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曹新:电力产业节能减排调查与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3:05 新浪财经

  三 电力产业节能减排调查与思考

  报告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曹新教授

  报告题目:电力产业节能减排调查与思考

  曹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上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电力产业节能减排的调查与思考》,为什么讲这个?首先我们大家知道节能减排是十一五期间两个硬约束指标,一个是节约能源,污染物的排放要比十五减少10%,这是最硬的约束指标。从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来看,2006年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2007年节能减排是初见成效。但是,2008年是节能减排攻坚战的一年。

  第二就是从我们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来看,我们要防止经济偏快向过热方向的转化,要防止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向全面通货膨胀的转化。但是其中第三个应该就是节能减排的问题。实际上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电力产业的节能减排的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电力产业的节能减排呢?因为我们国家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煤炭能源占到70%以上,70%以上的煤炭又是56%以上都用于发电。2005年,全国平均单位供电煤耗374克/瓦时。第二我们国家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超过2500万吨,造成三分之一的国土受酸雨污染。每年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耕地的安全。第三,我们国家节能减排是在十一五期间要减少10%。我国小火电机组特别多,如果全部由大机组替代的话,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五千万吨。十一五期间其他产业不排,就煤经过脱硫的处理,关停小火电的话,减排作用就能满足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减少硫排放10%的约束性指标。

  我们选择华电集团作为调研对象,华电是既发电同时又能耗非常高的企业,自己要用电,节约用电是4.26亿千瓦时,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在每千瓦时为5克,所以做得比较不错。它有很多做法,第一个就是调整结构,优化电力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国家污染非常大是能源结构的问题,以煤炭为主。西方国家基本上不是以煤炭为主,是以油、天然气为主。所以我们讲了,如果我们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了,实际上我们节能减排的任务就完成了。电源有火电,有新能源等等,他们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水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度重视上大压小,促进节能减排。它优化发展火电,这个图是我们国家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机组,我们叫做超超临界。我们国家燃煤的发电机组是世界一流水平。它的每千瓦时的耗煤量相当少,不到300克。第二个图是在贵州吴江开发的水电,就是T级开发。第三个内蒙古的风电,这是第一个做法。

  第二个做法就是创新技术,转变电力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华电集团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他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建成投产我国第一台的秸杆发电组。第二就是把节能减排的技术,对传统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说发电厂要点火,点火用柴油非常多,他就用微油点火。另外它热值封闭越好,热值越高。第三是推进洁净煤发电重大技术创新,十一五期间建设20万千瓦级的整体化煤气化联合。我们现在洁净煤放成气以后发电,气全部烧了,烧了以后就没有污染了。现在这个技术只有美国和德国有,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国家节能减排的任务也减少了。它这个项目是科技部863的计划。

  第三就是加强管理,提高电力产业的发展能力。华电集团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比如说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抓细节管理,抓过程管理这些,定期分析研究节能减排工作。第二个就是加快节能减排的机制建设。比如说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研究发电厂的清洁生产标准,使节能减排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第三就是加大保护优化生态环境,企业要讲生态效益,也讲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你比如说我们这张图,这张图实际上是华电集团公司水力发电的一个发电厂,同时是国家地质公园,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就是改革体制,推动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我一直有这个观点,电力产业的出入是市场化改革。华电集团就是采取了市场化的机制。比如采取煤电联营的方式,走能源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我们讲煤和电要联营,两张皮就不行,两张皮的话煤炭的价格涨的非常高,电力不涨这个就矛盾非常大。今年煤炭订货会会上开玩笑,煤炭每吨涨了10%,电力行业就不行了,说我们也涨价,两次向发改委提出涨价。发改委考虑CPI涨的那么快,就没有同意。

  再就是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规定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优化电量结构,实施节能、环保经济调整,推行发电权交易。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开展金融运作,为节能减排提供资金保障。从这些重要性和主要做法,我们怎么样把电力产业的节能减排做得更好呢?我们提一点政策建议:

  第一是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我们国家的电源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我们提出优化电源结构就是构建重点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快发展绿色电能,合理布局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模式。

  第二个就是把火电的绿色生产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电力减排是火电的节能减排,因为燃气的污染物很少,风电和核电更少。一定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提高效率,要减少燃煤发电煤的消耗量。再就是东部地区要利用天然气的发电技术,在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就不鼓励这个,因为我们国家天然气是比较宝贵的,但是在现有天然气的基础上,天然气不要让它闲置。我们国家的火电机组世界一流,燃气不能生产,只有德国、日本和美国生产,都是GE公司进口的,坏了一般要给你大修、小修,都要花很多钱。美国人很霸道,你螺丝钉坏了必须用他的螺丝钉,不能用你自己的螺丝钉。

  第三就是要积极发展洁净煤的技术,就是我们讲的煤气化技术。实际上华电集团在哈尔滨,合资做了一个垃圾发电,非常好。再就是增加环保专项资金使用透明度,尽快完善脱硫相关政策。

  第四就是完善煤电联营和煤电联动机制。煤炭市场化了,电力也要市场化。这样就能有一个互动,电力的价格要透明,比如说上网是多少,成本是多少。这样真正能够把电力产业推向市场,这样市场定价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最合理的。

