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当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你觉得在这一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矛盾是什么?

  范恒山: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区域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过大,而且继续扩大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区域间低水平竞争严重,无序开发状况比较突出,全国生产力布局总体上还不尽合理;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尚未理顺,基于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还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构架,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况还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从现实基础看,目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较为复杂,在区域发展中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交织。

  比如,一方面,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另一方面,区域差距扩大的势头并没有根本改变。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GDP同比分别增长了13.8%、12.8%、13.1%和13.5%,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提速,与东部的增长差距缩小;2007年,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4.1%、14.1%、13.9%、14.2%。

  今年1—9月,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1.6%、13.2%、12.6%、13.8%,中西部的增长超过东北地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但尽管如此,由于发展基数和增长基数等的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且继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5.3%、18.9%、17.4%、8.5%,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不仅反映在经济发展程度上,也反映在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上,反映在区域人群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上。

  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复杂性还表现在:一方面,加快地区发展需要以开发利用资源做支撑,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资源开放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各地区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激发,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但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往往各自为政,从而导致地区间的无序开放与恶性竞争;另外,一方面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经济联合体与协作不断发展,但许多关键领域的一体化进程还未能有效推进,区域合作缺乏稳固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机制。

  因此,从发展态势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困难也不可低估。

  地方要多争取“先行先试权”

  《21世纪》:尽管目前国家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给与了相关政策倾斜,但为什么这些政策不能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能快速带来这些地区发展?为什么东部和中西部差距仍在加大?

  范恒山:这涉及到多种因素。首先,自然地理与历史差异等导致落后地区在市场竞争中不仅不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科技进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带来的利益,而且其自身的资源和要素大量流出,形成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