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敢明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陆续推出,药品价格也已经成为受普通百姓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记者的一番调查表明,我国医药市场的价格管理目前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药价虚高使药品市场成为一个暴利行业,不知道有多少患者在接受“白衣天使”的诊疗的同时,处方抓药已被莫名其妙地被他们“宰”了一刀。
净化市场,打破价格垄断,还消费者以“阳光消费”,已经成为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显然,我们不应该对这个与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领域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熟视无睹。
药品回扣丑闻曝光
今年4月,某药品生产企业的厂方代表在宁波乘坐出租汽车时,不慎把一个信封落在车上。拾金不昧的司机将这个信封交给了上级部门。结果,这个信封却揭开了宁波医疗界的一个特大丑闻。原来在这个信封里不仅装着近4万元的药品回扣款,还一一注明了每一个医生该得的款项,宁波市某传染病医院近40名医生列于名单之中。这些医生都由于在给病人处方时指定用了这家药厂生产的药,所以都能得到数额不等的回扣。这个信封被迅速上交到了宁波市有关部门。最后,这家传染病医院有32名医生受到了处理,后又有4家药厂的药品在宁波被禁止销售。
宁波事件在媒体曝光以后,医疗界的回扣问题开始受到业界的重视。然而,令消费者感到无奈的是,就在宁波事件的风波刚刚平息不久,又一桩更大的药品回扣丑闻在上海被查出。今年8月,在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组织的一次突击行动中,注册在山东文登的一家医药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受到了执法人员的查抄,在这次查抄行动中,执法人员在一个柜子里发现了一个秘密的账本,上面详细地记录了上海100余家医院药房的主管收受回扣的情况,时间、地点、人物、款项一应俱全,总共涉及金额达到49万元。执法人员把这个账本拿回去进行研究,有关人员觉得事关重大,准备进一步彻查,第二天就赶到这个办事处实施立案调查,然而让执法人员懊丧的是,这个平常并不起眼的办事处,此时已经人去楼空了。
药品生产企业向医生发“红包”,以此来拉近医生与自己的感情距离,让他们在进行处方时尽量多开自己企业生产的药,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的行为,应当列入禁止之列。而医生乐意收受药品生产企业发出的回扣,不仅败坏了医德,也会使医疗质量严重下降。这两种不规范行为的最终结果,便是加重了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来,在我国老百姓中出现了“生不起病、看不起医生”的忧虑,药品市场普遍存在的回扣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暗箱操作推高药价
其实,在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中,向医院派发“红包”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北京三九万东药业公司的一位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了药品的流通途径。他认为,回扣实际上已经成为药品生产企业的一条生存游戏规则。一般的利润分配原则是,医药公司可以拿到药品批发价的5—15%,医院拿到10—30%。除此以外,药品生产企业还都有一个额外的费用,就是所谓的“临床费用”,这种用于维护企业与医生之间关系的花费可能要占到药品批发价的30—50%。
很显然,药品购销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是造成回扣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药品有近1万种,但属物价部门定价的药品只是其中的极小一部分,大部分药品可以由企业自行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药厂正是利用这一政策,将药品的出厂价大幅度提高,他们采取的手法一般都是多计费用、虚列成本,以此来扩大利润空间。本来,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这种高价药是不应该有市场的,但企业在推销过程中又开出高额回扣,使这种高价药有了广阔的市场。而在流通环节中,由于医药批发企业过多过滥,出现了大量的非法药品交易市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自然也使药价居高不下。
还必须看到的是,目前在医疗界普遍推行的“以药养医”的医疗机构运营机制,也进一步助长了药品流通领域的这种不正之风。据国家计委有关部门人士的介绍,由于我国的财政补偿有限,不能够维持医院的正常开支,因而长期以来医疗机构都实行“以药补医”的运营机制,即医疗机构可以通过销售药品来获得加成收入,一般的加成比例是药品购进额的15%。药品销售越多,医院得到的批零差价就越多,得到的药品加成收入也就越高。在这样的一种机制之下,有的医院甚至卖药比治病的“积极性”更高,许多医院的加成比例也早已突破了15%的行业公认规则。
