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长谈京津冀:河北天津好了北京自然好

2015年03月23日 13:39  财经国家周刊 微博 收藏本文     

  破解京津冀发展失衡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庞清辉 

  “京津冀是一盘棋,河北好了,天津好了,北京自然会好。”

  年初的北京人代会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列为2015年北京市政府七项重点工作的首位,并强调"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2015年,北京市将人口调控目标定为2180万人。到2020年,将控制人口规模在2300万人。北京的许多问题,表面看是因为人口太多,从深层次来看,则是功能太多带来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雾霾严重、房价高企等问题,都与北京集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物流、交通等各大"中心"功能于一身的地位有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迫在眉睫。

  而此时的天津似乎正迎来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对于天津来说,机遇叠加,机会难得。

  与之相比,河北稍显失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盘棋"中,河北省是重要的一方。但由于过去三省市政策呈现梯度差,河北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短板较多。2014年,河北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是3351元,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六分之一。

  京津冀三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如何能更好地实现协同发展?为此,《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2015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京津冀三地相关负责人。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财经国家周刊》:按北京市规划,到2020年,人口红线将从原来的1800万变成2300万,为什么要设定人口红线,能实现吗?

  王安顺:对于中央来讲,主要是解决北京市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一定会完成,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下最大的决心和努力,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完成人口调控目标。

  《财经国家周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出台,接下来北京将着力从哪些方面布局?三地协同发展已经磨合一年,相关工作是否有调整?

  王安顺:重点非常明确。第一是交通一体化,第二是产业转移,第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中央做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但不妨碍三地先逐渐推进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以后,我们会根据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在空间布局、产业和区域设定方面作出调整,这些调整都要符合国家大的规划和整体布局。

  《财经国家周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结合,从这一年的实践来看,如何协调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

  王安顺:政府主要是引导,配置资源主要是靠市场,靠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接受不接受由市场决定,这两个作用肯定是要衔接起来,衔接好的。

  主体当然是企业,比如以小商品市场的疏解为例,政府一家家都在谈,和他们讲小商品市场不符合北京城市功能战略定位,把政府大的战略定位背景一定要讲清楚。按照经济方式制定相应的政策,让他们逐渐认识到停留在北京的产业生存成本很高。河北方面再给一些优惠的政策拉力,一边推,一边拉,让这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愿意过去。

  《财经国家周刊》:三地之间有很多问题都由行政壁垒的阻隔造成,比如说断头路,在解决行政壁垒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王安顺:国家也正在解决行政壁垒的问题,财政政策也好,体制机制也好,首先要事权优化,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地方的。这些断头路都有计划、有步骤、积极地再推动,但是不是说今年一定能完成。

  《财经国家周刊》:也有观点认为,三地协同发展中,北京更像一个老大哥,更强势一点?

  王安顺:北京不自称老大哥,三地都是平起平坐的。京津冀是一盘棋,河北好了,天津好了,北京自然会好。

  《财经国家周刊》:这一次北京和河北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京冀合作的这个实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了哪些经验?

  王安顺:联合申办冬奥会,也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将会极大地促进这一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仅京张地区体育文化旅游就有望增加6万人就业。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将为申办冬奥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补齐河北发展短板

  《财经国家周刊》:过去一年,河北和京津两地进行了大量合作,在协同发展方面,河北遇到了哪些机遇和困难?

  张庆伟:我想用"一二三四"来概括这一年以来的工作。

  一是形成了一个顶层设计。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个纲要经过审批以后会很快发布。

  第二是开展了两个合作。京冀、津冀之间分别签署了若干个合作协议。去年河北省从京津地区引进的资金是3757亿元,占外来资金的51%。

  第三是落实了三个"率先突破"。在规划的同时,提出在交通、生态环保和产业方面要实现率先突破,去年三地在这些方面成果丰硕。

  第四是搭建了四个平台。河北跟北京、天津搭建了若干个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创新平台、融资平台、服务平台。河北与京津成立了若干个公司,合作设立了一批基金,根据区域特点建立了合作示范区,共同推动海关、医疗、电信等政策实现统一。区域协同发展,是实实在在的。

  《财经国家周刊》:哪些平台是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的?

