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摩退出中金 投行合资15年分水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22:18  经济观察报

  黄利明

  历经15载,中国首家合资券商的合资“姻缘”被重新组合。

  11月26日,摩根士丹利 (下称“大摩”)转让34.3%中金公司股权的交易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本报从部分交易方获得确认的消息是,该笔交易总价约10亿美元,股权出售对象则包括TPG(TexasPacificGroup)和KKR(KohlbergKravisRoberts&Co。)两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以及新加坡大东方保险有限公司和中金公司现有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随着股权问题的解决,中金公司国际化战略正趋凸显,并大幅调整了中层管理人员;而大摩也完成了领路人的角色,紧锣密鼓筹备其与华鑫证券的合资事宜。

  中金与大摩15年的合资,既是中国合资投行之路的缩影,也是外资投行进入中国的一个分水岭——从合资实现的财务投资与管理扶持,走向真正的战略投资与管理主导。

  四家分食

  有相关交易方人士向本报确认,大摩将向TPG和KKR两家公司各出售中金公司11%的股份,剩下的股份将分别出售给中金公司现有股东GIC和新加坡大东方保险有限公司。

  在该笔交易完成之前,中金的股权分别由中央汇金投资持有43.35%、大摩持有34.3%、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持有7.65%,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香港名力集团各持有7.35%。上述交易完成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将成为中金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新加坡大东方保险是新加坡大东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华侨银行持有后者超过80%的股份。

  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本报,大摩转让中金股权,无关乎文化与控制权冲突,更多的是出于监管政策的现实考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脱离对中金的管理主导权,大摩已早在2007年确定与华鑫证券合资。

  如今,大摩在中国有信托、商业银行以及基金业务牌照,与华鑫证券的合资完成获得A股承销牌照后,将是获得中国金融牌照最齐全的外资投行。

  国际化中金

  随着大摩持有股权的转让,中金也在进一步凸显其国际化的战略。

  自10月以来,中金公司就开始了全球各地15周年的庆祝酒会:继纽约、北京、上海之后,11月24日在香港,本月还将在伦敦、新加坡进行,这被解读为中金进一步寻求国际化的举动。在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中金都已设有子公司。

  据本报了解,各地参与酒会的人士均是阵容强大,其中香港酒会时两任特首董建华、曾荫权均有参加,而北京酒会时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央行行长周小川、中投董事长楼继伟亦有出席。10月份,GIC旗下物流部门普洛斯公司(GLP)上市,此系中金首次在海外公司的IPO中发挥主导作用,被认为是中金在国际项目中的一次突破。

  此外,在哈继铭、贝多广等明星员工离职之后,中金对中层管理人员也进行了大幅调整。

  据本报了解,黄海洲由销售交易部联席主管转任研究部联席主管并任首席策略分析师,与现任研究部主管邱劲平行;梁红由此前的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转任销售交易部联席主管,与现任主管固定收益部的李新松平行;楚钢由研究部行业负责人转任资本市场部负责人;丁玮依然领衔投资银行部。蒋国荣则在梁红到中金之时,从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转任投资银行部执行主管,与原任执行主管黄朝晖平行。彭文生中金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未变,其他亦有部门人事调整,但暂未完成。

  黄海洲曾任巴克莱资本大中华研究主管,梁红2003年进入高盛公司任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两人均曾任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亦几乎同时在2008年转投中金。因此,此番调整在中金内部亦被认为是中金国际化战略大背景下的一环。

  合资新局

  一位经历过合资的中金原员工表示,大摩的进入不仅给中金带来了良好的管理平台、业务架构,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大摩提供中金员工到美国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机会,这些是理念与业务水平的直接冲击,为中金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统计,在A股和中资企业海外IPO中,中金公司总承销金额分别达6460亿元和924亿美元,占比为36%和40%,排名第一;并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资公司海外IPO中分别主承销了九家。

  在国信证券分析师田良看来,中金和大摩的合资其实是合资券商15年历程的一个缩影。

  合资之初,大摩频派高管进入中金,并冀望最终获得股权与管理权的双重控制,但最终只扮演了中金甚至中国投行国际化领路人的角色,成为单纯的财务投资者。

  中国“入世”之后,陆续批准成立了的财富里昂(原名华欧国际)、长江巴黎百富勤及海际大和等合资券商,外资全部持股1/3,未获管理权,但发展状况却均不乐观。

  华欧国际成立初期,曾有两三年的美好时光,但在经历了股权与人事等变动之后,近两年业绩也是乏善可陈。“长江巴黎百富勤”则在经营四年后已于2007年淹没在历史中,法国巴黎银行全面退出。海际大和则难言乐观——业务一度停滞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则终于有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一单IPO突破。

  从2005年开始,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陆续进入中国,成立合资投行,业务推进与业绩均要远好于此前的合资投行。

  随着大摩退出中金,合资券商进入一个新的分水岭。大摩已经在2007年与华鑫证券签定了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协议,重新搭建其中国投行平台。

  这些外资投行进入的共同点在于,虽然股权上因监管无法进一步的突破,但管理权则是牢牢把握在外资方手中,且一旦政策允许将很快能完成股权上的控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