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站在巨人的肩上 > 正文
 

斯蒂格利兹: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7:47 新浪财经

  

斯蒂格利兹: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3月18日,诺奖得主演讲系列第八讲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二楼举行。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斯蒂格利兹、北大副校长吴志攀和林毅夫。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诺奖得主演讲系列第八讲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二楼举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兹(Joseph E. Stiglitz)作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演讲。

    欢迎进入经济学人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站在巨人肩上---诺奖得主系列演讲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演讲

  主讲人:约瑟夫.斯蒂格利兹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非常荣幸邀请到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到这里给我们做一个讲座,关于“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因为时间比较紧,现在马上开始吧。首先,请吴校长发表欢迎辞。

斯蒂格利兹: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北大副校长吴志攀

  吴校长: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教授、林毅夫教授,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教授到我们大学,首先我代表徐志宏校长以及北京大学所有的师生,再次表示欢迎。我还要祝贺经济研究中心能够成功举办诺贝尔奖获得者系列讲座,来庆祝他们的十周年。这是中国的最好的一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随着我国科研的进步,社会科学发展中我们起着非常中心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从25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过去几年我们的发展尤其迅速。我们的经济在世界上发挥着很重大的作用。包括好几位教授都做了讲座,在经济发展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论,我读过他的几本著作。我想,通过他的演讲,我们能够重新地对经济学有深入的认识。也希望斯蒂格利兹能够游览一下我们的校园。

  主持人:谢谢吴校长。下面请林毅夫介绍一下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教授。

斯蒂格利兹: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CCER主任林毅夫

  林毅夫:尊敬的吴校长、斯蒂格利兹教授,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他和我们中心的朋友,也是支持者。当然,他也是2000年的诺被而奖获得者,斯蒂格利兹生于1943年,是在一个小城市出生,所以我每次开车到那个城市的时候,发现那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污染很严重的一个城市,那个城市生产钢铁。另外,这个城市还生产现代经济学家。我提两位经济学家,一位是斯蒂格利兹,他21岁就从大学毕业了。这是很不寻常的,两年之后他又获得经济学麻省理功学院的博士学位,当时他才23岁。然后他在大学教书。在27岁的时候,他上任了教授。对于一般人来说,27岁当教授是很少见的。在两年之后,也就是在他29岁的时候,他当选经济学会的会员,或者对经济学来说,是最高的荣誉。也是美国的一个最高的学术机构,相当于美国的社会科学院,相当于我们的院士。在36岁的时候,可以说他在经济学界,就是大家都知道了,名气很大了。总的来说,82年我到了芝加哥,读了很多的文章,都讲到了斯蒂格利兹。当时许多人说他会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可是2000年才得到,对他来说,是晚了一些。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1987年。当时我刚在美国拿到学位,参加了国际会议,到东京参加一个经济学会议,那次我见到了斯蒂格利兹。第二次是90年,当时东欧发生了剧变,转向了市场经济。当时在会上说在社会主义怎么搞农业改革,那是我第二次见到他。我脑子里有一个疑问,第一次见到他是1987年,第二次是1990年,也就是说三年之后了。而当时他还记得我,还记得我的名字。我当时还很年轻,是刚刚出道经济的人。(笑)他当时还记得我的名字。大约在1994年的时候,我应邀参加华盛顿的会议。我们已经很熟了,我对他说,斯蒂格利兹你应该得到诺贝尔奖的。只有认为观点是错误的人才会得到诺贝尔奖,观点是正确的人才不会得到诺贝尔奖。去年我见到他,他说他是一个例外。(笑)所以,2000年他得到奖的时候,这让我失望。他等了20年,才获得奖。在82年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应该得奖。因为他对经济领域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在那个小城市里,有人说他比老师还要伟大,对我们经济学派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98年的时候,请了另外一位教授给我们做演讲,题目是“中国第二代改革”,这个演讲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上发表了。人民日报,大家可能知道,它是国务院所拥有的报纸。这个报纸有上千万读者。所以,它可能获得读者尤其以来是获得最多的一次。他今天给我们谈中国和世界经济,我想这次的讲座对中国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对其他的人都会产生影响。

斯蒂格利兹: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主持人陈平教授

  主持人:谢谢林毅夫。刚才来之前,我和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做了一个交流。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还是一个革命者。我刚才问他,你觉得最终的贡献是什么?他跟我说,一个信息凡是看不见的时候,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机会。

