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周小川:与大国央行同行的23载
宓迪
“你猜呀。”今年两会的一场记者会上,面对高喊“谁是您的接班人?”的疑问,周小川笑言。
这个答案在3月19日揭晓。
今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易纲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正式挥别了与其同行23年的地方。
从科技出身的音乐剧爱好者,到二度折桂“孙冶方奖”的金融学者,周小川的身上贴有众多标签。然而,在诸多他人勾画的面相中,“在任时间最长的央行行长”无疑是最醒目的一个。
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商业银行改革、“811汇改”,周小川的名字已经同中国近年来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紧紧系在了一起。自1995年调任外汇管理局局长,在与央行同行的23年中,既有人称其最大功绩在于使中国“避免了金融危机”,也有论断质疑其“货币超发”之政策,面对种种评价,周小川曾坦率地说:“也许能更好”。
“经过这么多年在金融系统工作,事情太多了,所以很难挑出来说哪件重要,哪件不重要。”3月9日,有记者问周小川央行行长有哪些难忘和遗憾的时刻,他说:“我觉得有幸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进,是很有幸的一件事。”
【学者】“工科出身”的音乐学院教授
1948年1月,江苏宜兴市的一户人家又添新丁。时任东北军工部直属二厂厂长、工程师,后担任机械工业部部长的周建南,给小儿子定下了名字——“小川”。
“小川”,新华字典说其有川流不息之意。
七十年过去,这位“史上任职最长”的行长,似在用数十载的经历,定义着字典中的说辞。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今日在金融大展拳脚的学者,早年却是工科起家、下过乡,并深谙古典音乐。
据《人物》报道,1968年,20岁的周小川从北京八中毕业两年后,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852农场。在这个靠近俄罗斯、被形容为冬天“严酷”且“漫长”的农场,“整整呆了4年”。
四年的光阴,也给了周小川阅读和思索的空间。他在852农场的山东籍师傅日后对媒体回忆称,周小川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非常好学,经常捧着书苦读。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曾记起,周小川对他说过,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周小川发掘了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收集的唱片叠起来高达“五英尺”。
古典乐,是周小川的爱好之一。
知乎用户“嘉斯特”曾发文称,2014年10月,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斯特劳斯歌剧《艾莱克特拉》,著名指挥家迪图瓦指挥。开幕前不久,《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陪同小川一起走进来看剧,而此时正值政协会议的日子,可谓“忙里偷闲”。
据新华社报道,到过周小川办公室的人,在发现书柜中涉猎广泛的各类书籍的同时,还会发现作者署名为“周小川”的音乐剧文集、悬挂于墙上的西方抽象派绘画作品。
2002年,周小川与肖梦撰写的《音乐剧之旅》一书出版,这本书早在其任职中国建设银行行长时便已着手撰写——“如果你对戏剧、音乐、舞蹈以及其他视听艺术表现形式有兴趣,而又错过了或疏忽了音乐剧、你可能会遗漏掉本世纪最重要且发展最快的一项文化成果。它将让你后悔不已。”书的简介如此描述。
“第一本音乐剧入门书,后来才证实这个周小川就是周行长啊”,在豆瓣读书板块中,有网友对该书做出上述短评。据《北京青年报》日后的报道,按该书责任编辑王勇的说法,当时的周行长还在中央音乐学院兼职教授音乐剧。
指针再度拨回30年前——1972年,后来的“音乐学院兼职教授”周小川,作为第二届工农兵学员,被送到北京化工学院四系仪表自动化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室工作。此后,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他考上了机械研究院系统工程应用工业研究生。
若无意外,“科技出身”的周小川本应在工学的路上继续深耕。
【拐点】钱学森的鼓励:转行经济二度折桂“孙冶方奖”
他遇见了钱学森。
早先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中,周小川曾透露,在系统工程专业期间曾受到钱学森的鼓励:“钱老那时候就跟我们谈过,而且鼓励我们,我希望我们这个系统工程学科里边,有一部分人搞社会研究,当时宋健同志搞人口的模型,有一部分人搞经济研究,他就说你去搞经济研究。”
相较恩师,父母的影响则为潜移默化。“我的父母长期都在工业部门从事经济工作,受他们影响,我从小就对经济问题比较感兴趣”,周小川日后向媒体表示,自己从事金融工作,也受到父母的影响。
“周小川,1982级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1985年,37岁的周小川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修经济系统工程专业。时至今日,这条记录依旧保存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官网中。
毕业,对于周小川的学者身份只是开始。
作为享受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媒体统计,周小川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已经达到上百篇、著作十余部。
1994年,已担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的周小川,所撰《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一文,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这一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三年后,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政策建议》再次折桂。
