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阅读

专题内搜索

  • 出身显赫 中金帝国一度叱咤风云

    [昔日辉煌:中金承销中国]截止2010年底,在A股和中资企业海外IPO中,中金公司总承销金额分别达6460亿元和924亿美元,占比为36%和40%,排名第一;并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资公司海外IPO中分别主承销了九家。[详细]

    [中金帝国:王岐山周小川均担任过董事长]中金成立的最初6年里,前后拥有三位董事长王岐山、周小川和王雪冰。但1998年,朱云来加入中金任CEO;2008年7月,李剑阁低调复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长。自此,中金的业务独立性越发显现。[详细]

    [解读:特殊]特殊年代,特殊使命,特殊背景下,中金公司应运而生;成立近20年来,不辱使命,把大量的国企带入资本市场,推动了国企的转型,转制,转轨,为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辉煌只能属于过去。今日,中国日新月异,中金却已跟不上历史的脚步,英雄没落!

  • 小调查

  • 中金总裁:朱云来

  朱云来,1957年出生,1977年至1981年就读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气象局工作,后赴美国深造。1994年,朱云来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任会计师。1996年到1998年,他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担任一名投资银行雇员。现任中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明星出走 研究所走下神坛

    [研究所排名下滑]在2012年新财富金牌分析师评选活动中,中金分析师只有在电子、银行、固收行业闯入三甲,而中信证券则在18个行业的评选中排名前三。2008年至2011年,中金在上述知名分析师评选中获得第一名的奖项数量分别为7个、4个、5个、3个。[详细]

    [明星分析师密集出走]2013年年初,中金公司研究所即将失去三名明星大将——固定收益研究组研究员徐小庆,电子行业分析师赵晓光和文化传播行业分析师金宇。[详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中金大牛们]2010年5月,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离开中金,转投瑞穗。随后,沈建光的老搭档,“宏观大佬”哈继铭、邢自强离开。2011年初,策略团队集体抽空,高挺、梁耀文、王汉峰、侯振海、郦彬集体跳槽至各对手券商。年中,另外一批行业知名分析师离开中金,包括2010年新财富家电第三黄文倩,食品第四孙轶佳,传播与文化第一钟文明。

    [竞争对手崛起]“宿敌”瑞银、高盛背靠海外投行大规模扩张,他们目标是中国大陆的A股和香港的中资股。无论是定位、目标、和风格都跟当下的中金相吻合,其意图不言自喻。
    本土实力雄厚的研究所也从未停止过扩张的脚步,无论是中信证券还是申万证券,或者是后期的华泰、广发等上市券商,他们都在凶猛扩张。[详细]

中金公司朝三暮四看待银行股被同行不屑

[12月18日唱空]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2012年12月18日表示,尽管近期银行股反弹尚可,但他从长线看空银行股;认为银行股五年后占A股市值权重将从40%大幅下降至10%。银行股不具备长线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与作空的价值。[详细]
    [1月30日翻脸]1月30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建议投资者火速买入银行股,坚定持有。相较于前期的唱空,这中间整个银行板块已经大涨近30%,民生和兴业都接近翻倍。[详细]
    [点评:黑嘴]网友@如来股佛:一个多月前,中金放狂言:"长期看空银行股,银行股将从A股市值占比40%降至10%"!按他们的话意思,银行股在至少还得跌四分之三!一个月后,中金摇身一变,改口"大力唱多银行股"!当年一代股评大师赵笑云,因看错青山纸业而香销玉殒![详细]
    网友@冒烟小红拖拉机:小股,妖股,中金一直发力不猛,这次漏过银行这种大市值的、原来研究的很深入的银行股,已经说不过去了。[详细]
    @穆玉伟:中金这些年就没有靠谱过,是判断题也能全错的极品高手。[详细]

  • 解析

  一:中金公司被指没有彻底的市场化,很多时候是靠总裁朱云来跑项目。在中银国际等券商崛起后,中金独家的国企上市资源愈发减少。
  二:国企改制的大潮已经结束,中金熟悉的国企上市模式恐已落后,当前保荐的陕西煤业长期滞压,负责的一些钢铁股定增接连遇到问题恐怕与这些都有关系。
  三:中小企业是未来上市主力,这一块是深圳券商的天下,他们完全市场化,极度具有攻击力。
  四: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目前已成海外券商、内地大券商、银行系券商血拼的前沿阵地,中金因为规模较小和大股东不给力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 投行失策 保荐业务日落西山

