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23:01 新浪综合

  三星Note 7“爆炸门”全球发酵

  三星Galaxy Note 7在全球范围内数十起燃烧或爆炸事故,受影响的产品比例为百万分之二十四,远远超过百万分之一的正常不良率。

  戴蕾蕾

  事件概述

  三星Galaxy Note 7在全球范围内数十起燃烧或爆炸事故,受影响的产品比例为百万分之二十四,远远超过百万分之一的正常不良率。9月2日下午,三星电子在韩国召开新闻发布会,三星移动部门总裁高东真对三星Note7电池爆炸事件进行了公开道歉,并正式宣布了全球范围内的Galaxy Note7召回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50万部Galaxy Note 7问题机型,同时暂停该机在1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

  该事件被称为三星Note7“爆炸门”事件,在全球范围引起广泛关注。

  鉴于Galaxy Note 7存爆炸风险,国外多处航空运输监管机构及航空公司将三星这款新产品列为危险品。

  目前,三星的换机计划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本月晚些时候将扩大至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阿联酋和墨西哥。但在中国市场,中国三星正式放出声明,表示国行版三星Galaxy Note 7不受本次召回事件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可放心使用。三星表示国行版三星Note7电池不存在安全隐患,原因是采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因此不在本次全球召回范畴内。

  9月14日,中国质检总局网站公告称,质检总局与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会谈后,三星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9月14日起召回1858部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Galaxy Note 7手机。

  有分析人士称,约谈后的这次召回让在“爆炸门”事件下岌岌可危的消费者信心或将进一步遭受打击,因为此前就有不少消费者质疑三星在召回政策上存在“双重标准”的问题。

  自三星宣布大规模召回计划以来,其市值已蒸发了超过100亿美元。外媒评论称,除直接损失外,此次全球召回给三星造成的品牌负面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在苹果iPhone7即将上市,在中国市场面临华为等挑战的背景下,GalaxyNote7的“自我爆炸”让三星营销战略彻底落空,将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

  媒体趋势分析

  8月底,外媒报道称三星推出的Galaxy Note 7发生多起电池爆炸事故,随后三星电子宣布全球召回Note 7手机。此事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新浪财经、和讯网、凤凰网、中时电子报、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腾讯财经、环球网等多家媒体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报道。9月1日,报道量达到第一个高峰,多达1140篇。

  国内外网友关于Note7电池爆炸的热议随着9月2日三星电子宣布召回而有所平息,而美国时间9月8日,美国政府呼吁消费者停止使用Galaxy Note7的主张又将三星推向风口浪尖。

  9月8日是局面转换的分水岭。当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就强烈建议乘客“在飞机内关闭Note7电源,不要使用或进行充电”。第二天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又正式呼吁“请消费者停止使用Note7并关闭电源”。

  事件的发展瞬间影响了全世界,多国航空部门连续发出警示,提醒乘客停止使用Note7。最后,9月10日三星电子告知全世界消费者“(更换新产品之前)请停止使用Note7并关闭电源”。

  9月7日开始,媒体有关“爆炸门”事件的报道量增加,9月8日达到第二个高峰,共有1480篇报道。多家媒体如《环球时报》《财新周刊》《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都关注报道该事件,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也进行了大量转载。随后事件热度有所下降。

  9月14日,质检总局约谈三星中国公司后,三星宣布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部分召回计划,又一次引爆了舆论,与此相关的新闻超过1500篇。

  9月14日,微博上对此事件的讨论热度最高,超过2600条微博涉及此事。

  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提供的数据,关于“三星手机爆炸门”的话题,“科技美学”“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阅读量排在前列。

  “新微邦”监测数据显示,在主流媒体中,对“三星手机爆炸门”关注度最高的是中国网,占比25.05%;其次是人民网,各占比21.03%;网易网占比14.24%,排名第三。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随机抽取1510名网友观点评论归纳统计后发现,超过三成网友表示要更换为苹果或者国产手机;有近三成网友认为三星Note7手机召回存在双重标准;有超过15%网友认为三星手机质量有问题;有一成多的网友认为三星手机将遭遇重创;还有一些网友持其他观点。

  三星Note7手机召回实行双重标准,26.62%

  网友“nengguzhi2014”:怎么洗都不对啊?难道要我们认为中国产的电池标准比欧美和自己国家标准高。

  网友“半个射频工程师”:我就搞不懂,全球召回,就如此的歧视中国消费者,还买棒子干啥?

