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清算市场6月起开放 银联垄断12年局面终结

2015年04月23日 02:39  新京报  收藏本文     
银联垄断终结(版面截图) 银联垄断终结(版面截图)

  清算市场放开 银联垄断终结

  符合要求的机构可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分析称为第三方支付开了正门

  厉兵秣马30载,VISA、MASTERCARD等国际卡组织巨头迎来了中国清算市场的开放。

  4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从2015年6月1日,符合要求的机构可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在中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这意味着在中国清算市场一家独大12年的局面被打破,中国银联将告别垄断时代。

  “5年经验”卡住一大批机构

  根据规定,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需要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至少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持股20%以上的单一主要出资人,或者符合规定条件的合计持股25%以上的多个主要出资人;且提出申请前应当连续从事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等业务5年以上。

  央行[微博]表示,银行卡清算业务包含持卡人、商户、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的大量金融信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关系到银行间清算秩序,因此,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

  “门槛还是比较高的,5年业务经验,就是说2010年5月以后从事支付业务的都没有资格,这就刷走了一大批。还有连续3年盈利的要求,目前看银行、以及支付宝[微博]、腾讯这些第一批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问题不大。”一支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国际卡组织要做的准备更多。央行要求在中国境内要有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这对于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不是问题,但对于国际卡组织确是个难题。“在其他国家地区还没有这个先例,如果要真正建立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和系统估计至少也得一年半载。”一熟知国际卡组织人士表示。

  对于境外机构而言,中国清算市场开放这一消息等了近3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1988年,万事达成立北京代表处,5年后VISA也来到中国设立代表处,多年来,中国的银行卡清算市场始终未能开放,国际卡组织只能分享中国人境外消费的部分市场。

  2010年6月,VISA与银联“反目”,VISA封堵中国银联部分境外通道,最终WTO[微博]定案:银联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垄断行为,但需要尽快开放境内支付清算市场。中国支付清算市场开放提速。去年10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据了解,央行将在近期发布细则,将明确线上和线下跨行交易清算规则、发卡标准、账户管理标准等,以及申请成立卡组织的准入门槛等。

  银联垄断清算市场12年

  成立于2002年的银联,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的支付清算组织,在国内从事支付业务必须通过银联渠道。

  按照相关规定,国内每刷一次卡,提供刷卡机的商户都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发卡银行拿走70%,提供POS机的银行或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拿走20%,银联拿走10%。坐收政策之利,银联一直备受垄断指责。

  清算市场开放后,冲击最大的就是银联。银联总裁时文朝曾表示:“银联就此将要‘裸泳’了。”面对已经摆在眼前的竞争,中国银联昨天表示,将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同样的监管条件下,依法合规开展平等的市场竞争。

  事实上,银联对此次市场开放早有准备,去年底就提出“二次创业”的概念,目前正逐渐退居机构客户身后,扮演起平台服务角色。

  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这两年来银联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也不那么“官僚”了,一直在寻求创新发展,但由于原来的国企体制机制原因,有些想法执行不到位,转型并不那么容易。

  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 对话专家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

  清算放开为第三方支付开正门

  针对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4月22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想加入清算组织,有了开正门的途径。

  注册资本10亿门槛是必要的

  新京报:银行卡清算机构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门槛是否高?

  杨涛: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门槛是可以的,在我国门槛的设置是有必要的。

  银行卡的清算组织从全球来说都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基础设施需要有一定的综合实力才能适度的控制风险,才能满足在清算过程中清算的需要。所以,有一定层次的准入和门槛是为了实现市场开放竞争效率及金融风险可控之间的平衡。

  新京报:银联的垄断地位是否会得到威胁?

  杨涛:从市场份额来说,短期内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银联从2014年以来开始着手二次创业和转型,从整个国内零售支付、清算市场及银行卡产业来说,份额是越来越大的。在整体蛋糕越做越大的情况下,适度竞争不是一件坏事,对于银联转型也是一件好事。

  重新做一个品牌难度很大

  新京报:新组织可能从哪些方面突破?

  杨涛:细则没有出来之前很具体的条例不太好说,但是不管怎样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卡的品牌上银联的标识具有突出优势,其他机构重新做一个品牌来竞争,难度和压力很大。

  新的清算组织要想突破,一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从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上突破;二是在提供更有效的新服务上拓展文章。

  新京报:外资及国内第三方支付各自有何优势?

  杨涛:对于外资机构来说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多年的竞争经验,和境内的清算组织形成互补。

  而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想要加入新的清算组织,尤其是以前已经从事跨行清算功能的,有了开正门的途径。原来无有效规范下做的一些事情,现在走到阳光下。

  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 热点问题

  谁会是第二个银联?

  清算市场开放后谁会是第二个银联?

  老牌国际卡组织苦心经营30年后志在必得。“VISA将对新颁布的决定予以研究,并且期待相关监管机构能够颁布进一步的实施细则。”VISA中国昨天表示。

  虽然在中国蛰伏30年,但外资卡组织一直只能做中国持卡人的境外业务,他们最期待的是通过在境内发行人民币信用卡占领市场,从而带动这些持卡人在境外的刷卡消费。但是外资机构之前一直做双币卡,重新开始做人民币卡,短期内不太可能威胁到银联。

  在国内支付机构中,目前主攻线上的支付宝与拥有最大线下收单的工商银行参与清算市场呼声最高。就在昨天,记者从蚂蚁金服证实,支付宝的注册地址已变更为浦东新区陆家嘴软件园,注册资金恰为10亿元。“注册地变更为上海是为了国际化发展。”蚂蚁金服公关部人士称。而在此之前,支付宝会做“线上银联”的声音最多。

  但也有对这个市场不是特别感冒的“大腕”。拉卡拉总裁孙陶然对记者表示,不会申请支付清算牌照,他认为“中国银联已经把跨行转接的体系建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做渠道和用户就可以了。”

  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银行卡清算市场向外资开放以后,单一带有VISA、万事达等卡组织标识的银行卡在境内POS机上无法受理的局面将成为历史。

  未来,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JCB等,都可能通过其会员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信用卡。也就是说,除了消费者已经使用多年的银联卡,以后将有更多品牌的银行卡可供选择。

  市场中有了更多竞争者,商户得到的收单服务也将更加完善。有业内人士猜测,目前收单市场中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7:2:1”的分成比例可能会有调整,商户的经营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并可能更多地让利给消费者。

  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原标题:清算市场放开 银联垄断终结)

文章关键词: 清算市场银联第三方支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南京检方不批捕虐童养母 公安部官员反对
  • 体育欧冠-C罗助皇马绝杀10人马竞 尤文晋级
  • 娱乐周冬雨承认恋情年初交往:以后会拉窗帘
  • 财经银行卡清算市场6月起开放 银联垄断终结
  • 科技数千万社保用户信息或泄露 超30省曝漏洞
  • 博客女主持王宁:一个我最不愿意回忆的人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王石剑桥受勋田朴珺盛赞:是我儿子多好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牛市背后金融结构正积极变化
  • 叶檀:自贸区负面清单是张国际谈判牌
  • 贺江兵:中国银行业黄金十年行将结束
  • 杨红旭:多数人误解了中国楼市泡沫
  • 朱大鸣:股市半夜鸡叫该叫还要叫
  • 陶冬:港股A股化与金融大时代
  • 天天说钱:人民币今年要干件大事
  • 叶檀:新证券法成功的两个根本
  • 徽湖:预测北京房价下降者一身冷汗
  • 张庭宾:降准能同救股市和经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