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闻会客厅:央行为何打出组合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22:46 CCTV-《新闻会客厅》
董 倩:各位晚上好,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上周周五的时候就是5月18号,央行对外宣布将近期将实施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当中包括有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以及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三大政策,三管齐下,在以往的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究竟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将请到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先生,来看看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首先问一下,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换句话说简单来说就是加息,这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这样的一个政策的出台,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 刘尚希:加息实际上是考虑当前的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 董 倩:我们稍微解释得清楚一些,所谓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体现您给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股市最近的繁荣是不是也可以表现为它的一个表现? 刘尚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说大家有钱了。 董 倩:加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加息就是为了让货币再回到银行中来,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刘尚希:加息有双层作用,一个是存款的利率提高,存款的利率提高,那就是你把钱存在银行的收益提高了,钱就会存到银行里头去,吸引这个钱存到银行里去。因为我们知道现在股市非常繁荣,现在炒股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资金从银行利就搬到了股市,所以最近储蓄存款有下降的趋势。 董 倩:说到这儿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多少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居民储蓄在银行里面的钱太多了,怎么能够消化它,但是现在好不容易出去了,为什么要把它吸引回来? 刘尚希:这是针对当前特定的情况出现的,现在股市是非常繁荣,这个背后有风险,如果说现在有种说法叫全民炒股,有的是拿着养老金都去炒股了,如果说只考虑到挣钱,只看到的是财富,没看到背后的风险,这样有可能就会造成问题,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可能就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为了平衡这种股市投资的收益或者银行存款的收益,适当提高存款的利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 董 倩:刚才我们说加息是政策之一,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央行出台的针对于个人的存款的一种态度。 刘尚希:这可能是与股市有一点关联,但是另一个问题,还有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就是,贷款利率提升以后,实际上就起到提高资金成本的作用,资金成本提高了,贷款利率实际上就有资金的价格,这个价格提高了以后,很自然,这个要贷款的人需求就会减少了。 董 倩:刚才我们说到的是第一个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接下来我们再说第二个政策,就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再一次提升,今年以来这好像是第五次了是吧,这样的一个举措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刘尚希:实际上这个政策和提高贷款利率的效果是类似的,它也是起到一个收缩银行的贷款能力的作用,这个存款准备金率越低,银行的贷款率就越强。 董 倩:咱们还要在这儿有必要解释一下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钱利率越高,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钱越多,商业银行可操控的钱越少,商业银行手里可用的钱越少后果是什么? 刘尚希:贷款下降了,他向市场控制的资金就少了,就把这个钱存在银行体系里,就起这么一个收缩流动性的作用。 董 倩:为什么一年、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居然五次提高? 刘尚希:这个采取的是微调的办法,现在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还没有缓解,没有缓解或者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如果说这种流动性相对过剩的状态缓解了,这种措施就会停下来,所以任何时间都是事出有因,出台这个政策是针对这么一种情况出来的。 董 倩:有人管这种微调叫小步慢跑。 刘尚希:这样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震动,这样能够起到一点一点地紧缩。 董 倩:接下来看第三条,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有的专家说其实这么做是要让比如说来自国外投资的这些钱对于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这种汇率的浮动看不准,看不准它就没法投钱,能够产生这样的作用吗? 