  网友“随缘997182629”:三星公司说:售给中国人的n7电池是中国人生产的,炸不炸与三星公司无关,不在召回范围。

  三星手机质量有问题,15.3%

  网友“土鳖城”:早年用三星彩蛋发现掉漆,后来一直用到刚出手写屏的机子那会发现还是掉漆,以后就再没用过今后也不想用,三星机子用一段时间就不行了。

  网友“不吃鸡肉卷”:苹果要钱,三星要命。钱可以给,命得留着。

  换苹果或者国产手机,38.87%

  Mr-skyfall:支持国产,国产手机很强大!!!别盲目崇拜洋货。

  小dream梦dream:都是安卓的,还不如买国产的。

  高冷与蠢萌:三星质量确实差,我个人要么选苹果,要么选华为,华为这些年真的越做越好了。

  网友ZERO水镜:骂三星的基本上都是用过三星的,骂苹果的基本上都是没用过苹果的。

  三星公司将遭受重创,12.58%

  网友“逃不掉的萝卜”:估计要出下一代了,现在提到note7第一时间想到爆炸,第二想到颜值还可以,销售肯定受影响。

  网友“JMFocus”:这下三星是没托词了,要亏死。

  其他 6.62%

  网友“权夫人Bonnie”:我弱弱地问一句,我的是三星s4,用了差不多两年,最近手机越用越烫,这是什么原因,会不会爆炸?

  媒体观点分析

  《环球时报》引用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观点称,手机大规模召回的情况并不常见,此次三星出现这种问题,根源还是产品品质不过关。无论结果如何,手机召回事件都会让三星的口碑大受影响,毕竟“谁也不愿意整天携带一个随时有爆炸危险的手机”。

  秦安还表示,三星手机召回范围不包括中国,没有明确的技术依据,三星也未作出明确解释。以前在汽车召回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这也和中国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有关。不容置疑的是,三星召回事件,对其他手机品牌如中兴、华为等智能手机的销售,会是一个利好消息。

  《华尔街日报》称,三星全球召回GalaxyNote7,彻底打乱通过抢先推出新旗舰机型,对抗苹果公司iPhone7的战略设想。本月7日,iPhone7将上市,而三星此时不得不启动全球召回,无疑是主动打开了机会窗口,让对手打击自己。

  彭博社报道称,电池爆炸问题被曝光后,三星迅速反应,以无条件换机加补偿的方式,试图挽回事故造成的恶劣影响。其全球召回范围和力度也创下近年来全球手机运营商的纪录。但作为三星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上市的GalaxyNote7却不在召回之列,三星中国分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电池供应商不同,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一些中国消费者还是明确表达了对其不信任和反感。

  《21世纪经济报道》则请业内专家详细地对爆炸原因进行了分析,报道引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的分析称,锂电池爆炸比较常见的原因是手机的防过充系统失效,导致手机充电过度,电池无法承受导致爆炸,这属于电池本身的问题。在三星的案例中,王敬忠表示更多的是生产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据了解,三星的另一机型Galaxy S6/S Edge的电池采用的是改良版新型电池,即体积更小、且不易发热的新一代锂聚合物电池(lithium polymer battery)。其电解质将从现行锂离子电池的可燃性液体改为兼具不可燃性和不挥发性的高分子电解质,大幅提升其安全性,同时价格较为昂贵。但是Note 7手机中的电池并未继续使用这一类型,仍为普通的锂电池。

  舆情点评

  三星Note7手机“爆炸门”事件发生后,三星公司随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该系列手机,但范围并不包括中国市场。但经国家质检总局约谈后,三星(中国)宣布自9月14日起,召回2016年7月20日至2016年8月5日期间制造的部分Note7机型。

  三星在华“部分”召回计划又一次引爆舆论。

  从网友反映和媒体报道情况看,这次爆炸事件对Note7的销量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

  此外,从舆情管理的角度看,三星也没有做好国内Note7安全的问题澄清和舆论引导工作,最开始三星官方仅仅公告了:因为电池供应商不同,所以不用召回;但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问题的解释显然还不够清晰到位,也无法全面消除心里的疑惑,毕竟这是一次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为什么国内用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国内用的什么电池供应商?两种电池技术规格上有什么差异?电池出问题的具体原因?之前体验团的机子用的什么电池?只要官方把大家的问题阐述的越清楚,后续的八卦言论也就会越少,但现在呢?大多数问题竟然交给了三星的工程师在网上解释,只是工程师能代表三星官方吗?解释100个问题还不如官方一个公告有说服力,吃力不讨好。

  而排开目前的舆论情况,电池爆炸事件对三星的影响除了Note7销量大打折扣外,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会更大。毕竟手机电池爆炸不同于一般的屏幕不灵敏、屏幕阴阳屏这种做工品控批次问题,它直接影响了人身安全问题。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