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供地减少:鼓励国企自建自住房
◎每经记者 王杰
近日,北京市国土局通报北京今年上半年土地供应情况,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32宗,土地面积约290公顷(其中住宅用地约175公顷,商服用地约115公顷),建筑规模约4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约272万平方米,商服约225万平方米),成交额约634亿元。
其中,保障房用地方面,今年上半年北京累计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224公顷,完成计划指标的50%。
北京市国土局表示,下半年一方面将优先确保民生用地供应,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同时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自住房。另一方面,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要求,结合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稳妥做好商服用地的供应。
土地供应“瘦身减量”
首都经贸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表示,今年北京市保障房的计划已经确定,将建设保障房达15万套,保障房主要有公租房、限价房和自住房三类,其中也包含了棚户区改造及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自住房。
那么,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自住房,是否可以腾挪出更多的土地?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在自有土地上建设保障房,这个政策很早就有。国有企业的职工也是在北京生活的人,从客观上来说,这对住房压力是一种缓解,但是国有企业的保障房和政策的保障房是两个概念,国企的保障房面积会大一些。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这些土地是划拨给企业的,产权还是企业。但是,国土局对企业自有用地回收不了,因为产权在企业名下,除非企业同意卖给国土局才有可能,国土局的收储成本就靠和企业的协议了,只能是国土局协调地块的产权方,把地块拿出来盖一些保障房或者自住房。
对于北京市上半年的土地供应比去年明显减少,赵秀池表示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控制人口的需要,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需要控制人口规模;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要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来增加土地供应,总体来看,对比河北和天津,北京的土地供应应该是受限的。
地价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物以稀为贵,土地供应的减少,会不会引来地价的攀升,从而传导到房价?
郭毅认为,从国土局推出地块来看,地价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土地投放到市场当中,在竞争的状态下,究竟能够拍出什么价格,也不是国土部门可以预期得到的,地价更多取决于开发商对此地块价值、供需、价量走势的判断等。市场的激烈程度增加了,就会引起成交价格的上涨。地价是房产开发成本的重要一部分,房价或会上调。但地价推动房价到了一定的高位之后,价格能否被市场接受,能否实际销售出去,还是要经过市场验证。
但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国土部门过于重视保障房供地,而忽视了商品住宅的供地,造成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用地计划完成量较低,一方面开发商竞地的激烈程度增加,成为地价走高的推手,另一方面也为未来1~2年后,商品住宅市场的供应不足埋下了伏笔。土地作为房地产开发的生产资料,地价走高决定着未来的房价也会高企,而未来商品住宅市场的供不应求,也是决定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赵秀池说,地价是房价的一个重要成本因素,地价上涨肯定会引起该地块上所建物业价格的上涨,对周边的房价也会有一定影响。但周边房价的变动还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成本因素、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未来北京市的土地供应将会越来越稀缺,除了棚户区改造外,中心城区的供地将会越来越少,土地供应会更多向郊区、新城区倾斜。(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