  张庆伟:比如说关于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就是由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及铁路总公司按照3∶3∶3∶1的比例共同出资100亿元成立的,专门负责三地城际铁路的建设。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共同出资20亿元,组建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另外,北京和河北双方协商,决定在曹妃甸划出9平方公里优先用于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建设,这都需要突破很多政策。

  《财经国家周刊》: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即将出台,河北下一步如何推动和调整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位和发展规划?

  张庆伟:下一步河北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在京津冀这个区域中,区域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落差很大,这两大差距一定要消除,要补齐河北发展短板。按照国家统计局新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9项监测指标体系,我们测算了一下,河北省只达到了79%,相对还比较低,有些短板还需要补上。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不加大改革的力度,不建立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很难实现突破。比如河北与京津存在政策梯度差,天津滨海新区和北京中关村的政策,河北没有也不能享受,这就使得河北的竞争力不够强。河北既是一个需要发展的地区,同时又是政策洼地,所以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性障碍性的问题。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自身要奋发图强,奋发有为,特别要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决查处懒政怠政和各类违法行为,努力营造法治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环境,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河北流动聚集。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天津不跟河北抢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天津多项战略性政策叠加,机遇难得。那些方面占用你的精力最多?

  宗国英:每个政策和战略都很重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一体化、自贸区这三个战略都有领导小组,有班子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对接工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稍微容易一点,因为天津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一带一路"的战略正在研究阶段。以前没有政策要政策,现在有了政策要干好。

  《财经国家周刊》:在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方面,天津和河北是否有冲突和矛盾?

  宗国英:天津毕竟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它肯定选择的条件和标准要高一点。天津以前有几百年的制造业历史,不是一天形成的,现在定位为高端的、先进的制造业。对于天津来说,符合条件的,来者不拒,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拒绝。

  三地要错位发展。比如北京发展传统金融业,天津的定位则是创新型金融。创新型金融,不是搞银行的存贷,而是融资租赁等。天津的融资租赁业务在全国是最好的,上海都比不了,国务院就定位让我们做得再好一些。再比如私募股权基金、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和北京错位发展。

  现在三地有经济落差的问题,但是这个落差的形成有历史的客观性,需要渐进式地解决它。比如,有些是政策造成的,就要给政策落差大的地方更多支持。从天津来讲,能给河北的都给河北,我的观点是优先支持河北,天津不要跟河北抢。

  《财经国家周刊》: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打破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三地已经磨合一年,在打破行政壁垒方面有哪些进展?

  宗国英:比如,最近天津市在滨海新区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轨道南北分别为河北唐山和黄骅各留下一个接口,以便于将来双方对接。以后,曹妃甸到滨海新区只需要10?20分钟。自从三地要协同发展以来,大家的想法更具全局观,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既考虑自己,又考虑给未来留下空间。

 

文章关键词: 京津冀河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天津女大学生因乙肝歧视自杀(图)
  • 体育灰熊4-1开拓者将战勇士 勒夫赛季报销
  • 娱乐年画娃娃邓鸣贺在老家土葬 妹妹崩溃大哭
  • 财经国资专家:央企或拟通过合并掩饰问题
  • 科技解读Build大会:微软欲借Win10重回核心
  • 博客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比较难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陆58所大学进全球前400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谢百三:政府希望牛市是健康牛
  • 钮文新:下半年中国经济必定转好
  • 水皮:创业板的顶才是真正的痛
  • 叶檀:对股市、楼市不要厚此薄彼
  • 肖磊:央行不应该否认中国版QE
  • 陶冬:享受牛市时小心别被人打劫
  • 董登新:注册制与机构市是慢牛市基石
  • 易宪容:今年美元强势的态势不会变
  • 说钱:人民币拒绝贬值的7个“秘密”
  • 谢逸枫:中央稳楼市决心超过上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