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研究报告:燃料油价格总体走势跟随国际原油(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0:31 西南期货

  中国

  2004年中国石油日消费量为668.4万桶(3.086亿吨),比上一年增长89.3万桶,年增长量达15.8%,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需求对2004油价的主要影响还不在绝对消费量上,甚至不在于增长幅度,而在于增长来得突然,因为2003年消费增长量才41.2万桶,2004年提高了一倍还不止。

  因为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率很高,加之2004年尚且有大半年处于宏观调控管制之下,2005年宏观调控已经大为放松,因此国外各大机构在年初预测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会继续大幅度增长,而且预测值在5月份以前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而逐步提升。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今年中国石油进口增长幅度远不如去年,自然石油需求增长幅度就和预测值差距很大。我们分析,这里有三个原因。

  首先,国内外价差抑制了国内石油进口、提炼,加大国内进口。2005年

国际油价扶摇直上,而政府从物价、消费能力能方面考虑,迟迟不愿意调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即便调整,幅度也不大,导致国内外油品价差拉大,抑制了石油公司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成品油的动力,刺激了成品油出口。

  其次,我们认为,2004年石油表观消费增量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库存增加,实际消费量并未增加这么多,而这些节余库存放到2005年导致2005年表格消费增量降低,而实际消费增幅当不止与此,而国内外价差逐步拉大也使得石油贸易商和消费者有动力尽量动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库存,减少购买量。

  第三,由于油价高涨,一部分油品用户转向替代能源,另外一部分用户因为成本收益不匹配而停止生产(例如一些以市价购买直馏燃料油生产柴油的小炼油厂),加之今年电力和煤炭供需不如2004年紧张,石油供求矛盾确实不如2004年突出。

  目前预测2005年中国石油日消费量比去年增加30-50万桶,2006年当不止此数,表格消费量增幅很可能达到60万桶以上。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中国的增长模式是高耗能、高投资的增长模式,虽然政府近期一直强调节能,但无论是增长模式、工业生产流程,或者是消费习惯,都不是一时可以扭转过来的。

  第二,中国人为控制成品油价格扭曲了消费和供给平衡,从长期效果看,实际上是刺激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因为价格控制导致国内外价差拉大,是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降低的一个原因,但这实际上等同于配额供给的效果,而不是真正抑制了需求,终究是不可持续的,石油公司在国内供需紧张的情况下降低炼制量和加大出口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石油公司一方面利用增加出口的方式来提高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利用降低进口和国内供给使国内需求得不到满足来逼迫政府提高价格。面对石油公司这种两手抓的办法,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增加国内供给,包括设置出口壁垒、降低进口关税,当然也肯定使用了“劝告”的方式。但这些办法只能应急,只要国内外价差存在,力量强大的石油公司必定会想出办法来降低国内供应,而政府目前既不可能放开石油的自由生产、贸易,也不可能把补贴落实到石油消费者,唯一能与石油公司达成妥协的办法只有提价。然而,政府为了社会稳定等各种目的,也不会把价格抬得过高。因此,在2006年,一方面政府控制价格依然扭曲供需状况,还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与石油生产集团一定程度的妥协又会增加国内供给,无论如何都会提高国内的表观消费量,这一点已经在2005年第四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上体现出来了(见图九、十)。

  第三,2005年石油表观消费增量不及预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耗2004年的库存,经过一年时间,到2006年的时候库存因素对石油表观消费量的负面影响会大大降低。

  第四,2005年中国煤矿事故频发,伤亡不断增加,面对这种严峻局势,政府计划在2005年年底以前大量关闭安全有问题的煤矿。虽然我们不认为这种临时关停措施会扭转煤矿安全问题,但至少会影响2006年的煤产量,对煤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煤和油在一定程度上是替代品,煤产量增幅降低、价格高企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对石油的替代作用。

  图九、中国原油进口增速

  研究报告:燃料油价格总体走势跟随国际原油(3)

中国原油进口增速

  最后,中国经济形势还不错,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投资或者进出口,2005年上半年已经止跌企稳,到2005年下半年时开始稳步回升,虽然存在企业利润缩水等严重问题,但预计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还会处于较高水平,这是上述几个因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图十、中国成品油进出口量

  研究报告:燃料油价格总体走势跟随国际原油(3)

