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人员在追查税款
李罡
纳税人与税法没有亲近感
现金体外流动量令人吃惊
灰色收入成税收监管盲区
惩罚无力税法成“软柿子”
核心提示
由刘晓庆涉税案为导火索,一场以高收入者为重点追查对象的“税政风暴”正席卷全国。8月25日,北京市税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发表谈话:在刘晓庆案件之后,还将有一批涉税违法案件被曝光;8月29日,人民网公布国家税务总局的一项测算数字:按照发展中国家个税收入应占总税收15%的国际标准计算,我国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每年1000亿元的偷漏税“黑洞”是怎样形成的?
8月26日,新华社刊发消息:公安部、国税总局将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涉税犯罪专项治理,高收入者偷税将受到严惩。有敏感人士分析,一场我国税法颁布后从未有过的“税政风暴”将席卷全国。也有人提出,不从源头上弄清并且堵住税款流失的“黑洞”,仅靠这种“运动式”的集中整治,今后的税法执行会不会又从起点回到起点,而不能借此使“税政风暴”的成果巩固下去。为此,本报记者连续几天采访了各方专家,希望能给偷漏税“病因”开出一张较为完整的“诊断书”。
偷钱耻辱 偷漏税无所谓
被采访的各方专家无一例外地提出,公民纳税意识欠缺,纳税人与税法没有亲近感,是大量税款流失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俊海教授说,我们讲税法课时经常要提到美国建国初期的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曾讲过的一句话:死亡和纳税,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情。我国的留学生到国外的前两三个月就会收到纳税申报表要求填写。可见在国外,依法纳税已经成为公民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国由于受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职工工资普遍偏低不够纳税水平,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才出台,宣传力度也不够,一些人甚至不知道还有一部税收征管法,所以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和与税法的亲近感都没有形成,总认为纳税是别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开发布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700余位居民的纳税调查结果显示:51.6%的人承认只交纳了部分个人所得税或完全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其中,13.8%的未足额纳税人表示不知道纳税是怎么回事。
管理者意识有缺陷 竟拿税法送“人情”
提出该观点的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刘海年教授,举了两个实例说明纳税意识淡薄在一些领导干部中表现也非常严重。
他介绍说,南方某大城市曾奖励过两名对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教授,每人奖金100万元。这本是一件尊重人才的好事。但是该市在宣布这一重大决定的同时宣布,每人奖励的100万元免交个人所得税。消息传出,结果100万奖金免交个人所得税造成的坏影响比奖励本身的好影响还要大。因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并没有权利破坏税法。两位教授得到这100万元合法收入的途径只有两条,或是由市长或政府基金代缴,或是从奖金中按规定扣除个人所得税。
刘教授说,最近我们到沿海的一个开发区考察时得知,作为吸引人才的一项优惠政策,该开发区规定凡进区工作的高科技人员一律从4000元开始起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大高于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800元的起征线。这些由政府机构或部门自定的公然与税法有冲突的“土政策”,对公民纳税行为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近日的一篇透露有关沿海某省个税起征点为1000元的报道在网友中产生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质问谁有权自定个税起征点?
现金体外流动量 让外国专家吃惊
谈到税款流失“黑洞”形成的原因,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纷纷提出,制度漏洞是税款流失的最大“暗河”。
刘海年教授在谈到此问题时说,我们到日内瓦等城市去考察,接待方给的一点伙食费或是住宿费都要通过银行才能支取,支出单位、项目,是税前款还是税后款填写得非常清楚。而我们的大量经济活动全部是现金交易,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加以限制。国外的一些专家得知我们每年有数以亿计的现金量在银行外流动的情况后,都表示非常吃惊。
另外,在目前个税收缴方面实行的代扣代缴制度也有漏洞,因为很多单位的额外收入都超过了员工工资本身,代扣代缴制度有些时候并不能反映个人收入的实际情况。
也有专家提出,我国个税实行的是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纳税相结合,但却没有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同时,由于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税制(各方面收入单独纳税),对个人收入难以综合计算及有效监控,也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还有专家提出,税收征管方面的制度漏洞还与全民的信誉制度、财产申报等制度没有建立,税收申报、监管等制度不完善有关。对此北京市人大法工委主任张志坚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了解,国外对个人财产申报要求得非常严格,没有财产申报的环节,根本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
每年税金流失1000亿 专家解剖偷税“黑洞”十大成因(二)
每年税金流失1000亿 专家解剖偷税“黑洞”十大成因(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