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片保险争夺战打响

2015年05月19日 14:36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一场围绕中国电影业完片保险市场的争夺已经悄然展开。

  本刊记者|苗正卿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热度越来越高,保险公司也开始迫不及待地向电影公司推销自家的产品。

   自年初全球最大完片担保业务公司FFI在上海开设了分公司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平安[微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财险)在4月22日与中央新影集团正式签署了完片保险领域的合作协议。

   就在平安财险和中央新影集团结成联盟的同时,FFI又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特意举办了面对中国影视公司的完片保险业务推介会。

   完片保险简单来说,是指保险公司承保拍摄电影过程中由于第三方责任所导致的影片无法继续正常拍摄而带来的损失,比如因突发自然灾害或者参演演员突发的健康问题导致电影无法按照正常计划完成拍摄制作。在美国,完片保险几乎是电影项目中必备的元素,好莱坞的电影投资人会要求制作公司先持有完片担保公司提供的完片保证,之后才会考虑投资。这项在美国被称为“完片保证人”制度的模式,被视为好莱坞成功的秘诀之一。

   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传媒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辉锋介绍,美国的完片保险制度规模大、成熟且规范化。承担完片保险的公司内部一般由精算师、会计师和精通电影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会对电影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预估亏损,而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往往与这些保险公司有长期合作。

   李亚欣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他曾参与过几个好莱坞完片保险项目。据李亚欣介绍,提供完片保险服务的公司在内部审核过制作方的项目后,要向银行或别的投资方担保制作方可以在成本预算内、在剧本和拍摄计划的规划内、在与发行商敲定的期限内,将影片制作完成并交付发行方。

   “预算、剧本和拍摄计划、交付时间是三个保险公司需要跟各方沟通清楚的重要信息。最重要的是,完片保险不是保证票房盈利能力,而是保证可以按期交付电影给发行方。”李亚欣说。

   相比于美国,中国的完片保险以及延伸而来的电影“监理”业务尚处于初级的水平。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认为,国内的电影制作行业应该像建筑业有监理公司一样,也应出现一些影视“监理”服务公司。在没有一个第三方机构可以监管、保证影视制作质量及制作周期的情况下,一些资源会处于无序状态而被浪费。

   美国的完片保险制度开始于1959年代,当时美国出现了大量独立制片人以个人名义向银行或投资人融资拍摄电影,而银行和投资人对这些独立制片人并不放心,于是这些独立制片人开始向保险公司寻求合作。随着这种业务量的增加,美国开始出现专业的完片保险公司。

   中国比较早的完片保险尝试是2006年上映的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当时Cine Finance公司为《满城尽带黄金甲》提供了完片担保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满城尽带黄金甲》制作方新画面影业想从渣打银行[微博]获得一部分拍摄电影的资金贷款,正是因为要从国外银行贷款,所以按照国际规则,新画面才需要出具一份完片保险证明。

   “美国的完片保险,其实是对中小制作公司有利,因为这些中小制作公司如果获得不了银行和投资人的投资,可能就真的拍不出电影。而那些巨型制作公司,他们不需要去银行贷款,所以也没必要提供完片担保。”国内一家影视公司副总裁Reck表示,对大型影视制作公司而言,完片保险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资金,拍摄更好的电影,而对于中国的中小制作公司而言,完片保险可以让他们起码生存下去。

   不过,影视评论人秋枫认为,如果照搬好莱坞的完片保险模式,那么中国人其实只是在追求一个形式而已。“中美的整个电影行业模式都不太一样,比如美国的制片人权限远远大于导演,而中国直到今天都是大导演模式。”

   但美国的从业者们已经看到了中美市场的不同。FFI中国区总裁叶禾卿表示,在中国开展完片保险服务一定把本土化当做战略重点。“我们绝对不会生搬硬套好莱坞的经验。”

文章关键词: 国内财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白岩松:庆安枪击案还有四大疑问未解
  • 体育NBA分区决赛成MVP会战 10人切尔西0-3
  • 娱乐25位明星排队为周润发庆生 爱妻合影
  • 财经哪些城市房价在涨:真正能复苏的或仅20城
  • 科技执法人员称专车均为黑车:属查处对象
  • 博客提网速降网费别再让总理发话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媒体曝出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名单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资产泡沫化和贫富分化
  • 叶檀:今年不是中国WTO保护期到期年
  • 陶冬:债市风暴不至于让债市崩盘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 张化桥:理财的最佳时机选择
  • 杨红旭:凭什么说2015楼市有戏?
  • 金岩石:沪指能否到万点谁说了算
  • 叶檀:银行板块近期低迷的根本原因
  • 连平:资产价格应是货币政策重要参考
  • 陈思进:投资别被这10句话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