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1.专题:重磅!中央经济会议透出哪些重要信息?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货币政策要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哪些信号?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变

  4.经参头版: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硬要求

  5.人民日报:高质量的发展不能等靠要 要主动出击

  6.人民日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个坚持最重要

  7.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在降字上下工夫:戳中实体经济痛点

  8.金融监管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发现风险属失职

  高质量发展“攻关期” 将持续到2035年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聚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过关,十九大报告讲的“攻关期”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进程,将伴随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到2035年。他认为,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实质是要素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大数据等生产要素,在产业、企业、城乡、区域间的配置出现了失衡。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此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均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问题更为重视。

  如何看待这些改变?12月21日,在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7年会”上,多位党政官员给出了相应的解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过关,十九大报告讲的“攻关期”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进程,将伴随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到2035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盛来运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预期,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要尽可能地淡化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消费需求,要更加关注民生相关的指标,比如就业、收入等。

  改革要校正要素的扭曲配置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杨伟民表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与高速增长阶段是完全不同的。

  高速增长阶段高度依赖能源、土地、廉价劳动力投入,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矿业比重较高,产业链主要是中低端,依靠投资、中低端消费拉动。

  高质量增长更多依靠科技、人力资本、信息、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来推动,传统要素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多依靠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来推动,产业价值链比较完整,主要居于中高端。消费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中高端、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成为主流,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拉动消费的主体。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过关。这里边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你怎么实现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过关的过程。要过什么关?就是过发展方式,过经济结构,过增长动力这个关。”杨伟民指出,“十九大报告讲的攻关期,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将伴随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也就是到2035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第一条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包括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为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杨伟民表示,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过去我国的需求结构是面向低端消费、出口需求、投资需求为主,现在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中高端消费迅速地增长,原来低质低端的消费品产能过剩了;随着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大大放缓,我国制造成本快速上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减弱,不少原来面向国际市场的产能过剩了;随着投资需求的放缓,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在减少,大量投资品产能过剩。

  杨伟民指出,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实质是要素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大数据等生产要素,在产业、企业、城乡、区域间的配置出现了失衡。

  比如,劳动力应该配置到高效率产业,但由于许多农民工不能在城市扎根落户,四五十岁就退回到农村从事低效率产业,或者提前退休。建设用地应该更多用于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住宅,但很多却用在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三四线城市住宅上,致使一线城市房价疯涨。银行贷款应该用在前景光明的创新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但很多用在产能过剩行业、没有效益的僵尸企业,以及政府投资平台。这些都是要素配置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杨伟民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校正要素配置的扭曲,生产要素按照市场机制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部门、区域和企业,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产权也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源泉。所以,必须要完善产权制度。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今后经济体制的改革都要朝着这个目标来努力。”杨伟民表示。

  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杨伟民对此表示,这是就国有企业整体而言,不是要求每个国企都做大。在实际执行当中,如果许多国企都要做大,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负债率高、层级过多、主业不精、大而不强等问题,靠负债做大国企容易带来宏观上的金融风险。

  淡化GDP重视民生指标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

  盛来运表示,虽然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是相对于过去高速扩张的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重要性发生了变化,支撑经济增长的外延性扩张条件发生了变化,市场的环境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潜在的增长率在下滑,经济很难再现过去持续的高增长。所以,今后要尽可能淡化GDP增速,将主要精力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来。时代在变,对中国经济的观测需要新视角。

  盛来运认为,如果用老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会看到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传统产业在分化,传统动能在削减,可能会乐观不起来。如果站在新时代背景下看,中国经济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保持高速增长,这是必然趋势,经过这几年调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比较好。

  “前三季度增长6.9%,今年全年还没有出来,但是应该可以说会首次迎来年度增速的提升。”盛来运表示。

  具体而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一半,新兴产业增速普遍高于工业增速,新经济如网上商品零售持续数年高增长,就业持续向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等,都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淡化GDP增速,需要怎样的新指标体系?

  盛来运表示,这么多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性问题,要加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结构要真正迈向中高端,只有依靠创新,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消费需要,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更关注就业、收入等民生指标。随着我们生活的消费升级,对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

  (编辑:李博,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houxx@21jingji.com,libo@21jingji.com)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