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发展中存在总体水平低,市场垄断程度高,国有保险公司体制落后和保险监管落后的弊病,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提出——
本报记者曾业辉 单继林
我国保险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阻碍持续发展的问题?应该在政策上有哪些改 进?日前举行的“世界金融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就中国保险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入世后对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冲击,认为“四项政策将有力的支持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吴小平说,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保持了年均增长32%的速度。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210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人均保费收入168.8元,保险赔偿和给付金额598.3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4591亿元,上交营业税57.7亿元。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52家,保险中介机构170家。
他指出,中国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总体发展水平低。2000年,世界的平均保险深度是7.84%,而中国保险深度是1.8%,世界排名61位;世界平均密度为385.4美元,中国仅为15.2美元,位居世界第73。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程度也很高,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73.8%和57.2%,而再保险公司和政策性公司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国有保险公司体制落后,所有者缺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也不灵活也是重要缺陷。再加上保监会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监管机构体系不完善和监管方式需要调整的问题,导致中国保险业在入世后面临许多不利的因素。
言及入世后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时,吴小平说,入世会给中国保险业注入新的活力。在度过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后,中资和外资、国有公司与股份制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公司实力参与市场竞争。中国企业还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的经营历年和管理经验,转变保险业增的长方式,促使保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产生的竞争压力将促使中资公司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国外公司还将带进的先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竞争压力也将刺激各公司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还将分享国际保险资源。
吴小平同时也认为,入世后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市场中外资和合资经营主体会大量增加,业务范围与经营区域逐步扩大,开放后的中资公司将失去部分市场份额;传统的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的经营模式将不再适应竞争的需要;部分人才也会随着外资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而流失;同时也将促使中国保监会改进和加强保险监管工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对此,吴小平说,中国的保险业发展政策将倾向于四个方面:
第一是培育市场,完善市场体系。首先就是适当的增加和发展新的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的保险组织形式的市场主体;其次发展中介组织,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培育信誉好、专业技术强、服务水准高、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保险中介机构,引导和促使其朝着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再就是要培育再保险市场,适当增加商业再保险主体,允许外资再保险公司在国内开展业务,形成竞争的市场割据。
第二要推进改革,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吴小平说,改革要分三个层次来进行。国有保险公司的改制要深化;通过积极的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来进行股份制改革,并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泰康和新华等股份制公司要完善已有的运行机制,从优化股权结构入手,通过增资扩股,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来实现股权的多元化,解决股权结构单一,投资者对企业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严格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提高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吴小平说,在资金的运用上,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逐步扩大资金运用渠道的基础上,改革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模式,将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和保险业务分离。
吴小平说,保持保险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监管。主要表现在,坚持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方针,但要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过渡;完善监管机构体系;加强监管基础制度建设,建立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经营信息披露制度、首席精算师登记认可制度和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及保险法定会计制度等;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加快保险自律组织建设。
第四个方面是培养引进人才以提高保险队伍素质。吴小平说,现在资金和人才同时进入的行业才最有希望,不但要加强在职培训,从海外引进保险专业人才,还要降低限制,从其他行业引进懂经营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机制也要建立,努力创造人才施展才华的环境,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发挥市场机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通过市场选择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