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听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听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2020年05月26日 07:33 新浪财经综合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听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来源:金融时报

  策划人语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基于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均是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随着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相继设立,海南提出全岛打造自贸试验区、打造自由贸易港,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容,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区域发展重点越发突出,区域发展特色更加凸显。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继续稳妥实施各项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王玉玲:

  优化绿色融资结构 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2016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议,对长江经济带做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沿江11省市以绿色信贷为主要手段,打出沿江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迁”、水质治理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累计存量显著降低。

  如今,通过“关停并转迁”等方式降污染存量的空间已经大为压缩,继续以此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将面临稳增长和稳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流量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绿色信贷能够适应快速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存量的迫切需要,但绿色信贷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与技术研发的高风险属性不匹配,对产业绿色化转型促进效果不如绿色直接融资和风投基金等其它融资方式,需要相应调整绿色融资结构,以适应绿色发展需求。

  王玉玲认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水陆统筹”加以应对,除了对“堵”污染保持必要的信贷投入,建议把主要精力转向优化绿色融资结构,在降流量工作上下工夫。

  完善绿色直接融资和风险基金政策支持体系。一是以是否有利于绿色技术研发为核心标准,完善绿色上市后备企业库建设,合理确定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建立工作激励机制。二是完善推动绿色企业上市的服务体系,建立针对绿色上市后备企业库的辅导机制,引导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基金、金融监管机构与库内企业对接,推动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鼓励绿色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强强联合和集聚核心科技竞争要素。三是建立科研院所绿色技术研发信息库和国民经济绿色技术瓶颈清单,统筹协调各类政府背景的创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市场化风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加大对接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处于萌芽期、初创期的绿色创新企业。四是完善对国有背景基金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重点完善尽职免责标准,调动基金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建立绿色信贷支持体系。一是建立绿色产业认证标准。重点对生态环境薄弱地区的治理、修复、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创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化运用,做大绿色产业;加大对非绿色企业绿色化转型技改的信贷投入,设立传统产业海外转移专项贷款。二是明确政策性融资支持与商业性金融支持领域。政策性金融以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项目为支持重点,商业性绿色信贷以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绿色企业或项目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建立与绿色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绿色信贷政策。三是加大对绿色消费的支持力度。建立绿色技术产品标识标准,出台优惠贷款支持政策,为购买、安装、使用绿色技术产品提供优惠贷款,做大绿色产品消费市场。四是加快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服务能力建设。采取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成立绿色分行等方式,为绿色企业提供专门服务,提高审贷效率。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一是完善财政支持体系。推出绿色直接融资奖励政策和绿色贷款贴息政策;建立并完善推动绿色直接融资工作先进机构、个人和单位现金奖励规定和职务晋升激励措施,完善对绿色上市公司的财政奖励措施和标准;适当提高贴息比例,适当延长贴息期限;建立绿色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合理确定风险分担比例,推动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产业贷款。二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强化对绿色创新企业的税收支持,对消费绿色技术产品给与税收减免或抵扣等优惠措施。

  采取小范围试点,逐步推广渐进施行方式。建议选取湖北省作为绿色金融优化发展的试点省份,探索实现绿色信贷稳健发展、绿色直接融资和风投基金等加快发展的可行路径,推进绿色技术研发,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发展,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本报记者 吴海峰 冯瑶)

  全国人大代表白鹤祥:

  建议尽快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大湾区具有“一二三四”特征,即涉及一个国家、两个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需要在两种法系、三种不同法律制度下开展府际合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法律冲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际经验表明,谋求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长期发展必须法治先行,而法治先行又要求法律制度的协同发展。

  “三地法律制度现实存在的差异要求我们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制度协同上求得最大‘公约数’,寻找最大‘同心圆’,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三地法律制度协同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白鹤祥说。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正在稳步有序的推进过程中,协同三地法律制度“固根本、稳预期、立长远”的需求十分强烈。虽然现有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文件尚待立法程序确认,但考虑到大湾区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以及国际上成功的区域经济协同立法经验,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在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的过程中,白鹤祥建议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明晰立法体例。鉴于粤港澳大湾区此前尚无专门立法,缺乏立法经验,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相关法律的需求较为急迫,建议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先由国务院制定出台行政法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由全国人大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法》。

  二是明确立法模式。国务院制定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应主要适用于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简称“珠三角九市”),香港、澳门的立法机关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认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从而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可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适用。

