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为什么一定要做手机

2015年05月19日 14:33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巨头们做手机,其实是为争夺入口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本刊记者|朱晓培

   自乔布斯重新定义智能手机以来,做手机,仿佛成为了最有前途的事情。

   每年的春秋两季,手机厂商都会掀起一次手机大战。今年,这场战争来得更加猛烈。仅5月6日一天,就有小米、奇虎360、酷派、中兴四家手机厂商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产品。

   红海竞争、出货量持续下降已经是手机市场的事实。全球市场调研机构Trend Force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总计达2.91亿部,环比下跌9.2%,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减弱。

   而中国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为4.52亿部,同比下降21.9%。

   但这并不能阻挡各个手机厂商以及新进入者的热情。过去的一个多月里,除了奇虎360周鸿祎[微博],格力董明珠、乐视贾跃亭[微博]等商界大佬也公布了各自做手机的计划或者产品。

   各个厂商做手机的热情,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小米的鼓舞。在过去的5年中,雷军[微博]不断地向人们传递一个理念——极致单品加上成功的营销,同样可以在手机红海中杀出一条成功之路。而奇虎360手机接下来要走的四步:建立论坛,推出操作系统360 OS,发布手机,建立自己的电商系统,就像极了2010年的小米。

   小米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在BAT统领江湖的时代,辟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除了手机,小米在智能家居甚至在独立品牌的电商领域也颇具规模。

   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谁都还说不清。但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移动智能终端。在目前的智能终端设备中,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前景更加不确定,相比之下,智能手机是已知的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的入口。在一些人看来,起码在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是最强的超级入口。

   “凡是没有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巨头,未来都将不再是巨头。”手机行业分析师潘九堂说,以奇虎360为例,在PC时代,奇虎360围绕杀毒软件构建了自己的生态系统,一度独领风骚,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360的发展碰到了天花板。缺失社交、电商、内容等基因的奇虎360急需一部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布局的入口,避免在未来的竞争中日益势微。

   贾跃亭的算盘也差不多。在乐视手机发布会现场,贾跃亭称,苹果公司的封闭模式需要变革,他希望做的是“开放的闭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虽然,这种“硬件+内容”捆绑的方式并不被业内看好,但布局生态却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单纯做手机的机会窗口很小,但万一赢了,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市场。

   而与此前的智能手机相比,2015年春季发布的产品,显得更加成熟。无论高端还是低端,手机厂商都更加注重与其他品牌不同的细节创新,比如Nubia Z9的无边框设计。

   不过,做手机面临的挑战依旧很多。正如大神手机品牌总监王德兴所说,“手机市场很繁荣、机会很多,大家虽然有不同的缘由进入这个领域,但是也都有原有的用户群资源,互联网企业面对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包括未来市场的整合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过程。”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除了苹果,其他的手机品牌基本都是微利,小米之后的新进品牌基本都成本价销售,乐视手机干脆公布了手机BOM(物料清单)。越后进入的手机品牌,越难以在硬件上挣钱。利润的来源,最终就落在了软件、周边产品和服务,绕不开粉丝的经营。

   但现在,除了果粉(苹果粉丝)、米粉(小米粉丝),联想、华为、vivo、OPPO、甚至奇酷都要经营自己的粉丝,消费者的注意力毕竟有限,当都开始经营粉丝的时候,通过粉丝赚钱就不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从一定角度上看,巨头们做手机,其实是不得不走的未知之路。

文章关键词: 国内财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白岩松:庆安枪击案还有四大疑问未解
  • 体育NBA分区决赛成MVP会战 10人切尔西0-3
  • 娱乐25位明星排队为周润发庆生 爱妻合影
  • 财经哪些城市房价在涨:真正能复苏的或仅20城
  • 科技执法人员称专车均为黑车:属查处对象
  • 博客提网速降网费别再让总理发话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媒体曝出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名单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资产泡沫化和贫富分化
  • 叶檀:今年不是中国WTO保护期到期年
  • 陶冬:债市风暴不至于让债市崩盘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 张化桥:理财的最佳时机选择
  • 杨红旭:凭什么说2015楼市有戏?
  • 金岩石:沪指能否到万点谁说了算
  • 叶檀:银行板块近期低迷的根本原因
  • 连平:资产价格应是货币政策重要参考
  • 陈思进:投资别被这10句话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