此后,周小川先后担任外汇管理局局长、证监会主席以及央行党委书记、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与职场同步“井喷”的,还有学术。
资料显示,自1999年到2004年,担任清华经管学院的兼职教授、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的周小川,已在清华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10余名。如今,周小川的名字依旧停留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名誉/兼职教授名单上。
刊登在清华经管学院官网上的《周小川教授二三事》,揭示了周小川的教授一面:2003年9月,周小川请在清华就读的三位学生到人民银行吃午饭,并在席间对学生们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指导,“每个学生的汇报他都听得很仔细,关键之处还要加以询问或点评。学生介绍完自己的研究情况之后,他会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还和学生就一些分歧或不清楚的地方进一步讨论。”
在学生们眼里,周教授“平易近人,说话间常带着笑容,没有一点拘束的感觉。”SARS流行的那一年,他的一位学生感染住院,出院后,周小川还当面进行了慰问,了解了学生的恢复情况,并嘱咐要注意身体,加强营养,令学生“十分感动”。
【行长】操刀商业银行改革 大国行长“超期服役”
“史上任期最长行长”,是这位学者派行长的又一标签。
从2002年12月至今,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已逾16年;如果算上其1995年调任外汇管理局局长,周小川与央行“结缘”已有23年,对于年已古稀的周小川,几近他目前人生的三分之一。
“史上任期最长行长”无疑使周小川成为众人眼中“特殊的一个”。这份特殊,萌于1997年,成于2013年。
“中国的金融是一个大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中国的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外诸多主流媒体对中国金融做出上述严峻描述。
“外界媒体重点抨击的就是中国的银行搞不好、不可能搞好。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改革既是有必要的,又是可行的。这当中会有争论,但改革要有魄力,要有前瞻性,不可能一点风险也没有。”在2004年这段周小川的采访中,还能够看到他在这一阶段的压力。
彼时,大型商业银行报告的不良资产率是25%,市场的估计基本在35%~40%,这被一些媒体用“中国的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来形容。
“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国际国内很多人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比较悲观,失去了信心,外资也不敢进入中国金融业。”在《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回顾和展望》中,周小川总结了当时的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以后,国家决定启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按照核销已实际损失掉的资本金、剥离处置不良资产、外汇储备注资、境内外发行上市的财务重组“四步曲”方案,全面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体制机制改革。
这当中,身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周小川被认为是改革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之一。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回应国有银行的改革思路、澄清外界的误读,一时间成了国有银行改革的代言人之一。
“挂牌并不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转换经营机制才是改革的实质和核心。”他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大会都说起了这句话。
十年来的奠基,成就了周小川2013年的“特殊”。
当年3月,周小川被选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突破年龄限制,成为首位“三连任”的央行行长。此前没有进入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外界一度解读周小川将退休。
“留任要职往往意味着肯定,但对65岁的周小川而言,可能更多地意味着责任。”新华社的一份报道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对于周小川的“超期服役”,有观察人士指出,一是决策者担心市场会出现剧烈波动;二是在金融改革大背景下,短时间内亦难觅像周小川这样,拥有丰富的金融系统经历、深受国际认可的继任者。
三连任,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成为了某种“必然”。
一行三会金融体系下,央行行长身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来势汹汹,分业监管容易产生监管的真空和监管套利,诸如互联网金融谁来管、怎么管这样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当时的金融监管者们一一厘清。
这一切,终在今年3月得到了回答——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提出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易纲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今天,周小川正式挥别了与他同行23年的央行。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