    [中金承销收入连年下滑:被踢出第一集团] 2009年,中金公司以10.9亿元的IPO承销收入位居各券商之首,市场份额为20.64%;2010年中金公司IPO承销收入缩水至7亿元,市场份额为4.13%,当年仅承销5家公司;2011年IPO承销收入降至1.68亿元,市场份额下滑到1.27%,承销数量为2家公司。2012年至今,主承销数为3家,承销收入再次下降至1.32亿元。[详细]

    [只重视大项目 错过创业板盛宴]中金投行过去专注于大项目,对小项目较为忽视,大项目做一单就少一单,未来大盘股市场有限。近年来,中小盘股才是券商竞争焦点,因此造成项目青黄不接。[详细]

    [点评:在中小企业承销商毫无竞争力]一直以来,中金公司基本上承销了大部分国内大中型企业的IPO项目,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上市,未来投行竞争部分可能在于中小企业,但“大块头”券商放不下身段,做惯了大项目,在中小企业资源方面拓展不力。[详细]

  • 中金出身高贵

  1995年8月,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合资成立了中金公司,当时资本金为1.25亿美元。其中大摩持股34.3%,为第二大股东。
  在中金公司成立之初,摩根士丹利将其视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主要平台。在2000年之前,大摩从华尔街调派了大量优秀的专业投行人才,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投资银行部的总经理,到高级经理或分析师。这使中金公司迅速形成了一套可以媲美国际水准的业务标准,也为中金延续其国际标准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中金成功参与了中国电信(现中国移动)42亿美元的海外发行,这是中金公司成立之后的首个大型项目,也成为中金公司的重要起点。

  • 裁员降薪 内部员工人心惶惶

    [2012年02月27日:中金投行北京部裁员10%]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门裁员的消息在业界流传。消息称,中金公司已决定裁去投资银行部门30多个职位,其中北京团队影响最大,香港一些初级员工也被划入裁员名单中。[详细]
    [2012年10月23日:中金投行上海部裁员10%]北京、上海都有员工被裁。既有级别较低的投行业务经理(A),亦有级别较高的执行总经理(ED)。其他级别如高级经理(SA)、副总裁(VP)等都有人员传出被裁员,市场预计裁员为30人。[详细]
    [2013年1月30日:中金投行部降薪30%]中金曝出大幅降薪,最高降幅高达30%。此次降薪主要集中在投行部门,降幅比较大的是2011年招进公司的员工。较低级别的投行员工薪资降幅为30%左右,中等级别员工降薪20%左右,高级经理以上员工降薪幅度可能是10%。[详细]

    [点评:公司员工人心惶惶]中金内部人士称,虽然裁员和降薪主要在投行部进行,但研究所也人心惶惶,毕竟市场不好,券商的基金分仓收入大幅下滑,也很容易被裁员。[详细]

  • 中金股东

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二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
PE机构:TPG亚洲特拉华基金
        KKR集团
其  他: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隐患:影子股或致管理层和资方关系恶化

    所谓“影子股份”,是指中金董事会制定的员工激励计划。中金的员工拥有20%分红权但无投票权股份。这些一旦转为普通股将对中金现有股东的股份进行大规模稀释。

  • 资本羁绊 券商创新乏善可陈

    [谁的中金公司?控股股东无话语权]做了15年的第二大股东,大摩感觉管不住中金;而今中金第一大股东变为汇金,似乎依然难免控制权之争。在成立15年后,随着第一、第二大股东相继易主,中金告别与大摩的较量,走上与PE的博弈之旅。[详细]

    [汇金公司不待见中金公司?]汇金系券商旗下有10家券商: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西南证券(已上市),宏源证券(已上市),瑞银证券,齐鲁证券,中投证券。目前银河证券已经准备登陆资本市场,申银万国也表示近两年将要上市,而中金公司始终没有从大股东手里获得资源。[详细]

    [中金资产规模偏小,在大鳄面前力不从心]中国券商的竞争早已进入资本为王时代,中信、海通市值都已过千亿,手握数百亿重金,华泰、招商等券商都从资本市场拿到上百亿的资本金,而反观中金,资产规模一直偏少,2011实现净利仅2.7亿同比降逾七成,融资融券沦为第二批,做直投业务缺钱,做交易业务缺钱,在券商创新的大浪潮中,中金公司被指严重落后。

    结语:特殊年代,特殊使命,中金应运而生;成立近20年来,不辱使命,把大量国企带入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辉煌只能属于过去。今日,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中金却已跟不上历史的脚步,英雄没落,令人惋惜! 我来评论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