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实力日渐壮大 已经成为就业主渠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11:11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张晓松 发自北京 全国工商联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非公经济已成为当前就业主渠道,民营企业对社会贡献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户数为2353.19万户,其中发展较快的有北京、山西、四川、河南和湖南等。注册资金4186.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4.64亿元。 2003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达300.5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57.02万户,是私营企业登记以来绝对数增长最快的一年;注册资本35305亿元,增长42.61%;从业人员429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90万人。全国私营企业户数超过10万的省市达到8个。 据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私营经济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宽,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多。除传统经济领域外,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领域都出现了私营经济的足迹。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私营科技企业大量涌现。有关数据显示,全国从事计算机应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及其它行业的私营企业达到48万多家,约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6%。 成为就业主渠道 到2003年底,中国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8000多万人,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特别是从1992年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平均每年向社会新提供600万就业岗位,占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的80%。 另外,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中的65%是靠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再就业的。2003年私营企业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09.9万人,其中有10万人作为投资人创办了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安置96.6万人,其中下岗职工作为投资人的有47.1万人。 到2003年底,非国有乡镇企业拥有就业岗位1.36亿个,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作出突出贡献。 对社会贡献日益增大 数据显示,中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75%以上;专利约65%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中国目前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个体劳动者约3200万,平均每4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个体户,私营企业已超过300万家,投资者约772万人,仅2003年一年民营企业增加资本金约1万亿元。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将达到3000万到4000万人。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28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