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其次,过去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在新的历史时期并未完全消失,而以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人力成本的廉价让支持城市发展的新“剪刀差”又开始出现,形成一种“剪刀差依赖”,不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我国特别是落后地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资源和环境的有力支撑,而我国又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种“两难困境”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此外,现行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政绩考核体系以及财政税收体制和市场制度体系还不尽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规避宏观调控,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实施市场封锁的状况依然存在,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实施中出现“效用销蚀”现象,也不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1世纪》:目前,欠发达地区在进一步发展中纷纷希望国家给出倾斜政策。而之前沿海特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也希望国家再给予新优惠政策。怎么看待这种利益诉求?国家的倾斜政策对促进区域发展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

  范恒山:给政策跟给钱一样,它只是一个引导的手段,目的是给一个发展的基本平台,是打造一个造血的机制,是激发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关键还是靠各个地区的自身努力。不能忽视地方的能动性。

  给予各个地方的政策是区别对待的,各有侧重的,不是“一般齐”、“一刀切”。因为,如果都给政策,又没有区别,那么,走在前面的继续走在前面,落在后面的继续落在后面。

  如果没有好的体制机制,即便是给了钱,也打水漂了。所以必须要创新机制。即要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建立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如行政、财政、企业、市场等体制改革,包括区域体系内要素市场化等领域改革。

  这样,各地区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各地区的发展也才能保持可持续。地方谋求发展与其要一个大政策,不如要一个“先行先试权”。如果只限定在具体项目上,反而空间不大,而在先行先试权下则可以进行更多探索和政策突破。

  “不可忽视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1世纪》:近些年,为了保持整体经济健康运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的宏观调控。而宏调势必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范恒山:关于宏观调控和区域发展的关系,要研究怎样使宏调和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对接起来。对接不好,宏调就可能出现“一刀切”。反过来,地方政府的行为,也可能抵消宏调的政策效应。

  宏调政策,如果真要有效,就必须体现为区域视角。因为,产业政策的实施是与区域政策紧密相连的,依靠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在区域政策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形成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产业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政策,则有利于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不可忽视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1世纪》: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是一个长期目标。衡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标准是什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