  林毅夫:因为他做了一项工作,是被人们低估了,不光是被低估了,而且被自身低估了,这就是要走向市场经济。我想斯蒂格利兹有三个重大的根本性的贡献,所以应该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但是我认为第一本著作,是应该和他分享诺贝尔奖。斯蒂格利兹介绍了第一个模式,不过是一个经典的模式,就是说“效率是中国工资”,这个需求曲线,成为一个“w”型的曲线,所以在未来的经济学奖,可以说斯蒂格利兹做了一个市的基础性的工作。所以,斯蒂格利兹所做得工作,是非常先进的,在未来的活动当中会进一步的认证他的观点。所以,未来在某个领域获得经济学奖的诺贝尔得奖者,应该和他分享这个奖。

  约瑟夫.斯蒂格利兹:谢谢大家!我想跟大家讲的是目前几个政策的问题,是关于中国方面更广泛的范围的。我讲两件事情,一个是市场经济的管理,也就是讲一下中国面临的一些变革,以及全球经济、中国在全球经济上都所承担的责任。刚才,也讲了几年前我做的一个讲座,也就是第二代的改革。在过几年我还要讲第三代改革,可能还有第四代改革,所以这个是不厌其烦的题目。(笑)我现在讲的是中国面临的是中国要走向市场经济,我们要了解市场经济怎么样发展作用?在许多领域都说,让政府来管经济,让价格来起作用。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实现经济的效率了。所以,我想跟大家解释的是,不光是经济需要考虑,而且结果在许多方面可能从社会角度来讲,结果是不可取得的,所以我讲我们要考虑的一个是目标,也就是上市场来实现这些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一个可持续的公平的发展,可持续的意思是不是几年发展的,然后就进行衰退,不是这样的。在美国90年代增长,然后就垮了。那么,现在还不如60年代和70年代了。所以,我们有一些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不能短期增长了,应该说是可持续增长的。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上有很大的不公平的地方,那么经济的政策也无法长久下去。人们就需要一个新的变革,所以社会的影响不能忽视。

  经济的增长,对环境会产生影响,如果这些溢出的效应不加以解决的话,那么经济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最近,有的地方厂子关闭了,不然会造成一定的死亡,所以环境问题也是可持续的重要一个方面。另外,可持续还有着公平的发展,这个概念和重要,从社会角度来说,有些经济学说,经济就是受益的意思,这是不对的。在过去几年,美国10年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中国1年的增长速度,所以在美国增长中间的人和下层的人生活更差了,最上层的人却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好处。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要加以管理。可持续的公平增长,这个市场并不能确保社会公正。比如说,区域差别、城乡差别,中国面临对财富来源的合法性。只有明确的政策,才能实现这种社会增长利益,公平得到分享。

  另外,环境保护。对于公司来说,他们只能通过法规才能对环境进行保护。我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是靠消耗大量资源。有一些国家收入很低,经济发展速度很慢,资源用得很少。而中国现在发展,比如说建房子、建道路、生产汽车,这些发展都是资源消耗的,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中国处于资源消耗的阶段,而市场并不能保证这个资源合理的使用,所以政府必须干预,才能使这个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

  另外,市场并不能保证城市环境适合于人居住。市场往往有的时候使这个城市的环境难以使人感到舒服,好比在美国发展汽车业,现在大家都有汽车,但是造成了交通拥堵。所以,有一些交通的设施,需要重新的调整,不然就会造成灾害,造成污染、拥堵。所以,现在大家开始重视公用交通系统了。中国面临着同样的状况,比如说现在中国汽油的价格还非常的低,如果油价提高的话,大家更会注意到节能,这样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会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对这些方面光靠汽车工业是得不出答案的。所以,一方面市场需要增长,另一方面又要保护环境,所以说通过发展公路交通,那么就需要靠政府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将在城市化很迅速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愿意搬到城市来,但是市场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市场并不仅是说的问题,政府的作用是需要发挥在适当的地方,这样市场才能提高效率,能够提高经济效率。我想强调的定律就是市场的本身并不能就导致市场的经济的高效,我这么说在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他讲到,市场获得独立、形成看不见的手,就能够产生效率。在经济学理论上,这个价值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在五十年代,获得经济学奖的人说,亚当斯密理论并不正确,他们在写“假定”的时候,最重要的“假定”就经济学的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他在考虑都是假设,特别是在变革的时候,更是这样。有的时候我们认为是想当然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好比说,这里“假”是有条件的,好比说完善信息,大家知道完善的信息,完善信息就是我知道一切。所以,这个信息总是不完善的。大家知道信息是不完善的,怎么办呢?必须要思考。

    欢迎进入经济学人频道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斯蒂格利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