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渑池县建设文化强县巡礼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4:28 中国经济时报
从仰韶文化发祥地到建设文化强县 ——渑池县建设文化强县巡礼 -本报记者 吴建有 通 讯 员 陈建君 宋伟民 张海周 “唱戏有‘舞台’,活动到‘大院’,信息上‘共享’,电影月月来”,河南省渑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骆玉峰同志生动的话语,道出了渑池县建设文化强县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河南省渑池县城乡群众文化权益受到保障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近年来渑池县强力实施文化强县建设的一个缩影。 文化强县 仰韶儿女新期待 渑池是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秦时置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县。全县辖5镇7乡,235个行政村,总人口33.68万人。近年来,渑池县把加快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作为实现渑池崛起的重大任务,摆到了同经济强县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文明办等多部门联动,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投资1060万元,建成了渑池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 2003年以来,渑池县着力实施“两抓一促”工程,即:抓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基础;抓宣传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全县12个乡镇乡乡建成了文化站(文化中心),其中省百强文化站3个,省文化先进乡镇6个;235个行政村已建成214个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其中高标准文化大院165个,三星级文化大院58个,二星级文化大院29个,一星级文化大院78个,省示范文化大院4个,省特色文化村2个。2003年7月,渑池县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先进县”,2005年10月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2006年4月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 随着渑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地位的变化,渑池人民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提出了新要求,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也有了新的更高标准。与县域经济建设相比,渑池的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公益性文化事业基础较薄弱,文化产业形态尚未高度形成,面对渑池人民的新期待,文化强县建设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价值体系 文化建设的根基 建设文化强县,从宏观上讲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二是传承仰韶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 渑池县文化局局长方丰章说,“衡量文化强县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评价。既要看文化市场是否丰富多彩、文化产值是否增加、文化设施是否完善,还要看有无新的文化创造,能否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做出实质性回应。” 于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艺术精品生产体系、文物保护体系、文化市场建设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和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强县建设,在渑池全面展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引导全县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07年以来,渑池深入开展和谐细胞创建活动,把和谐乡镇、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企业、和谐家庭“五个一”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共创建和谐乡镇5个,和谐村庄79个,和谐单位64个,和谐家庭2563户,和谐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加强典型宣传,用典型的精神激励人,用先进的事迹鼓舞人,用有益的经验启迪人,培育科学精神,倡导创新精神,弘扬奉献精神。近年来,渑池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典型,爱心女孩郑秀珍就是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郑秀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青年,她竭尽全力,无私照顾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范庄村因患间歇精神病而走失到渑池山村的老人郭秀琴,并视素不相识的老人为亲生母亲,精心照料600多天。郑秀珍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渑池,传遍了全国,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