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脆弱的超级强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14:04 《财经文摘》

  脆弱的超级强权

  过去的30年,中国完成了欧洲在两个世纪时间里所经历的、程度相同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但是,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否可以持续,是目前的关键问题。

  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不再是一种大肆鼓噪的预测,而是已变为事实,所有人都必须设法应对中国的崛起。2008年是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一年,奥运会是中国期盼已久的、迈上世界舞台的契机。

  一次次重大事件向我们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重要的国家。看一下过去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情吧。

  未知中国

  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度超过美国。至少从上世纪30年代起,没有其他哪个国家有实力做到这一点。

  中国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在5种基本食品、能源和工业产品中,其消费量超过美国的有4种。同时,几个月以前,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无论是贸易、全球变暖、达尔富尔问题,还是在朝 鲜问题上,中国都已经成为其中的未知因素。没有它的参与,这类问题就不可能形成持久的解决方案。

  然而,中国人并不这样看待自己。新近出版的《脆弱的超级大国》(《The Fragile Superpower》)一书的作者谢淑丽(Susan Shirk),讲了一个很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故事。无论何时,她在美国提到这部作品的名字,人们都会说:“脆弱?不会吧。”而在中国,人们却说:“超级大国?中国可不是一个超级大国。”

  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中国的脆弱与它超乎寻常的崛起直接关联。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最近指出,工业革命期间,普通欧洲人一生中(当时大约为40年左右)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了50%。根据他的统计,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会在其一生中提高更多!

  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令人惊奇。过去的30年中,中国完成了欧洲在两个世纪时间里所经历过的、程度相同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

  让我们回忆一下仅仅30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那时的中国,是一个百废待兴、集权统治下的国家,位居世界最贫穷国家行列。它刚刚摆脱了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为了复兴革命,“文化大革命”破坏了那里的大学、中学和工厂。

  其后,其中的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一变化,使上世纪的世界贫困人口总数减少了75%。中国兴建了新的城镇、公路和港口,并且对未来进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详细规划。

  迄今为止,在高度变化的环境下,中国政府设法保持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面对挑战,中国的政治领导者显示出出众的管理才能。

  失控的忧虑

  中国的政体仍然是“一党制”,但是,中国政府极大地扩展了个人自由,这种变化足可以获得世人的认可。中国人现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旅游、拥有财产,并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仰自由。这样的进步虽然还不够,但却意义深远。

  但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否可以持续,是其面对的关键问题。现实的原因,让西方和中国人都在问这一相同的问题。中国政权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的“邪恶”性,而是它可能会失去对本国的控制能力。

  经济增长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地方分权化是当前中国的真实写照。

  中国中央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这正是表明中央政府弱势的重要指标。在从放缓信贷到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几乎每一个问题上,中国中央政府发布的法令都被省一级政府所忽视。

  当中国向价值链的高端挺进时,中国的贫富差距戏剧性地加大了。大部分经济领域和社会部门,已经几乎完全脱离了共产党的掌控。共产党政权已经成为精英专家型政权,凌驾于13亿人民之上。

  政治改革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要更为开放、负责和回应型的政府,这样的政府将会有能力控制缺少秩序、人民拥有更多权利的社会。这方面的改革似乎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的资深官员们正在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外交阴影

  在涉及处理当前的外交事务问题时,从一名投资银行家转变为中国专家的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发现,中国政府正沿着更加法制化和负责任大国的道路前进,尽管前进的步伐有些犹豫不决,但却是明确的。

  中国的自我脆弱意识,为它的外交政策蒙上了阴影。它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强国,是世界现代历史上首个贫(人均GDP)富(全民GDP)并存的国家。

  中国仍然视自己为发展中国家,需要为千百万农民的生活担忧。它认为,像全球变暖和人权这类令其受到外界打压的问题,都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当涉及到推动政府开放问题时,中国也担心自已非民主的政治架构)。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从朝 鲜、达尔富尔问题到伊朗问题,中国已经慢慢表露出一种愿望,希望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一些学者和政策专家(包括五角大楼的一些将军们)关注着中国的崛起,并注视着可能导致大国间不可避免的冲突,甚至是战争的诱因。

  纵观历史,当一个新的强国崛起时,它将不可避免地打破旧有世界力量的平衡,扰乱国际秩序,并寻求自己在世界的地位。这会导致它同已有的超级大国发生摩擦。因此,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一些强国成为像纳粹德国那样的国家,其他的则演变为现代德国和日本那样的国家。但是,当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时,美英两国之间并没有爆发战争。

  打造 “和平崛起”

  中美关系是否会恶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未来10年中的政策选择。

  普林斯顿大学约翰•伊肯伯里(John Ikenberry)教授在《外交事务》杂志中,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当前的世界秩序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极为有利。

  伊肯伯里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体化的、基于规则的,具有宽广和深远的基础——巨大的经济利益,会让中国在当前世界体系范围内行事。

  同时,核武器使中国同大国间的战争陷入自我毁灭的风险。伊肯伯里认为:“总之,当前的西方秩序难以倾覆,但却易于融入。”

  许多迹象表明,中国了解上面的这些情况。为了表明中国方面为了融入,而不是颠覆现有世界秩序所做的努力,中国首席战略家郑必坚打造了“和平崛起”这一概念。

  中国政府试图在这一问题上教育民众。去年播放了12集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其核心的结论是:市场,而不是帝国强权,是一个世界强国保持长期兴盛的关键因素。

  然而,由于大国间和平与合作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目前依然存在许多可能导致大国间关系走入歧途的其他因素。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情绪也与日俱增,2008年奥运会将会是这类感情的最全面体现。

  中国的官员阶层确信,美国不希望中国有美好的未来。同时,美国方面乐于维持当前世界的单极秩序,不习惯于同另一个大国分享权力,或是考虑后者的利益。

  在中美双方政府互不信任,两国选民都热衷于表现强硬的氛围下,类似人权和台湾这样的问题,或是一些不可预料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中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的导火线。

  2008年是属于中国的一年,也是美国应该认真制定长期中国政策的一年。

  作者: Fareed Zakaria 出处:《新闻周刊》2008年1月7日 编译:符佳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