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乐
中外合资企业中,常常有外方逐步通过增资等形式扩大股权,或者最终变成独资的情况。有些人凭感觉认为,这是外方侵占了中方利益,甚至还有人说,外方有意在合资之初把企业做亏,然后利用自己资金优势吞并中方股权,是有预谋的行为。对此应该怎么看?
就这方面问题,我们曾经对德国汉高公司在上海和天津的合资公司做过调查。这两个合资公司,外方股权确实在扩大。在上海公司,也有中方员工认为,合资之初外方在广告方面投入过大,不注重赢利,是用中方的钱宣传外方的品牌,而且有意把企业做亏。
但我们调查发现,这种说法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证据。首先,上海这个项目是德方非常看好的,他们认为这是汉高公司在亚洲最好的项目,还把这个项目作为典型在公司内部宣传推广。正因为这样,德方是想使这个企业得到长远发展的,所以也必须在投资前期加大生产和市场投入,迅速占领市场。再就是我们也询问过合资公司的中方董事长,他认为,德国人的做法是对的,如果他自己有这么大权利,同样会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也会这么做。
之所以中方有意见,是因为在不同体制下,中方的投资行为是短期的,承受不了连续几年的亏损。
对外方预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合资企业中外方通过高价从母公司进口材料,低价向母公司出口制成品,从而把利润转移到母公司。这种情况也许是有的,尤其在港台和内地的合资企业中。但根据我们调查,在真正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却没有得到证实。
一方面,多数合资企业对采购都有明确规定,通常采用招标形式公开采购,而不会限定向某一家公司采购。再说,在双方签定合同时,中方及政府部门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并作出了相应规定。不会由外方单方面说了算。
另一方面,倒有些相反的例子。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中日合资企业中,日方会采用“低进高出”的手段来支持合资企业。因为合资企业有独自的利益,外方总经理不会眼看着企业亏损。而且母公司也会尽可能地给以扶持。母公司的观点是:合资企业刚建立是需要帮助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生的孩子马上夭折,起码得扶持几年,让他能独立以后再放手。
再有,中方出让股权是否就是利益受到侵占?
我曾问过汉高上海项目的中方董事长,为什么要出让股权。他说,我的任期就三五年,企业不赢利我不好向老板交待。而通过出让部分股权,中方回收了数千万利润,合资时中方投入的资金为300万元,4年时间增值数倍。用这笔钱,中方不仅还了银行贷款,还剩了几百万。作为一个企业家做得不是很好吗?
天津汉高也几乎一样。中方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回收了上亿元资金,用这笔钱,中方又开办了另外一家企业,为原合资公司做配套,效益很明显。这一行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在批评外方有图谋时,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有主导地位会怎么做?如果站在外方立场上,会怎么做?我想,假如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说明外方的行为完全是经济行为,没什么好指责的。
最浅显的道理是,办企业根本目的就是要合法地赚钱。我记得在德国留学时,有几个中国留学生花了10万马克买了个饭馆,经营两年后以20多万马克卖出了,这是很好的事情。
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只要赚钱。企业也是商品,也可以出售。
对于竞争性行业,外方控股和独资都没必要大惊小怪。不管怎么做,企业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对我们不仅有直接的经济贡献,也会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这么多知名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给中国的投资环境增加多少无形资产?同样道理,摩托罗拉在天津投资,天津的无形资产就上去了。和知名跨国公司合资,我们的中方企业无形资产更得到了提升。
对外方的批评,其实反映了批评者的一种弱者心态。真正强者会把这种情况看得很正常,如果问一问海尔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感受,也许就能理解了。
我把中国经济全球化分成三个阶段:被动全球化、主动全球化和主导全球化。
以中国入世为界,以前基本上可以划为被动全球化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对外资具有防范心理,不是积极主动地站在全球角度看问题,而是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希望“御敌于国门之外”;
入世以后,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在观念上面临着向主动全球化调整。应该看到,在新一轮竞争中,谁能最广泛地利用全球资源谁就可能成为赢家。从我们引资角度看,就要更加着眼于引进高质量外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为主,从以制造环节投资为主转向营销、物流等服务环节为主,从地区性引资为主到全面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从引进来到逐步走出去。
如果能把住这次机遇,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就有希望发展到第三阶段,即主导全球化。(文由本报记者陈宏伟根据和王志乐先生谈话录音整理,未经谈话者本人审阅。)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