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正文
 

景顺长城二季度投资报告之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0日 19:10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

  第一章 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

  一、全球经济回顾

  (一)2005年第一季度增长持续

  尽管有部分欧洲地区和日本呈现弱势,全球经济受益于美国和新兴市场的持续增长仍表现强劲。就一季度的良好经济表现来看,全球经济在2004年获得近20年来的最快增速后,今年要实现我们预测的3.2%的增长目标应不成问题,而且增长态势在2006年仍将会保持。美国和新兴市场将继续扮演重要的增长引擎,估计欧元区和日本也会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一定贡献。

全球经济展望

 

真实 GDP增长率(%)

 

2003

2004(F)

2005(F)

2006(F)

全球

2.7

4.0

3.2

3.2

美国

3.0

4.4

3.6

3.4

欧元区

0.5

1.8

1.7

2.0

日本

2.5

3.9

1.4

1.6

中国

9.3

9.5

8.5

8.0

印度

8.2

6.5

6.6

6.8

印度尼西亚

4.5

5.1

4.5

5.0

韩国

3.1

4.4

3.3

4.0

马来西亚

5.3

7.1

4.8

5.1

菲律宾

4.7

6.1

5.0

5.5

新加坡

1.3

8.4

4.0

4.2

台湾地区

3.3

5.7

4.5

4.0

泰国

6.7

6.1

5.0

5.5

表1.1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德意志银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投资为经济增长助力

  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投资增速也在2001年~2003年跌落至年均0.3%的水平。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采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消费,以弥补投资需求低迷而造成的损害。美国联储局基金目标利率从2000年下半年峰值时的6.5%下调到了2003年6月的1.0%。市场借贷利率伴随着美国联储局基金利率同时下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2000年1月的峰值6.7%下跌至2003年6月的低点3.3%。走低的利率推高了房价,制造了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牛市,使货币政策的刺激转化为更高的消费。

  GDP增长得益于消费增加的期间,企业使用现金来偿还欠债以重整资产负债表,但由于缺少再投资,它们的净资产因折旧而下降。信心重现和资产持续下降导致2004年出现了投资需求的初步反弹。这一现象伴随着私人消费的继续强劲,使2004年的全球经济运行达到了过去数十年来的最好水平。消费增长得到投资增长的补充,使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延续到了今年第一季度。

  (三)强劲增长延续了全球失衡

  在2004年出色的经济表现背后酝酿出一系列极不稳定的平衡,从持续上升的油价、骤增的商品价格和运费,到美国空前巨大的双赤字。尽管2005年经济活动将减速,上述异常现象也会得到调整,但第一季度恢复性的经济表现仍然加剧了全球失衡。特别是在异常天气原因的助推下,油价曾一度急剧上升创出新高,至季度末仍维持在每桶55美元的高位。

  有幸的是,经济的加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庞大的通胀压力。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因中国、印度、东欧等国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贸易而造就的巨大竞争压力,阻止了全球产品价格的上涨。

  二、全球经济展望

  (一)利率趋向正常化

  无论如何,工业化国家巨大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赤字仍有待处理。过去数年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真实利率的历史性低位导致世界经济中的货币泛滥,成为上述国家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要修正失衡,首要的就是要提高真实利率水平,这将能刺激储蓄增长并抑制过剩投资。随着世界经济运行良好,美联储也在今年两次加息,并且预料在未来数月每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时仍会继续升息。由于通胀形势并不严峻,这一系列的加息举措看来并不是专门用来为通胀减压,而只是令市场利率回到一个更加正常的水平。美联储的行动会令其他各国央行升息的压力增加。然而,我们仍相信升息过程会按照可控的步伐来进行,因为各国央行仍对其经济体能否适应更高的真实利率存有疑虑。

  (二)中期前景依然不变

  虽然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或许略微超乎预期,但整体趋势仍然与我们的预测一致。我们坚持上季度策略报告中关于2005将是温和的一年的观点:“我们预期美国将对其货币和财政政策收紧,加上日本已公布的加税政策,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减缓经济活动而施行的货币政策,都将延缓全球的增长。石油和商品价格的实质性上涨亦会导致进口国收入减少,调节许多国家的需求。……中国持续的宏观调控也会在中期内影响到虽已减弱但依旧强劲的需求。”

  一季度的世界经济的强劲表现可能会令2005年的全球GDP增长略高于我们早先预测的3.2%,但亦不会相去太远。

  (三)短期美元继续反弹

  我们仍旧相信美元将会由于美国经济巨大的结构性失衡而继续走弱,但正如我们上季度策略报告指出,市场单边下注于美元贬值的情况已太过分,美元随时可能出现技术性的反弹。果然,美元反弹在一季度如期而至,相对于英镑、日元和欧元,美元汇价上升了2%-5%不等的幅度,反弹受到了美国加息后美元与其他货币利差扩大的影响。而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央行先后表明不会减持美元资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预计美元反弹将会持续,直到关于美国双赤字的担心再次打击市场,反弹结束的时间可能是在今年的下半年。但短期而言,美元的反弹将会为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带来一定压力。

  (四)全球流动性收紧

  关于当前经济发展动向的最大影响却是全球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各国央行选择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现在的利率正常化意味着真实利率的升高和流动性反转。随着联储局基金利率提高,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反弹了50个基点,达到4.54%并可能创出新高,而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则有更大的修复。我们认为更高的真实利率将会是紧缩性的政策,因为这将会令经济减速,进而导致债券收益率再次下降而中央银行重新放松货币政策。但在此以前,加息会增加前几年建立的大量利差交易的财务成本。而部分利差交易的解除将会导致流动性收紧,进而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深远影响。幸运的是,中国股市与世界金融市场的历史相关性很低,否则,中国股市的前景将受其拖累。(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供稿)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景顺长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