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铜市研究 > 正文
 

全球精铜供需走向平衡 06年还难以产生供给冲击(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8:12 瑞奇期货

  三、供需状况

  很多人认为05 年铜价的涨幅严重偏离了供求关系。消费大幅下降,供给增长虽然缓慢,但毕竟在增加,供需缺口逐渐缩小并走向平衡,这种情况下铜价不但没有回调反而暴涨,这令很多持战略性抛空观点的人大失所望。于是“挤仓中国”、“价格严重扭曲”、“市场操纵”等字眼频繁出现,妄图这样迫使铜价下跌,显然并没有成功。

  05 年铜的涨幅确实出乎意料之外,传统的分析模式也不好用了,但不能因此就去试图证明市场现在出了什么错。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市场对于供求关系的理解出现了什么变化,对价格的理解出现了什么变化,这样对于以后价格变化趋势的分析才有积极意义。首先还是要从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说起,因为05 年铜的供需状况和预期确实有一些变化。

  供给增长缓慢

  05 年下半年以来,不停的有罢工、减产等消息传出配合着铜价上涨。智利国家统计局6 月份就开始宣布铜产量下降,至10 月份产量共计下降13 万吨。

墨西哥集团美国子公司Asarco 罢工达4 个月。还有一些诸如检修、
地震
、燃料问题等导致的生产中断,使得预期会大幅提高的精炼产能利用率并没有得到改善(图12)。据预计05 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精铜产量损失约40-50 万吨,对于本来很微弱的平衡来说显然是很大的冲击,铜价上涨并不奇怪。

  需求并不弱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11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1-8 月全球精铜消费下降2%,欧盟、日本、北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我们认为消费并不弱,首先,在04 年很高的消费基数下,同比小幅下降很正常,并不代表消费不济。其次,去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回调的背景下,由于预期铜价下跌,有很多消费商有清出库存的行为,所以真正的消费状况可能没有得到反映。

  ICSG 的库存消费比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图13)。而从全年的需求来看,消费情况可能更好。一方面,由于前期的清库,而价格并没有下跌,可能引发一些补库行为。另一方面,下半年工业活动开始复苏,需求将会上升。因而我们认为05 年的消费应该是温和增长,至少相对于供给来说,消费并不弱。

  库存仍在低位

  不管05 年供给和消费的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当前全球精铜库存处于30 年以来最低水平是事实。尽管LME 库存在7 月份触底后(最低为25525 吨)到现在已经升至7.5 万吨,比04 年底增加了2.6 万吨,上海较04 年也增加了近4 万吨库存,但COMEX 库存仅剩不足4000 短吨,交易所的显性库存总共也才15 万吨,对于消费来说微不足道。即使是ICSG 公布包括隐性库存的全球期末库存也仅84.4 万吨(11 月发布截至8 月份的数据),可供消费周数仍只有2.7 周左右,处于市场认为的警戒线以下。这种情况只要一直持续得不到改观,铜价就没有大幅回调的可能。

  小结:

  1、尽管05 年的消费有所下降,但供需缺口仍然从04 年持续到了05 年。根据ICSG 的预估05 年供需缺口为12.2 万吨。

  2、从库存消费比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图13),05 年精铜供需一定程度比04 年紧张。因为05 年平均库存消费比水平要低于04 年,从供需原理看价格上涨是正常现象。

  3、库存还是关键因素,供需情况将直接反映到库存水平上来,所以它决定了铜价的变化周期。但要避免被其小的、短期的变化所影响。

  图12:世界精铜冶炼产能利用率
   全球精铜供需走向平衡06年还难以产生供给冲击(4)
世界精铜冶炼产能利用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数据来源:ICSG 瑞奇期货)

  图13:库存消费比和LME 铜价
   全球精铜供需走向平衡06年还难以产生供给冲击(4)
库存消费比和LME 铜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数据来源:ICSG 瑞奇期货)

  精铜的冶炼状况没有得到改善。 全球期末库存可供消费的周数持续下降。
  图14:交易所库存
   全球精铜供需走向平衡06年还难以产生供给冲击(4)
交易所库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数据来源:LME COMEX SHFE 瑞奇期货)

  图15:铜材和汽车产量
   全球精铜供需走向平衡06年还难以产生供给冲击(4)
铜材和汽车产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