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我国推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成了哪些使命?

  范恒山:这个战略提出后,对各个区域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速更加明显。比如,从1996年2005年,东部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6%,中西部增长10.3%。“十五”期间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16.4%、11.95%、13.36%、14.92%,比“九五”期间分别提高了4.86、1.47、2.38、5.05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发展全面增速,区域差距在减小。

  同时,制约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逐步确立。概括起来是四句话,“西部大开发呈现新格局,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部地区崛起开局良好,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如东北地区的粮食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西部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东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还有一个收获是,重点地区和地带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区域合作联动为基础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也就是说,随着区域整体协调战略发展,全国一些重点地区依托特殊的优势,聚集资源和要素,得到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地区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力地区。

  如先后崛起的一些城市群和经济带,主要的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等,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辐射带动基地。

  此外,还有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皖江经济带、昌九经济走廊、太原城市群、哈大经济带、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和海峡西岸等。这些地带对我国区域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支撑、辐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地带,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大重点区域的新命题

  《21世纪》:日前,国务院通过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意味着珠三角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改革开放30年之际,珠三角如何再定位?其能继续领跑全国?

  范恒山: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纪念日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科学发展的要求非常迫切,深化改革开放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国家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高度进行谋划。

  在新形势下,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

  《21世纪》:不久前,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发展的指导意见。那么,未来全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范恒山:在新阶段,长三角地区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提升长三角的整体实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此,关键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