刘尚希:有一点作用,因为浮动空间大了以后,不确定程度大了,相对来说这个市场的风险就大了,市场风险大了以后,再做这种投资决策的时候,一些钱要进来,要投机的时候他就要考虑风险,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扩大风险,扩大风险使你投资的热情,原来毫不犹豫变成犹豫不决,有的可能原来考虑进来有的,有的退出去。 董 倩:我们看三项政策有对个人,对企业的,有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还有针对国外的一些热钱和外资的,从这三项政策我们综合起来看,在这样的一个特定的时机出台这一系列的政策,有什么背景上的必然性或者说有偶然性的因素吗?必然性、偶然性都是一些什么? 刘尚希:这里面实际上是必然的,刚才说了事出有因出来这些政策,而且出台的这种政策越来越频繁,这种调控政策频繁出现,就表明我们经济生活中流动性相对过剩的状态没有缓解,在某种意义上还在加剧。从现象层面来看好像是一个货币现象,钱多了,钱多了以后,就表现这种钱都要找出路,就容易形成一些泡沫,可能到时造成资产价格的过分上涨。 董 倩:这个泡沫表现在什么地方? 刘尚希:比如房地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它与这种整体流动性相对过剩是有关联的。这个企业有钱,家庭有钱,外面的热钱都进来,都进入这个上面,去炒,这个加大了,这个价格上去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商品的价格是供求因素决定的,如果这个需求过分强劲,价格肯定上去,如果需求萎缩,价格肯定下降。 董 倩:我们看央行选择5月18号这样一个时机对外宣布近期将实行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应该说也是颇具考虑的,因为5月18号是一个周末,经过19号、20号周六周日两天人们都非常期待,到了21号,也就是今天,沪升股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采取这一系列的组合拳的目的是不是有在股市上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效果呢?我们来看今天沪升股市沪指和深指又纷纷创下新高,而且这叫什么?交易量明显放大,叫逆势上扬,我们从今天这样一个效果来看,我们怎么评价央行在上周末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 刘尚希:这个应当这么来看,央行出台的这个政策是一套组合的政策,它不是说专门针对股市而言的。再者,央行出台的政策,想提高准备金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它已经是接二连三地出台了很多这样的政策,实际上人都有一种预期,央行的政策对股市不会产生什么太大影响,比如从以前央行的政策对股市来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可能这个影响非常短,马上就过去了,这个股指一路走高,所以这么一种判断,预期这个政策对它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所以股指表现还在上升。再一个可能,很多的股民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个政策。 董 倩:为什么不考虑政府的政策,0.27存款百分点的上升对他没有吸引力吗? 刘尚希:在某种程度上讲看到的就是股市能挣钱,你看看邻居某某炒股,挣了很多钱,咱们也去炒股,背后有什么风险他很少去考虑,很多人都是这样,尤其是散户,散户现在这种理性的考虑,技术层面的分析,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方面有信息的问题,也有自身能力的问题,很多老大爷、老太太很多他会去关注政策的分析。 董 倩:但问题如果他们不关注,央行出台的很多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又给谁看呢?又是想要影响谁的? 刘尚希:整体来说不是针对这个股市,针对某一个局部的问题,它针对我们国民经济生活中间就是刚才说的,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 董 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现在有专家说,中国经济目前存在,在中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那就是投资高、货币高、顺差高,您是否同意这种总结?您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投资高,刚才我们说了,就是说这个投资相对于消费来说是过热的,所以叫投资高,货币高是什么意思? 刘尚希:货币高就是刚才说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货币高,所以银行不得不采取很多的政策措施,除了刚才讲的这些以外,以前还用到的发行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实际上从国民经济体系中间获得货币。 董 倩: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顺差高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刘尚希:顺差高就表现为进出口的不平衡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强劲,外国人看了都非常吃惊,我们这个进口相对来说速度比较慢,一个是出口多,进口少,这样就是顺差,进口贸易,是顺差,顺差除了贸易因素以外,还有FDI直接投资。 董 倩:贸易顺差高对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顺差高就说明我们赚钱多是不是? 刘尚希:对,大概可以这么说,但是不准确,因为你到国外,我们过去叫换汇,叫创汇,你可以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只要把美元换回来就叫创汇了,现在这种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就得考虑我能不能挣到钱,不是说把美元换回来就挣到钱了,比如我是一家企业,这个产品出口到美国去了,我要算账的,这个成本是多少,我出口了多少,挣了多少美元回来,再换成人民币一算,能不能赚到钱,换回来美元,那你不一定就是挣到了钱,这个顺差这是两码事,所以有顺差,不一定表明你就能挣到钱了。所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有句话讲得很精确,就是说顺差在中国,利润在外国,那就是说这种换来的外汇可能就是成本很高的,或者说有些成本根本没有计进去,比如说环境的成本,劳动力的一些成本,可能是靠这种压低要素的成本,出口到美国,挣了一些外汇回来,对企业来说可能是挣到钱了,对整个国民经济来算账,可能是增产不增收的,你是出口的规模很大,量很大,但是你挣到的钱对企业来说是薄利多销,也是微利,但是对社会来说是没算进去的,这个未必是赚钱的买卖。 