中国成品油进出口量

  三、生产

  供给问题对价格影响程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供给问题本身,更取决于当时当地的需求状况。2005年石油供给方面出了很多问题,但无论是墨西哥湾飓风还是石油工人罢工,都不足以酿成1974年和1979年那样的大规模供给冲击,都不能改变此次油价上涨的需求拉动性质,只能推动价格沿着需求决定的主线上下波动。

  2005年发生的供给问题或在供给方面呈现的特点,有长期积弊或长期趋势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有季节性问题,也有偶发事件;有原油生产方面的问题,也有炼制方面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些问题大多数都会持续影响2006年的生产或者在2006年继续发生。

  展望2006年的石油供给,非欧佩克国家的生产状况还是不乐观,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依然居高难下。因为美国2005年遭遇飓风袭击,石油产出大幅度下降,因而2006年产出会有50万桶左右的增幅,但也只是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已,因为飓风停产的影响要持续到2006年。非欧佩克国家中有增长潜力的还有以俄罗斯为主的前苏联地区,不过鉴于俄罗斯石油生产存在很多痼疾,预计该地区2006年石油产出增幅不会超过60万桶。根据对非欧佩克供给估计的不同,各国际机构对2006年欧佩克石油需求量的预测各有不同。国际能源署认为2006年非欧配克石油产出能增加140万桶,因而预测2006年对欧佩克原油日需求为2850万桶,我们认为这个预测太低了,因为国际能源署看重的俄罗斯很难做到像2004年那样幅度的增长。欧佩克自己预测2006年对其原油需求为2870万桶,估计今年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也就是这个水平,如果欧佩克预测准确,意味着他们没有太大的削减产量余地。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认为2006年欧佩克原油需求会达到3010万桶,而有些机构更认为会达到3100万桶以上,这些机构都是不看好俄罗斯的。

  俄罗斯、美国和欧佩克

  图十一、俄罗斯石油产出增幅(百万桶/日)

  研究报告:燃料油价格总体走势跟随国际原油(3)

俄罗斯石油产出增幅
 
  从2000开始到2004年俄罗斯石油产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很快,2004年石油日产量达到928.5万桶,比2003年增长74.1万桶(8.9%)。2005年初,很多国际机构把俄罗斯看作满足需求增长的主力军,预计俄国2005年的石油生产增幅会达到50万桶以上。然而,2005年俄罗斯石油生产虽然继续创造历史最高记录,但是同比增幅却大幅度下降,全年平均日产量比去年同期最多只增长30万桶(见图十一)。

  俄罗斯问题很多,例如投资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老化等,前几年因为油价高涨满负荷运转,希望能多产石油多挣钱,因此增长幅度很大,但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老化等问题决定了其后劲不足,这些问题2006年也不见得能解决多少。有些国际机构预期2006年以俄罗斯为主的前苏联地区石油日产量能增长60万桶,我们怀疑这个数字的准确性。

  如果说俄罗斯产量增幅下降是情理之中,那么美国2005年产量大幅度下降就纯粹是意料之外了。发达国家石油产量逐渐下降是长期趋势,加上2004年美国墨西哥湾又遭到飓风伊凡袭击,导致该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只有542万桶,比2003年降低26万桶。2005年年初的时候预计本年度原油日产量能达到558万桶,比2004年增长16万桶,但美国今年石油生产仍然没有起色,预期逐月降低,到8月份的时候预期全年平均日产量545万桶,只增长区区3万桶,但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
  8月底、9月初两场飓风接踵而至,导致墨西哥湾原油生产基地损失惨重,而且修复工作进展缓慢,到12月份的时候还有50万桶左右的日产能关闭,占该地区产能的3成以上。2004年伊凡飓风造成原油生产停顿用了将近7个月的时间才修复,累计损失达5000万桶原油,即使从现在开始能按照伊凡飓风后的修复速度恢复原油生产,至少也要拖到2006年年中才能完成工作,累计原油损失将超过1.3亿桶,其中有3000万桶的损失会摊到2006年(见图十二)。因为损失惨重,到2005年11月的时候,预计美国本年度石油平均日产量只有505万桶,比去年少37万桶。
  图十二、美湾飓风对原油生产的累计损失
  研究报告:燃料油价格总体走势跟随国际原油(3)
美湾飓风对原油生产的累计损失
  美国石油生产本来就处于长期下降的趋势中,现在美国开工的油田都是以全部产能生产,这意味着将来的事故和停产会更多,加上2005年飓风后续影响的3000万桶产量,预计2006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大致和2004年542万桶持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