  三是明确机构设置。应当设立大湾区经济发展管理委员会,组织指导大湾区经济发展工作,协调解决大湾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四是成立专门的财政发展基金。由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按每年财政收入的固定比例拨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视财政收入情况酌情拨付,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五是妥善处理法律冲突问题。建议从两方面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解决。一方面,对于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之间存在的法律冲突,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设立大湾区法律合作委员会,协调解决相关法律冲突;另一方面,对于珠三角九市在与港澳融合发展过程中和内地法律的冲突,中央政府在特殊情况下可授权珠三角九市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不适用现有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

  (本报记者 冯瑶)

  全国人大代表陈建华:

  大力发展雄安新区绿色金融

  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雄安新区以“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为发展定位,表明雄安新区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在环保、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金融作为‘绿色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雄安新区必然要利用金融调配资金的优势,促进绿色产业和项目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行长陈建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陈建华认为,金融是实现新区发展定位的重要手段,因此绿色金融将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可持续融资模式,可通过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等相关绿色产业和项目发展。同时,新区建设起步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项目往往周期较长,传统银行贷款无法满足,也需要绿色金融的各类创新。绿色产业中的许多子行业,包括环保、清洁能源、节能材料、节能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均属于高科技范畴,通过金融支持绿色科技的发展也就成为雄安绿色金融未来必须支持的重要方面。

  为此,陈建华建议,大力发展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健全雄安新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首先要完善政策框架,强化顶层规划引领。建议制定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专项规划,对新区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全面摸底,依据党和国家有关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谋划新区绿色金融在京津冀地区及全国金融创新中的角色与任务。其次要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推动新区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议优先考虑设立雄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最后要加强绿色金融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在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的衔接,特别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风险监督和共担机制、多元协调共享机制。

  二是健全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系。首先要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有雄安特色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包括加快形成京津冀地区互通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绿色项目认定标准、绿色信用评级评估标准、绿色金融统计标准等标准系统;依托新区金融业综合统计,探索建立涵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在内的绿色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为绿色金融政策考核提供依据。其次要支持设立雄安绿色资源认证及交易平台,对绿色资源、碳排放权等环境资源进行认证、估值、确权、流转、抵质押等,推动绿色资源的市场化交易。加快在雄安新区设立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筹建碳排放交易所,支持雄安新区率先推出中国碳排放期货交易,积极开发生态环境类金融衍生品。最后要健全绿色金融监管体制,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建议明确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利用法律手段将绿色金融外部性内部化,进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健全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产品市场体系。首先要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满足雄安新区的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发展多样化的绿色金融机构,扩大新区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其次要强化金融与产业的联动发展,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对于绿色产业而言,应合理引导资金流入绿色产业。通过设立各类绿色发展产业基金和发展绿色证券,有效对接重点绿色产业发展资金需求,鼓励生态环保绿色企业上市,扩大绿色企业的比例,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变。

  (本报记者 李博 常琳)

  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强、黄毅:

  建议加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习总书记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肯定了成都、重庆多年来建设金融中心的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府参事周晓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既能提升两地在全国金融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将深刻改变两地金融业的区域能级和发展布局。通过支持重庆、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支撑,是两地金融部门的历史使命,也是两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经过10余年的建设,成渝两地在培育引进金融机构、深化拓展金融市场以及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各项主要金融指标在中西部均处于领先地位,聚集辐射效应逐步显现。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成渝两地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比如说,成都在农村金融、科创金融、消费金融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重庆在结算金融、国际金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最新天府金融指数中,成都和重庆分别排名第5位和第8位,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进一步补充,尽管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具有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短板。比如说,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融市场载体,金融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不足,金融服务功能较为重合,存在效率不高、同质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的要求,既在“共”字上做文章,发挥两地合力,又在“特”字上下功夫,突出差异化特色。两位代表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推进西部金融中心的共建工作。

  一是要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加强顶层设计,从总体规划的角度,明确各自区域功能特色,实现协同共建、协调发展,避免资源竞争和重复建设。二是加大对成渝两地开展区域金融改革的支持力度,推动成都和重庆分别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以及内陆开放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三是支持探索建设金融市场平台。支持设立西部金融资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环境交易所、西部大数据资产交易与管理中心、成渝技术转让交易中心等。四是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在两地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提升两地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本报记者 吴迪 冯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中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9 天合光能 688599 --
  • 05-27 浙江力诺 300838 10.78
  • 05-27 燕麦科技 688312 19.68
  • 05-27 松井股份 688157 34.48
  • 05-26 浙矿股份 300837 17.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