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查

视频报道

相关微博

非处方药简介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简称OTC药。

非处方药分类

非处方药还有更细的分类,红底白字是甲类,绿底白字是乙类。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等处销售。

广告宣传情况

我国规定:“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非处方药经审批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其他国家对非处方药面向公众做广告的限制各有不同。

非处方药广告乱象

哈药模式引发药品违法广告泛滥 药监部门屡受指责

伴随医药行业的高速增长,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OTC领域甚至出现了“哈药模式”,即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入,换来大的市场份额。混乱也随之产生。“每年开两会的时候,针对药品主管部门的指责之声就从没断过。这或许是相关部门此次下决心直接叫停OTC药品广告的初衷。”药业知情人士介绍。

处方药冒充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 监管难度加大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之所以要禁非处方药广告,主要是违法药品广告太多,药监局监管不过来的缘故。

SFDA官网显示,2012年第一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汇总数据中,由各地药监部门通报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33648次记者注意到,这些违法药品广告主要是处方药冒充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以及非处方药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

违法广告仅5%-10%受到工商处罚 碧生源等企业屡教不改

药业知情人士表示:“药监部门只是负责发现和查处违法广告,正式的处罚则需要通过工商部门。实际上,被查处的广告中仅有5%-10%受到了处罚。绝大部分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了处罚。”

这样的结果是,药监部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查处违法广告,一些涉事企业却屡教不改。在港上市的碧生源在上市前3年因广告违法累计被查处23次;哈药集团2005年来各类广告违法也被点名十几次。其他中小型药企、保健品企业违法案例更是层出不穷。

各大药企广告投入情况

  • 2011年各大药企广告投入统计(亿元)
      投入 收入 净利润
    哈药 4.14 134.87 5.79
    华润三九 6.08 55.25 7.6
    三精 5.096 36.05 3.99
    云南白药 5.09 113 12.1
    东阿阿胶 1.19 27.59 8.56

因违法药品广告被曝光的部分公司及产品

管理新规触动数百亿元蛋糕

药企广告费90%投向电视平台 电视业或将面临窘境

荣昌传播医药事业部总经理李卫民表示:“电视台会最先受不了。药企发布的广告中,电视平台占投放金额的90%。平面、户外媒体的比例占得很少。”

2012年度的央视招标中,药品类广告为7.02亿元,占总招标额的5%。近几年随着地方卫视的崛起,药品广告逐渐转移到各地方台。

2012年,业界普遍预计全国电视台广告收入约为1000亿元,受网络视频冲击,收入增速放缓到10%。如果占广告大头之一的OTC药品广告再遭叫停,电视业将面临窘境。

云南白药膏等产品最重要销售渠道或将被切断

广告一直是OTC药企树立品牌、扩大销量的重要法宝,企业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一旦禁止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几乎就等于OTC药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被切断。[详细]

根据中康资讯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上半年52个城市零售终端最畅销的50个OTC产品中,计划所有的产品都曾在大众媒体做过大量广告宣传,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有蜜炼川贝枇杷膏、六味地黄丸、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抗病毒口服液、云南白药膏等等。[详细]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真的叫停OTC药品广告,对新入门的厂家将是致命打击。现有企业通过这几年的广告轰炸,已经积累了知名度,有的正逐渐缩减广告投放,转而在终端零售上加大投入。”[详细]

生物制药部分个股行情 >>详细

微博热议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