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国际融资》2005 > 正文
 

项兵:股权收购 新洋务战略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16:40 《国际融资》

  Xiang Bing:

  Enterprises?Strategy of Meeting Economy Globalization

  Early when people debated the loss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the problems of macro control, Xiang Bing, Dean of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h
ad paid his attention to discussions about Chinese enterprise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We would lose a strategic choice again had we not join in the partition of world resources, and this would be the last choice for us!”How would China position herself dur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What problems will Chinese enterprise meet in the future? To find the answers, our reporter interviewed Professor Xiang Bing several days ago.

  ■ 本刊记者 周程

  当人们还纠缠在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如何面对宏观调控时,长江商学院的项兵院长始终将目光聚焦在我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上。“我国民族企业如不充分整合世界现有资源,我们就可能又一次失去战略性的机会,这也可能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机会!”未来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什么位置?未来中国的企业要走怎样的道路?带着种种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

  记者:现在有一个概念叫“世界级企业”,我们该如何为它下定义呢?

  项兵:什么叫做“世界级的企业”,仅仅按销售收入进入世界五百强就被尊为“世界级企业”是不够的。我心目中的世界级企业除了销售收入比较大之外,还要满足至少另外两个条件。第一,要在主流市场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和重大品牌影响力,比如像美国和欧洲这样的主流市场。第二, 世界级企业必须持续地给其员工带来世界级的个人收入的同时,还能给股东带来世界级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记者: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全球化竞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项兵:也许我们现在应该改变对传统的国际化竞争模式的认识,我们需要对全球竞争新模式有一个新的理解。当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真正的竞争已经演变成整个产业链条与链条之间的竞争;比如说,爱立信诺基亚的竞争,中国移动(行情 论坛)和中国联通(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的竞争在本质上已经上升到他们所处的产业链条和链条间的竞争。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链条必定是全球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在不久的将来, 未来的市场不会再被传统地分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两者届时会合二为一成为全球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谈国际化,还是谈“请进来,走出去”,都显得过于本位主义。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您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现有的定位?

  项兵:现在很多人谈中国要做“世界工厂”,其实我们目前只是世界的一个从事低附加值活动为主的车间。“世界车间”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贡献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企业连做世界车间的资格都不具备,能跻身于“世界车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大国能靠“世界车间”成为强国。“世界车间”类型的企业是很难成为世界级的。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部分一直往产业链的两头转移,一端是研发与核心技术,另一端是渠道和品牌。在下一轮竞争之中,许多国家具有可能具备替代中国的潜力。低成本的竞争对手会不断涌现,越南、柬埔寨、罗马尼亚等国的成本可能比我们还低,中国企业怎么办?

  我们过去采用的“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使得跨国公司上控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我叫它“天花板”,下控国际渠道和品牌,我叫它 “地板”。如果中国企业不解决这“两板”问题,那可能沦落成国际产业大分工下的“现代奴隶”,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产生一批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如果我们没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那么我们的强国梦如何才能实现呢?20年以前南美地区的几个国家(如巴西)的经济曾经也这样“热”过,当时主流观点都看好南美,但今天的结果大家是看到的。我希望我们国家不要走这条“热了一阵然后没有发展后劲”的路。 我们必须严肃考虑和对待如何打破“天花板”和“地板”对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空间的挤压。否则,我们有可能从计划经济的“鸟笼”掉进市场经济的“鸟笼”,而我国经济也可能随之会被边缘化。

  记者:未来5到10年中国企业的诉求应该是什么?

  项兵:不同类型的企业面临不同的问题, 也有不同的定位和诉求。为便于分析问题,近年来我一直建议把企业分为主流产品(大型跨国公司志在必得的产品)企业和非主流产品企业。非主流产品企业是指世界顶级跨国公司基本已经放弃的行业,这类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比如说鞋子、袜子、打火机等行业的很多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企业的骄傲,这类企业无论在世界的主流(如欧美)和非主流市场几乎可以说 已成“独步天下”之势。必须强调的是,真正的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可能对这些行业不会给予高度重视,而我国的许多民族企业成了这些行业的佼佼者。这些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类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在战略运作方面略显得过于“短视”和缺少共赢和多赢的。我们的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时常常会给当地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们打掉美国的非主流产品对当地的主流经济不会造成重创,因为美国很多企业可以向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环节转移,但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当地企业和经济带来的冲击则可能是严重的。我希望非主流行业的企业高层或行业协会在进入国外市场的时候,要多一些 “爱心”,多用一些“多赢”的思路,多培育一些市场,多做长期发展的考虑,否则我们可能引发新的反华浪潮,这种负面影响是不能低估的。温州鞋商在西班牙的遭遇就说明这一点。

  当然,中国要成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必须有一批世界级企业。必须在主流市场之中有一席之地,仅仅有做袜子和打火机的企业是不够的。华为和UT斯达康就是主流产品的企业,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思科(行情 论坛),是爱立信和诺基亚这样的世界级企业。这类企业还包括海尔联想TCL、中国移动、上汽、一汽和二汽等,这些民族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历练,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天花板”和“地板”对主流企业的约束依然存在。有些企业在国外非主流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华为、中兴通讯(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TCL等,但是我们在跨国公司志在必得的主流市场目前还是屡战屡败,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企业如何在主流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事关我国能否成为强国的大局。这确实是我和长江商学院同事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项兵新闻 全部经济全球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