如此,对缺乏足够财力的香港中小银行则更甚。另一方面,法国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截至目前,香港银行的收入中,来自内地分行的盈利贡献率仍低于5%。该报告预计,即使在今年8月27日CEPA II协议签署后,内地市场进一步放开,允许港资银行的内地分行代理保险业务,港资银行内地业务的增长拉动也不会超过10%。

  资料显示,港资银行尤其是港资中小银行进入内地的步伐,实际上并未因为CEPA的政策放宽而加快——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内地开设分行的港资银行,仅永隆银行一家。

  与降低门槛的直接优惠政策相比,CEPA带来的中港两地资金流通,对香港银行吸引力更强。港资银行显然更希望步入捷径,直接在本地开拓业已大规模流通的人民币币种业务。

  9月20日,香港贸易发展局在上海举办的首次香港金融服务业博览会上,港人向内地客户传递的最强有力的声音,即是香港是国际银行中心、外汇交易中心,拥有发达的股权和债务融资市场,而这一市场急于向内地企业敞开大门。

  “香港的优势之一是她的世界级的金融市场,因此我们相信中国内地的企业会更乐意在香港处理它们的金融业务,比如现金管理,应收账户管理,股权和债权融资等,这将为本地银行提供新的业务机会。”百富勤的报告中如是分析。

  在一系列的推波助澜之下,香港意欲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消息在业界早已不胫而走。尽管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否认说:“我们不用做离岸中心,开放人民币业务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香港银行业界显然更为务实地期待着,以试点的身份经营更多的人民币离岸业务。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

  《财经》杂志封面秀

《财经》杂志2004年10月04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时事报道
观点评述
经济全局
评论·中国经济 房子不爱GDP
评论·海外经济 浮动汇率一石二鸟
市场与法治
[法治建设]
资本与金融
财经观察
[沪深股市]
[香港股市]
产业纵深
公司透视
[边缘]
财经专栏
[随笔]
[新闻分析]
[商事.现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业务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