  第五就是要优化电网结构,消除电网的瓶颈。我们发电很多,但是电网落后。发展电网,使能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第六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价格、税收、排污费,促进电力产业和我们能源产业的节能减排这个作用。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我们国家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指标,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么多。

  赵振华:感谢曹新教授的发言。下面我们请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主任王健先生点评。

  王健:曹新先生的调研报告是高质量,高水平,有相当的学术水平的报告。这个研究报告我觉得有两个重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从选题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党校的经济学部在这个方面非常有眼光。确定这个选题是需要战略眼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年我们老在讨论,因为中国这几年GDP快速扩张,国力强大一点,老喜欢跟别人比,比什么呢?比GDP。说我们20年以后还是30年以后赶上美国了,这个东西不是说没有可能性。可能赶上,赶上了以后人均我们跟人家还有很多差距。我们不强调这个,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什么呢?即使赶上了,中国假如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按现在这种方式增长下去,我们把油用完了,把煤用完了,变成世界第一的GDP,我们超过美国的是不是都要进口?这是一个大问题,或者我们还没有赶上美国我们就没有那么多能源,没有那么多良好的环境来支持我们发展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选题的意义非常重大。而且刚才天义也讲了,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全世界都在关注。所以,我觉得这个选题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它不是说纪念30周年选择它,可能我们到40周年的时候,这个问题还值得研究。

  第二个特点我觉得这份报告调查深入,观点创新,理论成熟,政策有可行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我听他介绍,我发现这当中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咱们都是搞经济学的,很多电力术语我都不懂,他们把它搞懂,形成这样的报告,必须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要做很细致的分析,而且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用经济学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概括总结出来,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有一些观点我觉得特别新,你比如说只要我们国家电厂大改小了,我们就可以把排放的二氧化硫减少10%,这五年的指标就完成了。这个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第二个还有煤电的技术居然能够到超超临界的发展水平,这也是他们深入调查的结果。

  因此,我觉得这个报告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提出的建议应该说条理非常清晰,具有可行性。关于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应该从火力发电转向水力发电,还要突破核电,我觉得这是将来中国发展的一条路。我们不能长期的依赖煤电、依赖火电。当然这个当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不依赖它了,我们依赖核电了,核电就有安全的问题。类似的这些问题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还有关于技术创新的问题。我觉得技术创新华电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在我们目前这种体制下,我想一个企业好恐怕还是不够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创造一种机制,怎么样让创新成为企业它自身发展的动力。这一点恐怕我们要转变思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创新的这条路上,可能是学习了美国模式。我们在用工制度上,我们在制度的建设上借鉴的是美国的模式。我们逐步打破铁饭碗,把很多研究机构从事业单位改为了企业单位。这些提供了企业的活力,但是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恐怕有一个问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还真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原来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认识不是太深入。因为我们1978年开始注重要发展,发展最简单的就是引进设备、引进生产线,然后去挣钱,挣钱了GDP就上去了。我们发展到现在发现有些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咱们都觉得中国的彩电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价格不断下降。但是我们发现它没有后劲了,为什么没有后劲?原来的显象管被淘汰了,现在所有的平板彩电的显示屏,不管是合资的还是中国人自己企业生产的全都是进口。我们开始进入了上一轮的循环。下一轮我们再向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国家进口平板显示屏的生产线。是不是再走这样的路?恐怕短期还得走,什么原因?咱们的创新体制一定出了问题。我们以前老讲,我们的成果很多,专利很少,但是我们这几年也在增加,一提技术创新各个省报的专利都突然增加了。假设所有的专利都是对的,假设所有的专利都能用于实际,就现在的体制,这些专利不能很快变成生产力。为什么?所有的专利,所有的技术创新需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在进行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专利一直到产品,以至于成熟产品的转化。这支队伍是需要稳定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佳能,大家知道佳能的相机基本上在我国占50%的市场,但是佳能的相机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是佳能本国市场销售的下一代。佳能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他们的研发队伍几十年不变,终身制的。他说这些人是不搞营销的,我们现在恨不得一个科学家最好你能够变成工程家,你能够搞专利,你有发明创造还可以搞专利,搞了专利你可以组织人去生产,最后你得能变成一个营销家,你能去营销,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这个佳能曾经走过一次弯路,他在一款照相机里把所有当时最先进的,他认为自己最先进的技术全用进去了,结果这款相机是投诉率最高的。最新的从理论上来说是最好的,从技术上来说是最好的,在实际运用上不是最好的。这需要有一支队伍不断改进。

  我们打印机大家都是用的激光的,喷墨的我们已经不用了。其实最好的打相片的机子是喷墨的,彩打最好的是喷墨的。佳能为了生产这最好的彩打的、喷墨的打印机花多少年?二十年,十年发明期结束后,再花十年把这个发明变成产品,最后走向市场,一定要成熟的东西才能走向市场。我觉得我们技术创新这一方面,我们要有像佳能稳定的队伍,才有可能给我们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曹新刚才提出来了,在国际经济交往当中,我们在经济的壁垒下降以后,现在主要就体现在技术壁垒上。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标准和保护这两个方面。因此这方面的标准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你提高了自然节能降耗的目标就能够实现。最后再总结一句话,曹新教授带领着这个团队做了一项很好的工作,不仅是对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的贡献,也是对我们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