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18:19 新华社

  7月份制造业PMI微落 积极因素仍不断积累

  国家统计局等部门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的扩张状态,回落至50%临界点以内区间。

  业内人士分析,6、7月份制造业PMI连续回落,显示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但数据波动较小、总体平稳,而且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累。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数据时说,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强降雨席卷我国大部分省市,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这是7月制造业PMI回落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项下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生产指数回落幅度较大。

  “数据回落,一方面显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市场淡季特征的显现,高温多雨天气和南方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对近期数据表现有一定影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说。

  据他介绍,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7月份通常是市场淡季,企业检修活动增多,往年同期制造业PMI数据也多有回落,总的来看今年降幅不大。

  上半年,投资尤其民间投资增速不断回落,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也是影响PMI数据走势的关键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下降,已低于荣枯分界线水平,表明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同时也应 注意到,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表明企业信心趋向增强,应坚持稳需求、稳信心、稳预期,继续巩固经济平稳增长的 态势。

  “尽管PMI微幅回落,但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累。”赵庆河介绍说,7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2%,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今年 以来新高;反映资金紧张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比重为42.1%和38.1%,分别比上月下降0.7和1.2个百分点,企业融资难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矛盾 有所缓解。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市场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影响制造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预计未来制造业PMI既难以明显上升,也不会显著下跌,总体上将围绕50%的荣枯线波动。

  陈中涛表示,从近期制造业PMI运行态势看,宏观调控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一方面要着眼于保持经济增速平稳,适度扩大总需求,在当前经济下行压 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引导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应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与制造业PMI的回落态势不同,1日公布的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达到今年以来的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这表明服务业市场发展趋好,有利于夯实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他分析说,受雨季影响,7月份建筑业需求有所放缓,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逐步落实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启动,相关投资需求有望继续释放。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没有一种抢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人和人的差距就会相当之大。这种普遍性的势能形成了一种社会压迫,并造成了一种全社会的焦虑,让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幻化成一个泡影。

互金发展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金融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试错的过程,但由于金融业具有巨大的风险外溢效应,其试错成本更要严格把控。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会日益加快,金融产品也会日趋复杂。

中产收入陷阱才是梗应该关注的

中产收入陷阱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在不断走高,但是却更多反映为高收入阶层的财富以及政府税费的增长。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高收入阶层不仅坐拥众多资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过无税的资本利得,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

隐藏在银联巨额罚单背后的真相

违规行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续费低,收单企业正常经营很难盈利是根本原因。银联总裁时文朝曾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