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全球财经观察:国有银行改革决策不能犹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16:46 《全球财经观察》

  第四篇:专访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詹向阳

  2005年,中央政府的想法是铺出一条路来,把主要的困难都解决,为使国内银行有一个在开放环境下与外资银行公平竞争的基点

  文|舒眉

  第一次见到詹向阳,是在2004年的第九届“中国资本论坛”上,虽然是嘉宾席上唯一女性,她的演讲却引起了最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其实,这位经济学女博士,长期从事金融改革和银行应用理论的研究,早在2001年的中央金融会议前夕,即被当时央行行长戴相龙指定为“国有银行改革组”的组长,她提出了国有银行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如不良贷款的解决办法被中央采纳。

  作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2004年她最重要的事情是为工行——这个占中国20%金融资源的商业银行,制定未来十年的规划纲要。2005年2月17日,詹向阳在她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全球财经观察》的专访。

  2005年的两大挑战

  《全球财经观察》: 2005年对中国将面临诸多挑战,从银行业的角度看,您认为今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詹向阳:从银行业的角度,我认为今后将面临两个最主要的挑战,一是2005年是我国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中央的想法是铺出一条路来,把主要的困难都解决,一些应在过渡期结束前做完的事要抓紧做完,为使国内银行有一个在开放环境下与外资银行公平竞争的基点;二是国有银行的改制进入关键阶段。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先期试点银行将要开始上市,接受资本市场检验。后续银行,如工行改制也在考虑中。三大国有银行改制意味着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50%以上的资产在重组和变动中,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全球财经观察》: 面对这两大挑战,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维护金融的稳定发展?

  詹向阳: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关于入世过渡期的银行风险问题,其中特别是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要有一定限制。这点我们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美国和欧洲的多数国家至今外资金融机构的比例不超过10%。具体有三条建议:一是要提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以控制进入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资本总量;二是要控制外资进入国内的区域,目前外资进入的都是我国金融资源相对丰厚、资本回报相对较高的发达地区,要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和资本进入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可采取打包的办法,即外资要想在上海等发达地区建立金融机构,必须对我国西部等不发达地区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三,要控制外资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并购或参股数量,防止出现无控制的控股现象。所以我们讲入世过渡期风险要考虑这几点,也是管理层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全球财经观察》: 那么,对于国内金融机构的改制,你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呢?

  詹向阳:对于国内金融机构,关键是抓紧为之创造公平竞争的基点,而不是求全责备。具体建议有三点:一是务必抓紧国有银行的改制,所谓抓紧是指决策不能犹豫,例如工商银行的改制非进行不可。工行占据了中国金融资产的20%,工行不改制,整个金融体制的改制没法完成;金融体制的改革不完成,整个经济体制的转轨并轨也没有办法完成。如果机会不好的话就没法改,现在国民经济比较宽松,货币条件也比较宽松,经济走出通货紧缩,通胀的压力也不紧,这个时候不改,机会可能会丧失,所以中央在改制决策上不要犹豫。二是,要抓紧出台中外金融机构统一的赋税制度,在财政收入较好的这几年,要适当减轻国内银行特别国有银行的赋税负担,以增强国有银行的发展后劲和经营活力;三是要正视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或称混业经营问题,在分业监管法律不变的条件下,创造条件鼓励适度的混业或综合经营。例如,应鼓励金融机构成立控股公司,经营主业外的其他金融业务,并应打开禁区,认真考虑和研究金融机构间的资本融合问题、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问题。否则,在外资进入的条件下,我们却在自缚手脚。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全球财经观察》2005封面秀

  《全球财经观察》最新封面系列文章:

  工行改制路线图

  银政合作的工行模式

  乐观而谨慎的银行改革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有银行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