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前瞻(2)

  第五,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引导企业减少投资盲目性。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加大对公共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切实减少体制性无效投资和腐败。规范地方政府负债行为,提高政府负债尤其是隐性负债的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明确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避免信贷资金财政化。通过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信息引导、产业准入和信贷政策等手段,对社会投资方向进行引导,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六,改善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应以实现“增量稳价”为目标,坚持扩大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并举。一是针对“假按揭”、“假首付”和“二套放贷”标准放宽等问题,严格执行银监会近期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收紧二套房贷政策,切实防范按揭贷款风险,严防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二是加快土地供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弥补未来一段时间普通商品供给萎缩造成的市场缺口;三是研究和尽快推出物业税,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四是完善住房制度改革,为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

  【消费篇】

  消费稳定较快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消费内在动力的推动下,今年消费需求呈现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成为遏制经济持续下滑的重要支撑。下半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中加快的走势,初步预计,2009年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760亿元,名义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5%,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实际增速提高有利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上半年消费需求增长势头好于预期

  今年上半年,消费需求持续回升,增速稳步加快,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上半年消费需求增长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平稳,实际增长连创新高。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特征之一是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呈现持续稳定的态势,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长15.0%,前6个月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保持在14.7-15.2%,各月增速差距不超过0.5个百分点。与名义增长不同,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逐月提高。当前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来的新高,与1985年实际增长的最高纪录17.2%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城乡消费增长出现逆转,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今年上半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4%,城市消费增长14.0%,农村快于城市2个百分点,这是今年连续第6个月农村消费增速超过城市。农村消费快于城市,农村消费对总消费的贡献呈现提高之势,是消费需求和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加快。进入2009年以后,随着扩大消费政策发挥作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有所加快。一季度城乡居民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以及娱乐文化消费实际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成为推动居民人均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第四,政府消费增长较快。2009年中央财政计划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为7284.63亿元,增加1653.34亿元,增长29.4%。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下降2.4%,而财政支出增长26.3%,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3.9个百分点。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一部分是投资性质的,另一部分则具有鼓励和扩大消费的性质。

  下半年消费需求将呈现稳中加快走势

  上半年我国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对于扩大内需、遏制经济持续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半年消费内生增长动力和扩大消费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活跃,消费需求将继续呈现稳中加快的增长势头。

  第一,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有助于消费者增强信心扩大支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前景趋好,有利于消费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据人民银行调查,居民对二季度就业形势的预期较一季度有所好转,就业预期指数为-2.5%,比上季提高10.2个百分点。

  第二,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政策将对消费增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不断完善将促进汽车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国家各项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推动我国汽车消费逐渐由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扩展,价位低、耗油量少的汽车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目标,第二轮汽车消费热潮正在掀起。

  二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住房消费持续回升。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强劲复苏迹象。由于当前的住房需求主要是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购房者的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较强,因而商品房买卖市场从低迷走向复苏的周期不会太长,预计下半年住房消费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家电产品消费将成为住房汽车之后的新热点。一方面,随着农村家电下乡政策日趋完善和落实,农民家电消费增长较快,今年下半年随着家电下乡产品种类扩大和品质提高,农村家电销售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国务院决定6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市推广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补贴措施,将进一步促进下半年家电消费的增长。

  第三,三农政策扶持力度大,农民收入和消费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国家及早出台三农扶持政策,力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一是今年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大幅增加对农民良种和农机的补贴,资金到位早,有利于农民增收减支。二是夏粮丰收,国家兑现上调粮食收购价政策,并坚决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有利于农民增加务农收入。三是商务部和储备中心紧急启动了猪肉收储计划,同时加快中央储备肉冷库建设,稳定猪肉价格,避免肉贱伤农。

  第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减少。今年政府保消费保民生以促进消费中长期发展的政策明显加快了步伐。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已推出。在教育方面,从去年8 月份起全国城乡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在养老保险方面,城市养老覆盖率提高、月均养老水平不断增加。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推进,将大大减轻农村养老问题。此外,国务院决定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对我国社保基金的融资渠道是重要的拓宽,在数量上对社保基金的缺口有一定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信心,缓解居民对未来收入下滑的担忧,增加消费。

  第五,全年消费品零售额有望保持15%的较快增长。上半年消费需求呈现平稳较快增长,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加之在政策效应和长期因素的推动下,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初步预计,2009年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760亿元,名义增长15.0%,与上半年增速持平,比2008年降低6.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5%,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实际增速提高有利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表明居民在目前经济调整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分城乡看,2009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将达84426亿元,增长14.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333亿元,增长16.1%,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市1.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32.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的新型格局有望逐步形成。

  ■建议

  扩大消费需实施四大政策

  1、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使劳动者报酬比重提高至45%左右。在当前经济不景气、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国家应尽快批准实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建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劳动者倾斜,三年内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至45%左右。同时,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让渡给中低收入阶层,对于刺激基本消费需求有重要作用。

  2、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和扣除标准。一是确立合理完善的税前扣除费用。二是将目前分类所得税模式改变为综合所得税征收模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