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全球金融海啸席卷而过,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风险和机会的并存。很多国内企业都在关注对欧美企业的并购、把金融危机当做“抄底”机会的做法,中国企业都有通过海外并购来拓展市场的强烈冲动。[全文]
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说,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一些私营企业和机 构陷入了暂时的困境,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会。"这些企业拥有知名品牌和强大的国 际营销网络,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如果我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并购,这些优势资源可以为我所 有,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全文]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认为,应该选取一些具备境外开发实力,在境外开发过程中 有经验,有一定风险防控能力,在技术上、人才上,以往境外开发取得的业绩上都比较好的国 有企业进行境外资源并购。目前,国资委已经遴选了10家这样的企业。[全文 ]
中国政府也在为并购助力。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 12月9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行贷款首次正式介入股权投资领域。[全文 ]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12月2日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放宽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条件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中国企业抓住机会走出去。凡是涉及军工、国防一些战略性行业,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及关键制造业,需要非常重视跨国并购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 [全文 ]
目前是否是企业海外并购的最佳时机? 哈继铭说,是否是最佳时机尚难判断,但目前应该是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极佳时机。当前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许多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甚至超跌。未来全球经济肯定会复苏,金融市场也将趋于稳定。[全文]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表示,未来一、两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好时机,可全面推进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升级。熊焰表示,前一段是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现在相当一部分欧美的实体企业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并购门槛降低,这应该是百年一遇的机会。[全文]
如果仅从价格来看,目前似乎正是一个好时机,但并非最好的时机。那些目标企业会将股价的下跌归因于金融市场的不景气,而并未认识到企业基本面的恶化。如果此时提出收购要求,会被对方认为是不友好的恶意收购。这种带有“捡便宜”心态的收购即使交易成功,在随后的整合中也会遭遇文化融合的困难以及对方的不合作。[全文]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不完全乐观,因为一直以来“海外并购成功率低和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根据鲁克斯提供的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在德国进行的并购案例中,三分之二的交易在中途结束,并购成功的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80%不太好。[全文]
中国五矿宣布与澳大利亚资源公司OZ Minerals达成协议,以约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以确保铜矿及锌矿的供应。
中国铝业与力拓集团2月12日发布联合公告,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将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
2月5日,随着收购议案获得PEM公司股东大会的顺利通过,中金岭南收购PEM公司获得圆满成功。
武钢同意以1.8亿澳元向澳大利亚矿山企业购买铁矿石项目一半的股份,另将以970万澳元直接收购该公司15%股份。
中海油服完成对挪威Awilco公司整体并购,是中国能源产业收购非油气资产100%股权中价值最高的一起海外并购案。
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已要求国内制造和金融企业暂缓海外并购,等待更好的时机,因为全球资产价格将继续下滑。报道援引接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人士提供的消息称,一些投资银行打算在汽车、资源和银行业领域进行并购。政府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批准国内汽车制造商和银行进行的海外收购交易,除非这些公司能够证明交易具有战略重要性。 [全文]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在德国进行的并购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而80%不太好。两年后,50%的公司依然是运作不好,还有20%岌岌可危。“并购成功率低的原因是中国公司只买便宜的。但通常情况下,要价越便宜性能就越低。这是大部分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犯的错误。”西门子公司集团副总裁、并购整合事业部总裁卢克斯说,中国企业往往找价格比较便宜的公司,而不是考虑战略和组织问题,而战略和组织往往是交易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全文]
结合资源层面的整合,企业必须注重在产业当中扩大内涵式的再生产,因为整体的实力并不是依靠简单的堆砌实现的,单纯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于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增加集中度必须要结合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并且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以及产业发展的脉络和布局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关注和研究,才有可能真正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