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全文(7)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 11:43  外汇管理局网站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传统商品出口触底回升。2010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70亿美元和2174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6%和41%,均高于同期总体出口增幅。传统商品中,服装出口532亿美元,增长16%,2009年全年为下降1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57亿美元,增长32%,2009年全年为下降11%。

  大宗商品进口大幅增长,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恶化。2010年上半年,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调的情况下,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普遍上涨。其中,原油进口1.18亿吨,数量增长30%,进口额增长113%;铁矿砂进口3.1亿吨,数量增长4%,进口额增长53%;铜进口223.2万吨,数量下降0.2%,进口额增长70%。受此影响,今年1至6月份我国贸易条件月均较上年同期恶化了15%。此外,上半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026亿美元和1888亿美元,同比均增长46%,低于总体进口增幅。

  专栏3

  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一直实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管理制度。该制度通过逐笔匹配企业的货物流和资金流信息,对货物贸易外汇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近年来,随着外汇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一对应”的传统核销管理模式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为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切实实现外汇管理方式转变,外汇局积极研究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并确立了以总量核查为特点的改革思路,将管理环节从收付汇前转到收付汇后,管理对象从逐笔收付汇行为转到企业主体收付汇总量,管理方式从现场的柜台业务转到非现场的电子化监测分析,从而实现贸易收付汇真实性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010年5月1日,进口付汇核销改革首先在天津、江苏、山东、湖北、内蒙古、福建以及青岛等七个省(市)试点。试点主要内容:一是合规企业的正常进口付汇业务无需再办理现场核销手续;二是取消银行为企业办理进口付汇业务的联网核查手续;三是外汇局对企业实行名录管理,进口付汇名录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企业异地付汇无需再到外汇局办理事前备案手续;四是外汇局利用核查系统,以企业为主体进行非现场核查和监测预警,针对异常交易主体进行现场核查,确定企业分类考核等级并实施分类管理。

  进口核销制度改革是外汇管理部门探索有效监管与贸易便利化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一方面,促进贸易便利化,维护涉外经济健康发展。实施进口付汇核销改革给银行、进口单位业务办理提供极大便利,不仅有效整合了进口付汇法规文件,而且使绝大多数企业退出了具体的核销手续,减轻了企业和银行柜面压力,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发挥了外汇管理服务经济的功能。另一方面,实施主体监管,提高进口付汇管理的针对性。在便利大部分企业的同时,加强了对贸易主体异常外汇收支行为的监控,以企业贸易收支总体风险状况与异常行为作为监管重点,集中监管资源,加大对风险企业的核查力度,有效监测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出入。

  (二)服务贸易

  2010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收入为775亿美元,同比增长41%,服务贸易支出为892亿美元,增长25%;逆差117亿美元,下降30%。我国服务贸易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服务贸易收支总额较快增长。2010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额1667亿美元,上升32%。除个别项目外,服务贸易各项目收支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运输、建筑、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及特许费和电影及音像项目收支规模增速均在40%以上。

  服务贸易逆差有所下降。在13个服务贸易项目中,2010年上半年有7项呈现顺差,6项呈现逆差。呈现顺差的项目主要是其他商业服务、建筑、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顺差分别为75亿、38亿、33亿和26亿美元。其中,其他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在2009年同期为逆差。呈现逆差的项目主要是运输、旅游、保险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分别为141亿美元、26亿美元、65亿美元和62亿美元。另外,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由2009年同期的小额顺差转为当期小额逆差。

  图2-4  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情况

  运输项目逆差大幅增长。2010年上半年,我国运输项目收入152亿美元,增长43%,支出292亿美元,增长48%,收支总额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27%,占比上升3个百分点,逆差141亿美元,增长54%。我国运输服务以国际货运为主。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境内企业对国际货运服务的需求上升,带动运输服务支出更快增长。

  旅游项目逆差略有下降。2010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收入219亿美元,增长20%,支出245亿美元,增长16%,收支总额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28%,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逆差26亿美元,下降8%。2010年上半年,来华旅游人次增长6%,其中,以过夜旅游为主的外国人入境人次快速增长,带动住宿、餐饮、景区游览、购物等旅游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旅游人次较快增长,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国际化,使得因私出境旅游和留学等支出逐步扩大。

  其他商业服务由逆差转为顺差。2010年上半年,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其他商业服务收入160亿美元,增长96%,支出86亿美元,下降10%,收支总额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15%,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我国转口贸易的较快增长、对外经营性租赁服务输出的增多,推动该项目由上年同期的逆差13亿美元转为顺差75亿美元,对缩减服务贸易逆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服务贸易主要伙伴国家/地区基本保持稳定,集中度较高。服务贸易收支前十名伙伴国家/地区占全部服务贸易收支的78%。其中,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家/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家/地区排名前五位的仍是中国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澳门。

  (三)直接投资

  1.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较快增长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撤资清算等流出105亿美元,下降45%;净流入564亿美元,增长95%[2]。2010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金融和非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均呈现增长态势。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34亿美元,增长近4.6倍;非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636亿美元,增长34%。

  图2-5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及其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国际收支平衡表。

  非金融部门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地较为集中。2010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资金来源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美国、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韩国、法国、开曼群岛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前十位国家/地区在华投资金额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总额的92%。

  来华直接投资的行业比较集中,且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上半年占比分别为41%、21%、7%和6%。这些行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均呈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56%、151%、173%和22%。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撤资清算以及外方股东贷款的下降较快。由于上年同期美国银行等境外银行减持境内银行的股权投资导致上年同期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撤资清算金额较高。剔除该因素的影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出增长97%,主要为非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撤资清算资金的大幅增长。

  2.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上升

  国际收支统计,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5.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6.2亿美元;

  2.对外直接投资

  据国际收支统计,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其中,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6.2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对外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出79.78亿美元,同比增长342%。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