业内人士认为,泛滥成灾的暗箱操作使药品购销过程失去了有效的监控,“以药养医”的机制又加剧了这种失控的程度,从药品定价直至医生开药,药厂、批发商、医药代理、医院、医生,都可以用种种名义在药品价格上层层加码,从而使药价严重虚高,最后自然都是由患者来“买单”。据有关部门调查,在目前的药品流通体制中,药厂的生产成本其实只占最终药价的30%,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到了30%,其余40%都是流通中产生的成本,而其中又有起码30%属于不良成本。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如果消除了药品流通中的不合理因素,我国目前的药品市场有30%左右的降价空间。
药品招标效果不理想
从去年开始,我国政府部门开始对药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其中力度最大的一个动作是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期望以此使药品市场的秩序走向规范化,把药品购销公开化,用“阳光”来消灭“黑洞”。去年7月,卫生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医药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管理工作若干规定》,卫生部还单独发出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其后,药品采购招标便在河南、海南、辽宁、福建厦门等地展开了试点。
药品招标被称为“阳光采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药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本身的不完善,“阳光采购”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有的药品企业打出“合资”的招牌,把本来很便宜的国产药品贴上一个洋名,价格随即猛升。比如有一种感冒针剂,核心成份是青霉素,每支成本不过0.60元,但厂家添加了一点无关紧要的成份以后,便成了“合资新药”,价格升到了150元,在有的招标会上甚至卖到了600元一支。有的只不过是换个批号,换个包装,同时也就换了价格。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原来一瓶100片,换成盒装以后一盒只有30片,价格却涨了好多。
招标的目的之一是削减医疗机构的不合理利润,但由于没有割断医院与药品市场的联系,多数招标仍由医院主导,即使委托中介机构组织的招标,投标规则也是由医疗机构来制定。在利益的驱使下,既是买方又是主办者的医疗机构很容易操纵招标的过程,因此依然难以避免暗箱操作和不合理行为。一些地方在药品招标活动中,通过各种不规范的手段,大肆压低医药生产企业的中标价,但却并不降低对患者的药品零售价,这样一来,医院的利润空间反而比招标之前更大了。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南方某市13家医院去年6月份联合招标,在中标的199种药品中,只有12%的药品微利,其余药品的中标价都低于销售成本。而北方某市卫生部门提出的一些药品招标价格,仅为这些药品批发价的10%左右。不少药品生产、销售企业都说,像这样的招标,中了标的是找死,不中标的是等死。
净化市场要多管齐下
我国药品流通市场的无序状态,最终坑害的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进医院,面对着难以辨识的“药价黑洞”,不知道“吃了多少不该吃的药”。其结果便是,在以往的公费医疗时代,单位的公费医疗开支猛增,成为许多企业不堪承受的负担;而在医疗制度改革以后,由于药品流通秩序的混乱没有得到根除,客观上使这种改革的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业内人士认为,要改变我国药品流通秩序的混乱状态,最主要的就是应该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净化市场,为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据悉,今年12月开始,我国新的《药品管理法》开始生效,这一新的法规的威慑力在于,对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过程中“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其他利益的”行为,都有了详细的处罚规定,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现在在医疗界普遍出现的回扣,可以沿用国家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加以治理。业内人士认为,在严厉的法律规定面前,相信回扣风会收敛许多。
虽然目前的药品招标出现了许多漏洞,但并不说明这种方式应该淘汰,而是应该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业内人士指出,药品招标应该更多地采用网上招标的形式,这种招标方式由作为第三方的中介机构来进行操作,整个过程是一种“人机对话”,割断了供需双方的关系,招标投标信息、评标办法和标准、评标结果、中标结果都在网上公布。这样,整个药品交易过程在完全透明和有效监控的环境中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限制了购销双方私下交易带来的不正之风,可以起到消除不良购销成本的效果。
通过多管齐下的整治措施,药品流通市场的无序状态终有一天会结束。最近,上海市卫生部门已经对多种药品进行了统一降价,降价幅度平均达到30%,就反映出了明显的效果,消费者因此而得到真正的实惠,可以放心地看病,放心地吃药,不必再担心在看病求医的过程中“吃到了不该吃的药”。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