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美元币值稳定回落将是全球经济重新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抵制美元贬值也将使美国以外的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相应减弱。
综合外电10月27日报道,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撰文指出,油价不断高企及其带来的风险可能危及既不平衡又十分脆弱的全球经济于2005年陷入衰退,而美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抵制美元贬值无疑是雪上加霜,若使全球经济
平衡发展,关键所在即是美元贬值。
罗奇认为,相对于美国占据了GDP总额5.7%的经常帐赤字而言,在过去两周至两周半时间内,美元兑欧元下挫3%,兑日圆下挫近4%,只是沧海一粟,而美国经常帐赤字在2005年可能上升至GDP的6.5%-7.0%。近期美国及其他各国已开始公开表示关注美国双赤字及美元走低问题,尤其是美联储高级官员,目前至少已有5名联储官员及地区联储主席表达过对此的关注,罗奇认为尽管这可能不是事先约定的,但也决不是巧合。
罗奇称弱势美元是全球经济重归平衡的关键所在。宏观上通过相关的价格结构变化调整全球经济不平衡进展情况较好,而美元则是相关价格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通过美元贬值使全球经济恢复平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也不要期望全球经济会因美元走低而大有起色,在过去10年来,贸易及通胀对货币波动的敏感度在逐渐降低。
但全球却在对抗此番调整,尤其是在亚洲,由于缺乏内需支撑,亚洲货币拒绝兑美元升值,将责任推给欧元。自美元兑欧元于2002年达到峰值,欧元贸易加值已上升20%,而亚洲地区货币代表--日圆的贸易加权值则基本保持不变。近期日本财务大臣再度发出可能干预日圆汇价的警告亦表明亚洲国家对美元贬值的明确反对态度。
美国月度国债销售数据显示外资对美元资产的需求在迅速下降,与前10个月月均销售760亿美元国债相比,7月及8月外资净买入美国国债平均为610亿美元,这一数据令人不安,一是其发生在美国经常账赤字持续扩大情况下,2003年末至2004年中期美国经常账赤字由占GDP的4.5%上升至5.7%;二是个人投资者对美元汇价依然异常敏感迫使外国官方不得不买入美国国债,在截止2004年8月的12个月中,外国官方净买入美国长期国债量点其总量的33%,较此前的12个月上涨一倍多。在美国外部筹资数额巨大的情况下,个人资本流动背离美元使亚洲国家对抗美元贬值不可避免。
罗奇认为,从近期美元兑主要货币走低可能看出,干预汇价并不能减轻美国巨额经常账赤字的压力。罗奇预期,美元跌势可能于美国大选后加速,且若克里当选美元下挫的幅度将大于布什当选。克里的参选的贸易及就业政策重心较布什更倾向于全球经济平衡。但无论是哪位候选人当选,美元贬值都将使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美元贬值也将拉动出口主导型亚洲及欧洲国家内需相应增长。
如果亚洲国家继续抵制弱势美元,欧洲国家及美国可能指责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这将使亚洲国家承受相当沉重的压力,同时也将使全球经济平衡承压,首先,原油的贸易加权价格在50美元/桶已保持近6周时间,罗奇称这使全球经济有40%的机率于2005年陷入衰退。其次,在当前这种基本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中,美国经常账赤字不断扩大也将使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使经济重现20世纪90年代的况状,而面临双赤字额度巨大、外债负担沉重、劳动生产率正处于调整期的美国经济也将使得其他国家难以从中获取相应增长动力。
罗奇认为,全球经济重归平衡只是时间问题,但关键仍在于美元币值能否稳定回落,这也将决定全球金融市场能否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