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1日21:21 中国企业家

  3.5万亿的不良资产正在成为抢手货,这门生意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不良资产管理中最肥美的肉都落入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等“秃鹫”们的嘴里,新兴平台公司这些“鬣狗”们吃的只是残渣剩肉。

  记者|胡坤 编辑|米娜

  张成智吃完早点付钱时,用力拍了拍早点摊师傅的肩膀,“好好干”,说完才在旁人错愕的目光中离开。

  张成智是一家催收公司负责外访的催收员,这家早点摊的师傅曾经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但生意失败,眼下还欠着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近100万元的债务。在电话催收无效之后,张成智今天就是要过来当面和他交涉还钱的事情。但在看到这位曾经的企业主今天落魄的样子之后,张成智觉得对方肯定暂时还不上,便直接选择了放弃。“我们现在的单子根本都做不完,不值得在这个单子上浪费时间。”他说。

  眼下,几乎所有的催收公司都像被拧紧的发条一样,开始满负荷地运转,这主要应归功于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资产管理平台的崛起。这种大量涌现的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催收行业过去的空间限制,也为张成智所在的催收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业务,而这在前几年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催收只是这些互联网平台改变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一步,这些新兴的平台公司坚信自己能够全面而深刻地改变整个行业。

  西方人将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称为吞食腐肉的“秃鹫”。一直以来,国内的不良资产处置都被包括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十八家省级公司在内的“国家队”所把控,号称四大“天鹫”和十八“巨鹫”。而这些新型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正在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我们比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更高效、更透明、更中立。”资产360联合创始人屈剑这样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

  但是,和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相比,这些新兴平台公司的劣势也格外突出,那就是政策的限制。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都拥有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相关牌照,而这些新兴平台公司一无所有,不仅只能对规模庞大的银行不良资产望洋兴叹,就连现在做的小额信贷、P2P贷款等业务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和翱翔天空的“天鹫”和“巨鹫”们相比,这些互联网平台公司显得悲催很多,也处于食物链条的底端,充其量也就是同样食腐的“鬣狗”。不过,这些鬣狗们始终相信自己会成为这个生态圈里一股重要的力量。

  谁的盛宴?

  “我们公司是不会接受你的采访的。”张成智私下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公司完全没有必要去借助媒体宣传自己,因为公司的业务已经很多了,怎么做都做不完。

  张成智所在的城市只能算中部地区的三线城市,过去的催收业务还“马马虎虎”,但在2016年年初成为一家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合作伙伴之后,情况就完全发生了改变。

  “催收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事情。”易收365总经理李四新给本刊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债权人在上海,债务人在北京,债权人对北京的催收公司不熟悉,如果委托上海的催收公司,那上海的催收公司对北京的情况也不熟悉,可能连债务人都找不到。而通过互联网平台就不一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债权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合适的债务人所在地的催收公司。

  易收365只是一个整合各地催收资源的平台,本身不介入催收过程之中,但除了易收365之外,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互联网不良资产管理平台都有自己的催收团队。当然,其催收团队的业务还是以更容易操作的电话催收为主,至于地域性更强的外访等业务,还是大多外包给当地的合作伙伴。

  共鸣众信CEO陆雨泉认为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大多选择以催收来切入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主要基于两点现实的考虑,一是催收能够带来持续的现金流,避免纯粹地烧钱,二是催收是整个不良资产管理的基础,“只有做好了基础建设,才能去做更高端的事情。”

  其实,传统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乃至银行机构自身都有自己的催收团队,但在原动天CEO殷宾看来,传统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在催收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签单流程长、匹配不合理、处置效率低等一系列痛点,而民间兴起的这些互联网平台以其大流量、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信息的高效查询和匹配,具有明显的优势。

  眼下,至少在催收这一块,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我们现在的单都接不完,很多债权人只能先排队。”陆雨泉说。李四新也表示,不良资产管理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

  一个重要原因,是卖方所卖的不良资产资源越来越多了。按照银监会发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考虑到银行次级贷款和可疑贷款,我国不良资产的整体规模达到了3.5万亿至5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已然成为了新的“蓝海”。这一新的商机也促使创业机构大量出现,目前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平台型创业公司已经超过50家。

  但是,目前各个平台公司所处置的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消费金融、P2P等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按照业内人士的估计,P2P网贷平台的坏账规模在645亿至860亿元。按照机构外部转让的下限10%至20%来测算,围绕网贷的不良资产处置衍生业务链条有近百亿元的市场空间。虽然从绝对数字上来看,近百亿元的规模并不小,但同3.5万亿至5万亿元的全社会不良资产规模相比,就连零头的零头都算不上了。

  不良资产管理中最肥美的肉都落入了那些“天鹫”和“巨鹫”们的嘴里,新兴平台公司这些鬣狗们,吃的只是残渣剩肉。

  政策的藩篱 

  从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持续“双升”。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经过17个季度的连续上升之后,达到1.3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则达到1.75%。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可能远不止这一数字。

  而面对银行系统巨大规模的不良资产,鬣狗们却只能流着口水在一旁看着秃鹫们争食。

  按照银监会的规定,来自银行的不良资产包里,如果债务人达到十户,那就只能卖给拥有相关牌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个很扯淡的规定,涉及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陆雨泉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民间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只能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种是购买只含十户以下债务人的资产包,但这种资产包的规模较小,而且通常质量较差。另一种方式就是事先和银行磋商好,达成购买某个资产包的协议,然后通过四大或省级资产管理公司来购买该资产包,并付给其一定数额的“通道费”。但一般来说,有牌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愿意为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提供这种“通道”,因为这意味着要为其与银行的交易“背书”,保证该交易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这是谁也不愿意承担的罪名。

  “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我们暂时不会进入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这一块。”一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不良资产平台负责人表示。

  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的,不仅仅是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这一块。事实上,不良资产管理中除了催收这一块外,包括债务转让、债权重组等在内的业务都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和几年前的P2P一样,处于允许做和不允许做之间的灰色地带。

  “这个行业确实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但也谈不上致命。”前述不良资产平台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按照惯例,相关政策法规在出台前肯定会有一个预热阶段,比如召集业内人士和专家研讨以征求民意,而他和很多平台公司都一直在“积极”关注政策的变化。此外,他还乐观地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这是民间平台型公司出现和壮大的根本原因。而随着这些公司作为一股力量继续壮大,“相信政府会在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陆雨泉的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处置来自银行的不良资产,目前正在运作的有两笔业务,但“规模都不大,不值一提。”“因为市场上的政策壁垒,我们现在吃不到这块蛋糕,但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吃到。”他说。

  不过,民间的这些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可能要抓紧了,因为这块蛋糕吸引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各路资金。“资产荒正在倒逼我们进入不良资产管理这一块。”金牛资本总经理周锋锋告诉本刊记者,他的基金公司正在前期运作相关的投资。而除了国内的私募基金外,国外的秃鹫基金们也正在大门口盘旋,寻找最合适的时机一扑而下。

责任编辑:王嘉源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