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下)
来源:经济日报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并明确要求“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战略支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战略科学家队伍,则是这一战略支撑的“关键因子”,不可或缺,无可替代。
何为战略科学家?明者见事于未萌,智者图强于未来。战略科学家,就是这样的明者和智者。他们是战略层面的科学家,看得远、悟得透、握得准,能够站在学科前沿,凝练和破解趋势性、引领性、根本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建立独创性研究体系,精准指引关键领域突破,引领学科发展新的方向。他们是科学领域的拓荒者和战略家,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未雨绸缪,能够树立自己在某一科学领域的权威性身份,在统领学科发展基础上,带领科研同行一起投身创新,率领一门科学走到时代的前列,促进科技应用与相关产业发展并产生显著效益。
以社会熟知的科技领军人才作类比,形象地说,战略科学家就是科技领军人才中的“领军人才”,是担纲“国之重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领军人物,属于“领袖型科学家”的范畴。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物理力学等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钱学森,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立下不可磨灭功勋的李四光,带领团队创造多项“中国第一”、使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的黄大年……他们都是战略科学家的代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得之,可得天下”。正是战略科学家群体的引领性探索、开拓与奋进,有力助推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伟大跃升。战略科学家本身就是战略性创新资源,就是“国之重器”。
立足当下,放眼全球,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国家间的竞争更加倚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聚焦于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以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的现实也一再提醒我们,谁占据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和决胜权。审视国内,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跟跑、并跑、领跑共存的阶段,如何加强前瞻布局去改变一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尴尬局面,需要系统谋划与统筹。
复杂严峻的形势,更加凸显了“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破解这一命题,离不开战略眼光。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遵循教育基本规律、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完善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方式,着力实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培养造就我国的创新科学家群体、“高精尖缺”人才。在此基础上,当战略科学家“冒”出来,就能在基数较大的科技人才群体上发挥引领效应。
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同样离不开战略眼光。冲破条条框框,积极探索人才跨条块、跨领域、跨层级交流的举措;按事找人、因事用人,积极拓宽人才发现识别途径,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地方、最关键的岗位;给科学研究以环境、给科学家以时间、给科技人才以施展才华的舞台,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等待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研的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科技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当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出现,当更多堪比“国之重器”的战略科学家涌现,我们一定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
责任编辑:王蒙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