董 倩:顺差如此之大,而且一季度我们来看,顺差又在增大,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允许会带来什么样影响? 刘尚希:顺差大了以后,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比较大了,这是一个影响。再一个影响,这个顺差大了以后,使这个货币政策自主性就大大减弱了。 董 倩:为什么? 刘尚希:这个很简单,所有这些出口的产品在国外挣到的这些钱,最终都要换成人民币,我们有一个外汇结算,换成人民币,你换的时候等于是增加了基础货币,这个货币政策就没有办法去自主地进行调控了,你就不能根据国内的经济状况去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你只能说是有多少外汇,要换成人民币,那你就得给他换,他一换这个人民币就出去了,所以这个自主性就没有了,所以货币政策在这么一种出口顺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就越来越差,或者讲越来越弱。 董 倩: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三个问题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目前这个阶段下,我们面对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方式又会是哪些呢? 刘尚希:现在针对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能采取的手段基本上都采用了,针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出台了一套组合拳,针对投资过剩的问题,现在应该是投资控制行政的一些手段进行控制,再提高一些商业准入的门槛,这些都是一些控制的办法。顺差过大的这个问题,现在采取了降低出口退税率,限制一些资源性消耗能耗高的产品的出口,这一些实际上都是采取这个措施。另一方面扩大进口,这些措施可以说现在是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能采取的措施,我觉得是在宏观调控的角度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个经济的手段、行政的手段、法律的手段现在都用了。现在我看再想什么新招,现在比较难,现在就是对这些调控手段、调控措施怎么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它能够得到落实,或者说出台的这些宏观调控的措施怎么形成一种合力,不要去相互抵消,在这方面可能要做文章。其它的要说再想什么新的招,我是一下子想不出来。 董 倩:5月18号对外宣布的那个组合拳叫新招吗? 刘尚希:这个实际上不算什么新招。 董 倩:但是以前跟以往的区别好像以往都是一条一条地出,这一次是捆绑出台。 刘尚希:对,捆绑出台,这就是像看病一样,这个病比较力气,加几味药,一下同时并举,这样可能才达到效果,但是每一味药也不能下得太重了,下得太重了可能就承受不了,产生副作用。这个宏观调控从政策措施出台,实际上就跟看病的道理是一样的,根据这个病情的情况,来决定采取什么药方,这个药方怎么调整,怎么组合,看这个病到了什么阶段,同样是感冒,可能用的药还不一样,那就是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来说的。 董 倩:到哪个村唱哪个村的山歌。 刘尚希:对。 董 倩:所以刚才您提到一个概念,解决这些问题不是说扬汤止沸的问题,而是釜底抽薪的问题,记得您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个观点,宏观调控是治标的措施,是不是跟刚才我的那种形容有可以类比的地方? 刘尚希:对,宏观调控我的理解是一种治标的办法,因为在根治的一些问题,我们发展模式的问题,过分依赖出口,形成这么一种模式,再就是靠大量的投入维持高增长,这都是与我们的发展模式有关,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所以它解决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问题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你就没法去逐步解决它,我觉得这个是根本的问题。你现在没有解决以前怎么办呢?那你只好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现在也有人说把宏观调控的概念扩大了,有的把宏观调控说成调整经济结构也是宏观调控,把环境治理、降耗减排这些也算宏观调控,还有土地的管理控制也是宏观调控,现在宏观调控的概念内容好像是扩大了,实际上这些问题我感觉到,有些是属于国民经济的管理问题,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我觉得宏观调控应当是一个相继决策的问题,它是当前眼前最紧迫的问题,出台政策措施,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但你想一些环保的问题,市场准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说你今天搞了明天就不需要了,它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 董 倩:听完您这些说的内容之后我就在想,可能这就好像中医和西医的问题,当出现一个急症的时候,可能用西医最好,我们就采取西医的方式,赶紧把这个病小病先治好,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用中医这种方式方法让它调经理气,让它气血要通,这样整个人体才能正常运转,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同样如此。 刘尚希:你这个比喻非常好,非常形象,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宏观调控政策确实有点像西医的办法,但是西医应急是非常有效的,这个病来得很急,哪个地方长了个什么东西,开刀,动个手术,这个病马上就消除了,但是如果肌体,这个素质没有提高,你的整体健康状况没改善,这个病灶迟早还会出来,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理顺,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在不断地出现,这样宏观调控越来越频繁,就像这个道理,就像身体很弱的一个人,今天感冒了,明天又感冒了,不停感冒,不断地看,好像医生看不好似的,不是医生看不好,就是你身体素质太差了,这就要通过你刚才说的中医的办法,要调理,调理以后他的身体状况好了以后,很多病自然就没有了。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供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